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元素在动画视觉形式美中的具体表现(2)
三、戏曲元素在动画视觉形式美中的具体应用
1960-1980年是我国动画精品迭出的年代。动画借鉴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为基础材料,再进行艺术加工,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动画艺术融合了绘画艺术和传统文化特性,因而具有大众化性质。同时可以看到,愈有民族性,就愈有群众性;愈有民族性,就愈有国际性。事实上,中国在各种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或深受国内外观众欢迎的动画片,几乎都有着鲜明的中国传统民族风格。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具有水墨画特点的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以及具有中国京剧特色的动画片《骄傲的将军》等。
(一)形象设计
中国动画发展初期,角色形象绝大部分出自神话、寓言、传说等传统文化,例如万氏三兄弟于1962创作的动画影片《大闹天宫》便是取材于著名的国粹名著《西游记》。影片中的主人公齐天大圣的形象尽显中国的文化特色,在设计中汲取了传统民间艺术中的木刻、剪纸、曲艺等元素,无论是场景气氛还是人物面貌、动作表演都显示了大量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当时,该影片就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法国的《世界报》介绍《大闹天宫》为:"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士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士尼式的美术片所做不到的,即它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
由此可见,戏曲元素早已在早期动画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具代表性的动画影片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大闹天宫》。这部动画影片中非常巧妙地表现出了角色符号化的特征,孙悟空的形象选取了中国戏曲脸谱。戏曲脸谱作为一种符号,以程式化的化妆谱式、鲜明的色彩、夸张的图案,刻画出角色的特征与品性。
如何把京剧中孙悟空的脸谱提炼成动画片中孙悟空的形象?京剧中脸谱作为一种符号,与其他符号一样,其意义产生于能指、所指之间的意指关系。由于脸谱符号是人工符号,所以其能指、所指的意指关系都是人为地集体约定的。只有懂得其中约定的意指关系,才能了然脸谱符号的意义。固定意义的符号,同样也存在于脸谱符号中。首先是色彩,不同的色彩运用于戏曲脸谱,即成为符号而具有比较稳定的意义。红色热烈、兴奋,表现人物的忠烈正义,如关羽;绿色自然、大方,表现人物的顽固暴躁,如程咬金;白色明亮、淡雅,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黄色明朗、欢快、活跃,代表勇猛凶暴的人物,如宇文成都。孙悟空是一个热烈、兴奋、忠烈、正义,并且飞扬欢快的人物,因此,在人物形象上采用了红色、白色作为主基调,这与戏曲中人物脸谱的性格吻合。脸谱之中,寓以褒贬,公正忠孝者的端庄正貌,奸角邪恶者的凶险丑态,无不在塑造角色中显现出来。这些是用固定意义所表现出来的。
固定意义来自能指、所指之间稳定的意指关系。皇冠之于帝王,"相貂"(利用宋代"幞头"艺术加工而成的帽子)之于丞相,"富贵衣"(将补丁图案化的服装)之于穷生,"靠"(将古代甲胄艺术化的服装)之于战将,烛台之于夜,布城之于城等,亦在动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动画中王子的形象英俊潇洒,公主的形象温婉可人,宠物的形象可爱调皮,巫婆的形象阴险狡诈……这与戏曲艺术中"生、旦、净、末、丑"中的每一行当表现出某一类人物在身份、地位和性格上的特点十分相似,动画直接借鉴戏曲人物造型,成为了一种直接传达信息的手法,如戏曲中的丑角多表现阿谀奉承、贪婪胆小的人物,一旦将丑角运用到动画角色中,其也就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角色了,如《骄傲的将军》中的"丑"军师。
(二)动作表演
戏曲元素不仅运用在形象设计上,还运用在人物的动作表演上。戏曲的动作可大体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程序性:戏剧表演中的推窗、关门、上马、上楼、登舟等都有固定的姿势;2.虚拟性:所谓"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如,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3.综合性:表演中的武打动作多是舞蹈化武术技巧组合,如《骄傲的将军》,在这部作品中,将军的动作、体态都与京剧表演中的动作形式吻合,在此基础上融入了动画的夸张。
(三)声音
