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动因与影响

时间:2014-02-10 16:07 来源:发表吧 作者:杨均华 点击:

 内容摘要:与美国发达的影子银行体系相对比,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具有中国特色。本文着重探讨目前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状况、剖析其快速发展的动因和对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从整体规模上看,我国影子银行规模暂且无法确定。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货币政策转换和民间金融兴起成为影子银行迅速发展的原因。影子银行能够缓解二元制经济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升金融制度变革,同时如果任其发展,会引起局部金融动荡,降低投融资者对金融信用的信心。

  关键词:影子银行规模状况发展动因实际影响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规模

  由于影子银行形态较多,产品复杂,统计口径不同,综合国内外对我国影子银行规模的研究,其结果差异较大。野村国际(香港)曾对我国内地的影子银行做过调研,公布的数据表明,2010年影子银行贷款余额为8.5万亿元。美国桑德·伯恩斯坦研究公司(2012)公布的数据表明,中国影子金融的规模在20万亿元。海通证券于2012年11月测算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在28.8万亿元。王力和李建军(2013)认为到2012年底我国货币型影子银行规模在10万亿以上,同时认为按照国际标准影子银行来衡量,中国标准影子银行产品约为10万亿元,还指出若按其研究的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倒锥形”结构确定2012年底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在25万亿元左右(见表1)。

  由表2所示,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3年1-5月的社会总融资量的构成统计表中分析我国融资模式逐渐发生改变,从表2中的社会总融资量减去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可以得到官方统计的影子银行规模,2013年上半年官方统计的影子银行规模为42052万亿人民币。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兴起的动因

  (一)“二元”金融结构制度推动金融深化和抑制并行发展是根本原因

  目前我国金融深化的具体表现为七个方面:一是利率、汇率的弹性与水平比改革开放前有极大提高;二是金融资产的存量和流量逐年增加,经济货币化程度大大提高;三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四是金融市场结构有序建立,优先发展商业银行,再发展证券市场,先发展债券市场融资,再发展股权融资;五是政府长期对金融体系实行较严格金融管制,市场力量在金融改革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有限;六是金融体系的效率有一定的提高;七是金融产品种类日益丰富,金融调控工具和手段呈现多样化。

  金融抑制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四大国有股份制银行垄断程度高,中小金融机构相对较少;二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程度较低,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大量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三是金融资源“优配”呈现常态,能够获得贷款的多为国有企业;四是城乡金融发展不协调,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单一。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二元制的金融体系。一方面,受政府规范和监管的正规金融在金融创新的驱动获得较快发展,金融产品和工具逐渐增多,金融技术水平有所提高,金融制度较大放松,大大促进了体制内影子银行的业务活动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金融抑制的存在,金融发展的速度和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致使依靠市场驱动发展的经济主体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极大刺激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游离在体制外的影子银行十分活跃。在经济转型期,民营经济高度发展,需要大量的外源性融资,正常的融资渠道受阻,很难从体制内的正规金融获得必要资金。特别是政府往往总是把金融资源分配给大企业、大项目,中小民营企业得不到正规金融支持,不得不转向非正规金融融资渠道。

  (二)“相机抉择”的金融政策成为影子银行迅速发展的政策原因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