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新课标理念下高效试卷讲评课(2)
时间:2014-02-12 17:18
来源:发表吧
作者:刘莉莉
点击:
次
变化1:区别O2与CO2两瓶无色气体的方法有哪些?
变化2: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C02与NaOH和水能发生了化学反应?
同学们经过O2与CO2性质的复习,对上述题目很快就解决了。
活动四:矫正补偿--归错练习
陆老师在试卷讲评结束后,学生完成相应针对性训练题,完成后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在反馈针对32题的练习时,发现同学们错误仍然很高,陆老师这是很着急,由于这时已到下课时间了,陆老师只能宣布下课。
活动五:记载错误--错题集
下课后陆老师的作业是:要求学生将答错的题全部用红笔订正在试卷上,并把错题收集在"错题集"中,作好答错原因的分析说明,给出相应的正确解答,订正后的试卷、错题集明天上交。
2.课后研讨交流
为了提高研讨交流的质量,在活动前一周我们将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有目标的将化学教师分为3个观察小组并明确各组课堂观察的任务:
在课堂观察的基础上,围绕课例,进行充分的研讨交流。首先,课例介绍。由陆老师介绍自己的教学思路,着重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在三个"视角"上的思考与实践。
其次围绕主题、课例和课堂观察,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分三个课堂观察小组研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每小组选1-2名代表到大组交流发言,下面摘录部分交流内容如下:
(视角一小组发言围绕试卷讲评课应数据准备及分析研讨。)
张老师:陆老师课前准备充分且全面,数据能准确把握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暴露的知识、能力和思维方面的缺陷,明确讲评重点,对症下药。
数据为试卷的分析和讲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但陆老师数据利用不够科学,即试卷讲评课的定位不够正确,对于均分只有50.2分的班级,我认为应将重点放在得分率在50%左右的题目上进行分析讲解,而陆老师重点放在了得分率在30%左右的题上,我认为32题完全可以不去讲解,这就导致了在矫正补偿-归错练习活动中针对32题训练学生还是没掌握。
金老师:学生考后反思设计的很好,能激励学生分析和归纳自己是因为知识性失分,还是思维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失,这样讲评才会击中要害。陆老师讲究激励性,表扬了考试有进步的学生。
但在学生错因分析中,不少学生提出了粗心大意这个问题,教师在讲评时没有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说明陆老师讲评课中对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还没注意。
(视角二小组发言围绕试卷讲评课的讲评方式研讨。)
包老师:试卷讲评课反对平均用力,因为学生做错的一些题目并不一定不会,很可能学生看后就能自己解决,有些题目通过同伴点拔,学生更易接受。所以陆老师讲评方法多样,有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有生生合作解决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等,陆老师将试题按得分率进行了分类,第一类,对得分率偏高的题,同伙互助,自主究错;第二类,对得分率中等的题,视具体情况适当讲评;第三类,得分率很低的题重点讲评。我认为也可按知识点归类进行分类讲评,这样有利于学生总结提高,形成知识体系,起到减负高效作用。
杨老师:陆老师讲评时重视题目的拓展和延伸,而不是就题论题,能以点带面、查漏补缺、回归书本,以上通过第10题就带出O2与CO2的性质的复习和归纳总结,并进行了"一题多变",此种讲评方法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
(视角三小组发言围绕试卷讲评课后矫正补偿练习研讨)。
孙老师:讲评课后针对性练习很重要,它起到矫正补偿作用,让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多次在练习中出现,达到矫正、巩固的目的,也是保证讲评课有效性的必要环节,陆老师在这环节是时间留的不足。
陆老师将订正后的试卷收齐方法很好,这样不但可以检查督促学生及时订正试卷,也可了解学生订正情况。"错题集"是记载自己错误的好方法,平时有了"错题集"到中考或其他考试前可重温"错题集",提高了复习有效性。
3.培训提升
讲座题目:提高试卷讲评课有效性的策略
讲座者:教研员
讲座主要内容:(提纲)试卷讲评的意义;试卷讲评存在主要问题;试卷讲评的策略;试卷讲评的几种模式和流程。
三、活动成效与反思
1.探寻了新课标理念下高效的试卷讲评课方法和策略
通过"主题课例研训结合"活动,使化学教师掌握了试卷讲评课的一般模式和方法,提高了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同时认识到试卷讲评课必须做到"三不":不分析不讲评、学生暴露出的问题不明确不讲评、问题对策不明了不讲评;"三到位":对试卷要分析到位、问题要抓到位、对策略明确到位;"四忌":忌从头讲到尾、忌从题到题(应从点到面)、忌老师讲学生听、忌只讲不练;"五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思路、讲方法、讲问题。
2.促进教师反思、交流研讨能力
"主题课例研训结合"教研模式中的交流研讨环节,符合"2011年版义务教育化学新课标"的要求,课后的研讨绝不仅仅是课例后一次发言,而是与课例一起"成长"的"同伴"。在追求"试卷讲评课有效性"目标的同时,也欣赏了一路的风景,在过程中体验,在过程中感悟,在过程中提高。这种让教师带着"问题"参与听课和研讨,研讨时教师就能围绕主题、课例和自已学习实践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提高了教师研讨交流能力。
从研讨的角度出发,教师须明确课例的得失是什么,课例提供的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哪些策略和方法更具有实效,这样迫使教师进入研究和反思状态,对提高教师钻研教材能力、设计教学能力、策略研究能力、课堂实施能力等,都很有帮助。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