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发声教学中若干方法初探(2)
时间:2014-01-14 16:06
来源:发表吧
作者:王红 王福生
点击:
次
数"1"(高音)时,眼神看房顶等高处,手势配合上指;数"2"(低音)时,眼神看脚面等低处,手势下指;数"3"(强音)时,眼神看向远方一个目标,手势指向目标;数"4"(弱音)时,眼神看近处一个目标,手势同样指向目标;数"5"(实声)时,眼神坚定,单手紧握拳发力,数"6"(虚声)时,眼神柔和,手掌摊开外送。就形成1高、2低、3强、4弱、5实、6虚变化的声音色彩,接着数数时还可按照这样的变化规律套用。在这个训练中,高、强、实声有明显的送气感,低、弱、虚声有明显的收气感,而且前者较后者的音长较短。
这个训练还可以通过改变高度、距离远近和身体松紧的感觉不断调整不同情况下的声音色彩的变化,丰富声音四要素的对比训练。需要强调的是,在数数的过程中,不要单纯想着数字,可以让数字形象化,比如看到一幢高楼、一个人、一个面包等物体,将数字和看到的形象融合,让数字富有情感。另外,这个训练是声音弹性基础训练的一个过渡性训练,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进行有内容,依托情感的情、气、声统一训练。
2、语境融合法
声音弹性训练,在以上数数训练的基础上如何和具体的思想感情之间产生更为丰富的联系呢?我们在教学中尝试应用了语境融合法。针对初始训练长句子不易把握的难点,借用四音节词语格式训练中的成语,如,"百炼成钢"、"波澜壮阔"、"鸟语花香"、"老当益壮"等等,让学生根据成语设想语境,用感知到的情感表达成语,声音色彩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声音四要素等到了充分的应用。比如;"波澜壮阔"声音结实、响亮;"鸟语花香"舒缓柔和等等。当然,在这里要注意,由于有了具体的语境,词语表达时就不要考虑原有的词语格式了。
以上的训练只是声音弹性训练中的过渡性的手段和方法,最终,声音弹性训练还是要和具体的语句、段落和文章相结合,这一点尤其重要。
五、模仿声音法在共鸣训练中的应用
共鸣是指声带振动时影响到其他临近的器官或器官内部的空间所产生的声响效果。它包含胸腔、喉腔、口腔、咽腔、鼻腔、后颅腔等多个腔体。传统的发声训练中一直采用的吐字归音相结合的训练方式。比如,六个单元音、复韵母ai、ei、ao、ou、结合一些上音节词语等等。这种训练方式的优点是能有效的提高字音的圆润度,和吐字归音进行了有机结合。缺点是共鸣拓展度不够,对腔体的认知和训练不易掌握以及枯燥、单调、趣味性差。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训练手段,采用模拟声音训练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模仿,顾名思义,就是模拟仿照的意思。每个人在学习中都会或多或少的从模仿入手学习新知识,尤其在语言学习中,模仿更是初学者入门的一个捷径。共鸣训练同样也可以从这里得到启发。
我们每天都在接收到各种声音,有动物的、机器的、乐器的、自然现象的。据说,蒙古人听到自然界各种美妙音响交织后,创造出了呼麦这种高低频同时发出的独特发声方式,而b-box也是人们通过模仿乐器声音创造出的一种艺术形式。可以说,大千世界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声音样本。更为可贵的是,这些声音天长日久存在于我们的脑海,它们是极容易模仿的。在共鸣训练中有选择的进行模仿,不但能丰富我们的发声领域和色彩,还使寓教于乐成为现实。
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以丰富的声音宝库,从猪、牛、羊、鸡、鸭到凤、雨雷、电。这些都为我们丰富自己的声音应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当然,播音发声训练还是为语言服务的,还是要和具体的字、词、句联系到一起的,所以,在训练中也要注意模仿发声与吐字归音的关系,不能本末倒置,因声废字,还需因人而宜,辩证教学。中医有偏方治大病之说,我们在实践中的点滴体会,也可以算作是发声训练中的小偏方,不期望它能治大病,只希望它能对播音学子、广大的播音爱好者有些许的帮助。让我们共同来传承前辈的专业精神,共同发展播音教育事业。■
参考书目
[1]《播音发声学》徐恒: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2]《播音发声技巧》白龙: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3]《中国播音学》张颂: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