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降低“80后”员工流失的人性化管理研究(2)
时间:2014-01-20 11:37
来源:发表吧
作者:王炎
点击:
次
从认识人的个性和基本利益诉求出发,将促进组织发展与满足员工需求有机统一,是人性化管理的关键。针对“80后”员工,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并完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协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管理
据邓丹凤的调查,“80后”工作价值观排首位的是“自我发展”;刘冰、韩金芝研究发现职业发展与职业倦怠相关系数最大;赵延昇、李曼指出职业倦怠又与离职倾向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如工作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能充分满足“80后”自我实现的需求,其工作动力就强,职业倦怠就不易产生,也就更利于留存。
因此,第一,组织应主动了解员工个人的职业兴趣和发展目标,评估其与组织发展和岗位需求的匹配程度,尽量引导员工将个人发展需求与组织发展规划相结合,并通过分析其能力、个性等,尽量将员工安置在匹配的岗位上。
第二,采取开放模式,由人力资源部门牵头,邀请直线领导和员工本人共同参与,综合组织目标、个人目标和岗位需求来制定职业规划。组织还应注意将共性规划同个性规划相结合,对不同岗位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采取不同策略,尤其是对关键或特殊岗位,要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方案。
第三,对职业生涯管理进行跟踪指导。鉴于职业生涯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组织应协助员工定期检查、评估及针对性调整,以确保契合其发展实际。
据研究结果,26-30岁是多数青年的事业起步期,其一生从事的职业类型将在该阶段基本定型。因此帮助“80后”进行职业生涯管理,不仅有利于满足其自我实现的利益诉求,对投入工作发挥强大的激励作用,而且对其一生的职业发展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2.建立多维发展通道,拓展横向职业发展空间
由于传统观念将职务和薪酬作为评价成功与否的标准,且很多组织将薪酬单一同职务挂钩,所以无论是为了追求“成功”还是为了实现“加薪”,很多员工不得不以升职为首要目标。但受管理幅度和层次所限,职位总是相对有限,难以满足员工升职的普遍需要。此外很多组织的晋升过程“只上不下”甚至“论资排辈”,也造成众多年轻员工苦苦等待却没有上升机会。
因此组织可考虑提供管理职务晋升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两个通道,且后者可依据不同岗位设置多条。不同通道中的相同级别享有平等的地位和待遇。管理职务与专业技术职务,以及各专业技术职务之间应采取不同的绩效评价标准,让员工可根据意愿和能力自行选择。
此外组织还应拓展横向职业发展空间。如进行轮岗,以有效减少员工知识和技能的局限,丰富其工作经历和体验。同时,据“库克曲线”理论,创造力的发挥有一个最佳时期,超过一定年限创造力就会衰减。“80后”具有求新求变的特点,因此适时改变工作环境和内容,也有利于再次激发其创造力和工作热情。
3.确保薪酬及晋升公平,丰富激励手段
“80后”出生并成长于经济转型期,其价值观由“理想型”转为“现实型”,因此更加注重物质利益。同时相比前辈“得到的取决于付出的”,他们更信奉“付出的依赖于得到的”。因此组织应根据岗位性质、工作职责等因素,参考行业整体水平并结合员工需求,制定出对外有竞争力、对内有激励性的薪酬体制。
“80后”尤其注重公平与公正,组织还需注意不同岗位间或同一岗位的不同员工间,薪酬差别应尽量合理;在晋升上更应依据科学机制和合理制度,严格遵循统一标准和程序,以个人绩效为考评第一依据。
传统的“升职+加薪”已远不能满足“80后”需求。他们普遍具有强烈的学习意愿和自我完善的主动性。组织应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氛围,制定系统的培养计划,不仅针对上岗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创新、沟通、自我管理、团队合作等方方面面的能力,从而令其不断提升素质、开发潜能、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没有终身的职业,只有终身的就业能力”这一现实。
针对“80后”好胜心强的特点,制定工作目标时,组织可设定一个稍超出其能力范围的目标,鼓励其勇挑重担;鉴于他们有强烈的参与管理的意愿,可适当授权,给予一定的自主决定的权力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作为在“1+2+4”家庭模式中长大的一代人,他们对于鼓励和表扬业已形成强烈的心理依赖,因此组织也要注意沟通方式,尽量多采用正面语言进行激励。
4.建设包容的组织文化,营造舒适的工作氛围
“80后”强调自我和个性,并不代表完全排斥团队和共性,关键在于组织文化是否能令其接受。鉴于他们是相对较晚加入职场的一代,此前组织已形成由其前辈主导的文化,所以倡导包容更显得重要。组织应鼓励“60后”、“70后”对“80后”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尽快熟悉业务、融入组织。日常工作中应减少命令式的要求,尊重他们自由发表观点包括质疑的权力。组织还可通过设立内部论坛等方式让他们畅所欲言。
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组织往往承受着巨大压力,但需注意不可无限制地将压力转嫁于员工。“80后”的心理承受和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不堪重压,轻则流失,重则可能导致极端后果,如“富士康”一再发生的跳楼事件。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