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云赋》与《旱颂》关系臆测(2)

时间:2013-12-24 08:56 来源:发表吧 作者:姚军 点击:

  从上列《艺文类聚》采录《旱颂》的十二句来看,的确与《古文苑》所录《旱云赋》很像,故龚、张两先生将之断为《旱云赋》,著作权统归贾谊。龚先生认为《艺文类聚》所录当为贾谊《旱云赋》,张先生认为《汉书·东方朔传》对此颂没有著录,也应为贾谊所作,名异实同。
  笔者则以为,《旱云赋》与《旱颂》两者不能混为一谈。理由如下:
  其一,从上面两段文字来看,《旱颂》与《旱云赋》确实很像,但不同之处至少有十一处之多,若只用传抄致误来作解释,恐非情实。
  其二,《汉书·东方朔传》没有著录《旱颂》,不能认为它就不是东方朔所作。今所传东方朔《七谏》收在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中,其所承初编本《楚辞》为西汉宗室刘向所辑,《汉书》朔本传就未曾叙及。《楚辞》距今成书甚早,《七谏》属之东方朔,自然很少有人怀疑。此篇的未曾著录似可属此种情况。
  其三,《北堂书钞》和《文选》频频引录《旱云赋》,那是因为该赋可能是完篇,而《旱颂》则未必,今所传两种版本的《古文苑》即可为证。
  其四,踪凡先生从明解缙《永乐大典》卷一二○四三《酒部》“赐方朔牛酒”条引《古今事通启颜录》云:
  汉武帝置酒玉台,与群臣为大言,小言者饮一杯。公孙丞相曰:“臣弘:骄而猛,又刚毅,交牙出吻声又大,号呼万里嗷一代。”[余四公不能对。]东方朔前言曰:“臣请代四公。一曰:臣坐不得起,俯不得仰,迫于天地之间,愁不得长。二曰:臣(月)[跋]越九州,间不容止,并包天下,余于四海。三曰:欲为大衣,恐不能起。用天为表,用地为里。装以浮云,缘以四海。以日月明,往往而在。四曰:天下不足以受臣坐,四海不足以受臣唾。臣俯噎不得食,出若天外卧。”上曰:“大哉![弘言最小,当饮。]”赐朔牛一头,酒一石。[7](p5202)
  他说这段文字与《古文苑》(章樵注二十一卷本)卷二所载的宋玉《大言赋》相比较,题材、风格、笔法乃至语言都极为相似,今据其内容,将题目定为《大言赋》[8](p129)。他没有言及作者问题,那是因为踪凡先生认为东方朔是《大言赋》的作者无须怀疑。
  前述踪凡先生用来与《永乐大典》、《酒部》“赐方朔牛酒”条比较的《古文苑》(章樵注二十一卷本)卷二所载宋玉《大言赋》是这样的:
  楚襄王与唐勒、景差、宋玉游于阳云之台。王曰:“能为寡人大言者上座。”王因唏曰:“操是太阿剥(一作戮)一作戮一世,流血冲天,车不可以厉。”至唐勒,曰:“壮士愤(一作頓)兮绝天维,北斗戾兮太山夷。”至景差,曰:“校士猛毅皋陶嘻,大笑至兮摧覆思。锯牙云,晞甚大,吐舌万里唾一世。”至宋玉,曰:“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長剑耿耿(一作耿介)倚天外(一作之外)。”王曰:“未也。”玉曰:“并吞四夷,饮枯河海;跋越九州,无所容止;身大四塞,愁不可长。据地足分天,迫不得仰(‘得’,一作‘能’)。若此之大也,何如?”王曰:“善。”(按黑体部分据《渚宫旧事》补)[9]
两相对比,确实如踪凡先生所言,题材都是比赛说大话。从前者可以看出,楚襄王的话霸气,唐勒的话豪气,景差的话怪里怪气,只有宋玉的话精气充溢,有包举宇内、并吞八荒之雄心壮志,特别切合君王内心一贯之大欲。对于唐勒和景差所说的话,楚襄王都未作评论,却对宋玉用了一个“未也”,提示他话说得还不够大,直到宋玉在倚天宝剑之外又塑造了一个天地之间唯我独尊的形象之后,楚襄王才激情满满地称赞说好。而后者,风格、笔法乃至语言都是对前者的因袭,但能说大话的人却变成了两个,公孙弘用“交牙出吻声又大,号呼万里嗷一代”来刻画自己骄猛刚毅的性格,剩下的四公都没有说大话的即兴创作能力,所以东方朔便以替他们对句的形式包打满场。如此一来,诗赋兼擅的一代性情皇帝刘彻也来不及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艺,只是向前辈楚襄王学习,充当了一个裁判者的角色,兑现前言,罚丞相公孙弘饮酒一杯。他除了赞扬东方朔大话确实说得好大之外,还额外赏赐东方朔牛一头、酒一石,以表扬他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汉帝国雄主武帝的内心所想:“用天为表,用地为里。装以浮云,缘以四海。”
  东方朔是滑稽之雄,颇受汉武帝赏识,又经常在朝堂上调笑逗乐,《大言赋》就是他即兴创作的俗赋之一,时间约在公孙弘当丞相期间,即元朔五年(前124)至元狩二年(前121)。循此思路,笔者认为东方朔模仿贾谊《旱云赋》创作一首《旱颂》应该极有可能。他有肃穆的一面,《化民有道对》和《谏除上林苑》关心民瘼是他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更有诙谐的一面,为什么就不能有一篇《旱颂》呢?因此,笔者认为东方朔当有《旱颂》一篇,他既可模仿《大言赋》替四位公卿说大话,又可模仿《旱云赋》而作《旱颂》。
  东方朔约生于汉文帝后元四年(前160)左右,约卒于武帝世,但也有小说家称他卒于太始四年(前93),后者备考而已。建元二年(前139),他二十二岁时上书自荐。从建元二年至武帝末,有六次大旱:建元四年(前137)六月,旱;元光六年(前129)夏,大旱;元朔五年(前124)春,大旱;元封四年(前107)夏,大旱;元封六年(前105)秋,大旱;太始二年(前95)秋,旱。这些年份的旱灾均有触发他拟作《旱颂》的可能。
  作为汉初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的贾谊,他针对汉文帝前元九年(前171)春的旱灾,写下了同情农民疾苦的《旱云赋》,不仅文字古奥,而且还开拓了汉赋的题材范围。东方朔生活在一个旱灾较多的历史时段当中,平均每七年左右就有一场旱灾,他向汉赋大家贾谊学习,拟作《旱颂》来表达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创作心理与贾谊是一致的。
  因此,我认为《旱云赋》是贾谊所作,《旱颂》是东方朔所作,《旱颂》是《旱云赋》的模拟之作,但注入了东方朔自己的理解和改写。我们千万不要拿今人的著作权标准去绳墨古人,他们的时代,我们只能够约略走近而已。
  参考文献: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