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毕业前数学总复习策略的思考(2)
4.突出创新意识,彰显数学规律
创新思维和意识是素质教育中最具活力的课题,而数学规律更是观察、归纳、类比、探究等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体现。因此,近年来的中考数学试题中开放性、探究性问题逐渐增多,不求结论的唯一性,重在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上主要特点无疑反映出一种考试命题的新趋势,折射出中考数学复习工作的基本思路,在体现《标准》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三、中考数学复习策略和建议
1.成立中考备考小组,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作用
研究中考,备战中考,指导中考,进一步加强中考数学复习工作的过程管理和科研指导。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通报复习进展情况,总结复习经验,反馈复习质量,完善复习措施,研究中考动向,传达中考信息,解决各种问题,确保中考数学复习工作高质量有序进行。
2.制订中考复习计划,落实复习目标要求
备课组要根据教情和学情制定好统一的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从复习时间上进行合理安排,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复习计划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过教材,夯实基础。以《标准》为纲,以教材为本,教师引导学生分章节,分体系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注重各章节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理清脉络,形成合理的知识网络。复习时严格按《标准》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分单元整体把握,并借助一定的复习题,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并能灵活应用,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讲练结合使学生数学思想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提高,扎扎实实夯实基础。第二阶段,整合教材,提升能力。本阶段以分类复习为主,以抓重点突破难点为重点。教师根据《标准》所规定的中考范围及内容将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所有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划分成若干类问题,如开放探究类问题、方案设计类问题、动态几何类问题等。进行专题复习,抓考点、难点、重点和热点,深挖每一类问题的考试价值,力求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精选的例题和习题要体现基本的数学思想,又要有适量的"难、新、活、宽"等特点。在专题复习讲解中,要引导学生分析每种题型的特点和常用的解决该类题型的思维方法,开阔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提升应用能力。第三阶段,模拟训练,检测效果。本阶段以综合训练为主。以典型性训练及检查反馈指导为重点,通过模拟训练来检测复习效果,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答卷的规范程度。模拟训练试卷的结构,难易程度等方面要符合《标准》要求,接近中考试卷。每一次模拟检测后都要进行质量分析,在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得与失,特别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知识漏洞,要帮助引导学生查找原因,总结教训,积累经验。试卷的讲评先要帮助学生分析考查意图,围绕考查意图转化考查方式和角度,进行知识归类后讲解其思路、方法及过程。模拟测试次数适量、题型互补,难度渐高,追求实效性。第四阶段,查缺补漏,自我完善。中考数学总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节奏快,难免有部分学生存在着知识、能力、经验和方法等方面的欠缺,需要时间去补充和完善。因此,有必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排查。对部分学生还要进行必要的考前心里疏导,使他们能够调整好心态,增强中考自信心,确保考试期间能够正常发挥。
3.回归教材,讲求科学的复习方法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也就是说中考中好多题型都是课本例题和习题的变式,或是对课本题型的延伸,无论试题如何变化,其所需的知识、方法和思想均源于教材。因此在数学复习阶段,抓好教材,用好教材,学活教材乃备考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科学地安排各阶段的复习时间和内容,不打疲劳战、题海战。各复习阶段由于内容及目标要求不同,所需时间及训练的标准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从时间上相互衔接,内容上相互补充,能力要求上螺旋上升。特别是训练题的选择上,应精而简,资料占有上教师要多,学生要少,切忌大题量的机械照搬、照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精讲巧练,讲练结合,突出重点,提升精讲的到位率和巧练的有效率。尽管复习中各阶段的复习内容及目标要求各有侧重,但最基本的讲练结合复习模式必不可少。讲,讲重点、讲难点、讲考点;练,练基础、练能力、练应用。确保精讲准确到位,巧练触类旁通。
第三,注重细节,培养能力。中考复习在强化"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应关注"软件建设"。相当多的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错,但这绝非简单的"粗心",看错、想错、算错、写错、抄错等。错误现象屡禁不止,究其根源主要表现在运算能力底下,眼高手低,思想不重视,注意力不集中,心理素质差,恐惧压抑了智慧,胆怯堵塞了思路。对此细节问题,师生应高度重视,加强这方面的校正力度和训练,努力提高解题的一次成功率。
总之,中考好似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牵动着千家万户,我们在关注成绩的同时,更应关注过程,做了什么,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得更好,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行诠释,效果会更好。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