《骄傲的将军》在配乐方面采用了锣鼓、板胡等民族乐器来演奏。《哪吒闹海》武打时用京剧的打击乐器表现。在语言上,《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一句京剧韵味十足的"孩儿们操练起来"成为孙悟空的经典台词。《骄傲的将军》中同样也使用了京剧语言,将军在众人面前得意洋洋地举起鼎用力时发出的"哇啊……呀呀呀",以及听到他人阿谀奉承后的放声大笑,这些都再现了传统戏曲的韵味。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曾经说过:戏曲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能让全世界记住我们的"中国脸"。戏曲、动画两者的融合,为动画的本土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如今的国产动漫产业也完全可以从丰富的传统艺术宝库中汲取营养,将其培育壮大。这对于戏曲和动画两种艺术形式来说都是很好的发展契机。
动画中融入戏曲元素将最大限度地拓展两种艺术形式在数字时代的实践活动,融合交互性、文化性、娱乐性等特点,为人民生活和传统文化传承创造新环境,也带来了新的创作手段和技法。总之,动画与戏曲的融合是一种全新的、充满活力和发展前途的艺术形式。
四、商业动画中结合戏曲元素的成功案例
中国早期动画曾经以"中国学派"在国际动画界独树一帜,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除了有水墨、剪纸、皮影等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外,还在造型、动作、声音中都不同程度地加入了很多戏曲元素,如早期动画片《骄傲的将军》,人物造型直接引用了京剧脸谱,人物的神韵、动作的步态明显地表现出戏曲舞台的痕迹,声音中的锣鼓点、人物的语言表达、情绪表述等都表现出了戏曲舞台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两部值得夸赞的作品。
(一)《大闹天宫》
首先,动画片《大闹天宫》的人物造型借鉴了京剧脸谱艺术,是"中国动画学派"的开山之作。造型风格从我国汉代画像石、民间皮影、庙堂艺术等方面汲取了丰富养料,创造出既有民族性又有创新性的艺术风格。孙悟空的造型设计以戏剧脸谱、中国民间皮影艺术、民间版画中孙悟空造型作为参考,创造出了一个头戴软帽、腰围虎皮,长腿蜂腰、细胳膊大手的形象,在线条、色彩的处理上借鉴民间绘画和木刻的特点,线条简练,以红、黄、绿等浓重鲜明、富有装饰效果的颜色作为孙悟空形象设计色彩的主体成分,把孙悟空机灵勇敢、讨人喜欢的性格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同时,动画片在设计其他角色时,同样借鉴了民间艺术中的形象,如玉帝形象由民间天神、财神、灶王等形象加以变化而来;塑造太白金星形象时,着重于他的白色长须和一双上吊的三角眼。在空间场景的处理上,动画片中背景的山石都采用中国画的平面处理手法,设计上吸收民间艺术的优良传统,将背景的风格与人物性格相统一;在景物处理上,以虚胜实的装饰性设计强烈地突出了神话中的幻境,虚实相映,加强了画面的空间感与立体感;在表演风格上,动作表演主要汲取了京剧的程式化动作,在对白上采用京剧对白的韵味,有时将尾音拉长,听起来韵味十足;在音乐上采取具有民族色彩的乐调,运用了戏曲的锣鼓打击乐来加强音乐的效果,使锣鼓点同人物动作和镜头的衔接、转换相融合,又使人物动作具有较强的节奏感,民族风格愈发浓厚。
可以说,这部作品震惊了国际动画界,几十年来在国内外获奖不断,于1963年获得了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
(二)《三个和尚》
在这部作品中,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动画的意态神韵。《三个和尚》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完美地把动作与音乐相结合,在动作设计上,和尚的表情、上山、下山、舀水的动作都是高度写意化的结果,人物的动作多是在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写意的描绘,重视动作和谐的节奏和韵律,表现出戏曲中飘逸优美的姿态,同时配合了与其动作相匹配的戏曲音乐,如小和尚出场时轻松欢快的音乐,庙堂着火时紧张的音乐,其中锣鼓声与角色的动作点配合得天衣无缝。
可以说,戏曲元素在动画中的应用为人们创造了很多经典的动画片,在动画视觉形式美中,戏曲元素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让我们看到了艺术间的相通性,相信在今后的创作中,任何艺术形式都能给动画带来新的灵感。
参考文献:
[1]陈多.中国戏曲美学[M].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10.
[2]贾否,路盛章.动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栾冠桦.中国戏曲脸谱角色符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4]董立荣等.经典动画作品解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5]赵前.精品动画影片分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责任编辑:高薪茹)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