在线客服系统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精神的方略

时间:2014-02-18 15:34 来源:发表吧 作者:何贱凤 点击:
  摘要: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数学是培养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本文从激发兴趣、优化教学、质疑问难、尝试探索、直观操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两点注意事项,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教育是教学的主旋律,在优化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努力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激发兴趣
  学生因年龄偏小,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但数学活动又是一门抽象且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实践中,笔者始终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为主要目标,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笔者总结出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的方法有以下几个:①开放性的活动建立了平等、融洽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产生了"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②教师以自身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来感染学生,使他们逐渐对数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挑选活动素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④了解学生的水平,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并给予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优化教学
  在活动中,为了使学生从背景知识的分析、归纳、抽象和概括中获取相应的理论知识,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背景知识,而且还应介绍严密的逻辑证明的过程,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数学教学中,使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学生不知道知识形成的过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而重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教学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三、质疑问难
  俗话说:"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现代创造教学观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手段,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求知欲旺盛等特性,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开放式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的勇气,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
  四、尝试探索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去探索并尝试学习新知识。如在教学进位加法"15+7="时,笔者通过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探索、验证、运用等方式,组织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学生可以凭借从已知到未知的学习体会,设计两个研究方案:①用小棒摆一摆,用数学学具完成计算;②小组协作讨论,探索计算的方法,如15+7=5+7+10=22,15+7=15+5+2=22,15+7=15+10-3=22。
  五、直观操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如果切断活动与思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矛盾的关键是动手操作,动手操作是手、眼、脑、口等多种器官共同参与的活动形式,能把学生学习的知识"外化"为感性知识,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操作,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践证明,动手操作能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乐于尝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