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生产管理促进提质降耗减排(2)
3.3完善标准体系,巩固管理成效
建德质监局在指导帮助企业以测量体系提供的准确数据和设备工艺优化为技术基础,建立精准化生产管理所必需的产品质量、设备工艺、生产管理和量化考核四大标准体系。通过测量体系实施,对原有的体系要求进一步细化,要求体系运行与检测数据、分析结果相结合,从而使生产过程管理要求,达到四方面的标准化。一是产品标准体系。以产品能够稳定达到的质量性能指标为基础制(修)订产品执行标准,既巩固了企业产品质量水平,也为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争取国家、行业标准主起草权,提供了技术基础。目前,建德化工行业、碳酸钙行业、五金工具行业、低压电器行业等一大批企业,已争取主起草国家、行业标准56个,在浙江省排名前列,极大地提升了建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动了建德产业的发展。二是设备工艺标准体系。企业在设备工艺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对主要设备的性能及安装、维护制定标准要求,主要产品的工艺(参数)指标,形成标准规范。既固化了企业现有技术水平,又为设备工艺(参数)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为企业下一步改进发展提供分析基础。三是生产管理标准体系。企业把对生产管理的各项要求,如物耗(能耗)、废物排放、产品性能、设备工艺管理以及特种设备安全、现场管理等都纳入到管理标准体系,编写控制、操作要求,内容与数据分析结果紧密结合,做到细致,具有先进性、可操作性。促进企业生产技术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生产管理由"粗放"向"精准"转化,完成产业的升级。四是量化考核标准体系。提炼生产过程、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控制点数字要求,制定量化的考核标准,使被考核者目标明确,通过考核奖惩办法巩固现有成果,促进生产、管理持续改进。
4精准化生产管理的三点体会
4.1技术进步是实施精准化生产管理的核心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是为了发挥和推动好企业的技术进步。因此,建德质监局在指导企业管理时,始终把推进企业的生产技术进步放在首位,并帮助企业选择与其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管理技术方法,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好的效果。精准化生产管理,把促进企业设备工艺的优化作为生产管理的核心内容,把计量测试、标准化技术和质量分析、质量控制技术等有效的管理技术引进到企业生产管理中来,通过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管理逐步达到"精准"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卓越绩效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才能在企业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目前,建德质监局组织力量对化工、碳酸钙、水泥等行业的设备工艺和管理的共性问题与试点企业进行联合攻关,以点带行业提高指导服务的效果。
4.2实施精准化生产管理需要政府各部门协调帮促
在精细化生产管理试点工作的开始需要政府部门的帮扶,因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方面的协同配合。为此,建德质监局成立由局长挂帅的局推行精准化生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局各相关部门,合力开展企业的帮促指导工作,在推行精准化生产管理工作中,建德质监局联合与经发、环保、科技、统计、能源计量协会等相关部门进行工作推进,邀请这些局的分管局长参加领导小组,从而有效整合了建德市的行政资源,有力地促进工作开展。经发局专门安排财政资金用于精准化生产管理工作奖励,环保局派出专家为企业指导环保技术服务,科技局帮助邀请外部专家进行科技研发。政府各部门的功能发挥协调通畅,精准化生产管理效果明显,得到市领导的称赞和肯定。市政府已将这一管理方式列入五年规划,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推开。
4.3利用好本系统和外部专家库可为推广精准化生产管理起到点睛作用
企业是生产管理活动的主体,由于其忙于生产,往往看不见自身的不足,不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推广精细化生产管理,一方面发挥计量技术机构在建立测量体系和实行有效计量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吸纳或储备一些锅炉、电机等技术专家、节能专家,在利用检测数据、分析工艺缺陷方面可以准确地把脉问诊并开出良方。建德质监局成立了指导企业设备工艺改进和节能技术指导帮扶小组,除本单位有几位企业信得过的专家外,通过各种渠道邀请了浙江大学能源研究所、中国计量学院以及本系统技术机构的专家,组成专家组,推广期间,为企业开出了40余份"诊断书",点出企业存在问题,为精准化生产管理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生产技术
保障。
作者简介:毛磊(1972-),女,浙江淳安人,建德市质量计量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