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伦理治理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2)

时间:2013-12-20 13:18 来源:发表吧 作者:柴艳萍 点击:

  1.伦理治理的中国传统
  江西师范大学吴瑾菁教授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成本可以很低,这与传统社会的伦理治理方式有关,我们的伦理治理应从传统的治理方式吸收营养。与会代表认为,中国传统伦理治理主要体现在儒家思想及其社会治理模式中,因此,代表们在这方面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儒家伦理治理思想的分析和评价方面。
  第一,试图构建儒家伦理治理的思想体系。安徽师范大学吴先伍教授认为,“和”是儒家伦理治理的目标,“分”是伦理治理的原则,“礼”是伦理治理的方法,“得”是伦理治理的凭借。湖北大学周海春教授认为,儒家的伦理治理可以用“仁政”来概括:仁政的精髓是不杀人,仁政的动力是恻隐之心和公正之心,仁政的主体是修身,仁政的规矩是天人、君臣、君民、同僚、邻国间的“仁法”,仁政的实施是无为而治,仁政的境界是天下有道。
  第二,考察儒家伦理治理的制度设计。西南政法大学李光辉教授梳理了从孔孟到董仲舒的儒家制度伦理实践。他认为孔孟时期是儒家伦理制度诉求之路的萌芽,荀子时期是儒家伦理制度诉求之路的重要成长期,董仲舒时期是儒家伦理制度诉求之路的成熟与完善期。中南大学吕锡琛教授具体描述了李世民的伦理治理实践。他认为李世民在总结隋亡之鉴的基础上,强调仁义为治,践履俭约去奢、谦下纳谏、去诈守朴等道德规范,成为中国历史上伦理治理的典范。内蒙古师范大学斯仁教授则考察了浩特·阿寅勒(游牧村落)集体主义在蒙古部落中的实践,并认为浩特·阿寅勒主义使蒙古族的传统观念中生成了一种天然的“公共领域意识”,这种意识可以直接转变为现代市民公德,从而为现代牧民进城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第三,揭示儒家伦理治理的历史局限性。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儒家伦理治理思想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是宗法社会等级关系的反映,无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吉首大学王银春教授对这种局限性进行了分析:首先是治理主体存在局限性,其主体是帝王将相及各级官吏,而客体是人民大众。其次是调整关系对象存在局限性,其调整的主要是“君”与“臣”之间关系、“臣”与“民”之间的关系;最后是依赖手段方式存在局限性,其更多强调的是自上而下的道德政治化治理方式,呈现出一种强制、控制意味。
  第四,权力合法性来源存在局限性,其合法性依据主要是“天命论”与“君权神授论”。上述局限性造成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治理最终走向人治而非法治。
  2.伦理治理的西方经验
  中山大学李萍教授认为,近年来西方掀起一股德性法理学的思潮,它利用德性伦理学复兴之机,借鉴其研究成果,力图对当代法律理论作出更深刻的回答,这为我们辩证处理伦理治理中德性与规范间的矛盾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启示。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认为,新加坡社会公共政策以共同价值观为导引,通过住房政策、中央公积金制度和赡养父母法令等,激励或约束社会成员履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有利于公民践行社会道德,并能够使良好社会风尚在代际之间传递,进而形成较好的伦理治理环境,这对中国的伦理治理具有积极的启示。同济大学邵龙宝教授对中西方伦理治理的思想基础进行了比较,认为西方伦理治理建立在基督教上帝有灵和灵魂不灭的彼岸性、纯精神性的外在超越的基础之上,中国的伦理治理建立在道德自觉、以便在人间建立精神王国的基础上。
  三、伦理治理的实施现状与治理重点
  1.当前我国伦理治理的现状
  多数与会代表认为从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的现实来看,伦理治理已经在社会治理进程中发挥作用,需要我们加以总结、提炼、推广和强化。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艾文礼对“善行河北”道德主题活动开展成效、经验、实施措施和典型案例进行了介绍。河北省委党校景枫教授认为善行河北道德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仅为河北实现由大转强、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而且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新的路径,表明伦理治理已经在社会治理实现中显现成效。但是,伦理治理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首都师范大学的王淑芹教授认为,当前的现状是伦理学者就自说自话,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而不能深入社会治理实际;河北经贸大学柴艳萍教授也认为,在伦理治理实际工作中看不到伦理研究者的作用,而在伦理治理理论研究中又看不到实施伦理治理的实际工作者的作用,二者处于相互脱离状态,导致了理论研究的苍白和实际工作的缺乏理论指导;河北师范大学的田秀云教授认为,当前社会实际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伦理治理得不到重视,人们往往看重法律约束和行政管理,或者是对伦理治理仅停留在“知”而未落实在“行”上,她提出在社会治理实际中应该以强化责任伦理为抓手强化伦理治理,使人们做到各守其道,各尽其职,以达到社会和谐。
  2.我国伦理治理的重点
  与会代表主要围绕伦理治理的重点群体与重点领域展开此方面的讨论。
  第一,伦理治理的重点群体。主要包括精英群体与弱势群体的治理。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指出,在社会转型期,首先应是精英阶层担当责任,而问题恰恰出在精英群体上。北京师范大学宴辉教授指出,精英可分为掌握权力的政治精英、掌握财富的经济精英、具有姿色与力量的文体精英和掌握知识的学术精英,没有他们的觉醒就没有伦理治理。武汉大学倪素香教授指出,弱势群体自身存在的问题影响了伦理治理的实现,例如,许多弱势群体指望通过剥夺他人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平衡或平等,而剥夺方式是不能代表也不能实现正义的。
  第二,伦理治理的重点领域。与会代表立足自身的研究专长或工作实际,对政府治理、社会组织、网络管理、社会分配、食品药品安全、居民消费等重点领域的伦理治理进行了广泛讨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廖小平教授认为,行政管理领域制度的德性、权力的德性和官员的德性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伦理治理的实现,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构成了伦理治理的基本要素。河北经贸大学王莹教授认为,在由一元化主体向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协同管理方向努力中,应注重社会组织的作用。社会组织所从事的公益性、利他性活动体现着社会道德价值,其成员正是在这些活动中培养起责任、合作、利他的精神,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习惯和能力,从而成为社会伦理管理不可或缺的民间力量。重庆三峡学院许亚非教授则对虚拟空间的伦理治理进行了阐述,他主张建立全民、平等、互利、自律、公正、自主、同意、尊重的网络伦理原则,构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友善的网络伦理规范,强化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网络伦理教育,坚守法规、国家、权益、责任、真实、无害的网络伦理底线,是网络伦理治理的有效途径。重庆大学庞永红教授指出,我国再分配中存在的“逆向调节”是分配的不正义,是有违再分配的初衷和目标的。再分配正义应该是普惠+特惠,是平等基础上的“差别原则”。河北医科大学刘云章教授以医师为对象分析了医疗领域的伦理治理,他认为医师伦理治理是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的内在要求。医师伦理治理首先是对医师进行职业精神的培养与教育,重视医师职业精神的养成,其次是思考并构建医师职业精神实现的保障机制,与此同时还要建立起有效的医师职业精神评价机制。井冈山大学曾建平教授认为,异化的消费是人类与自然相对立、主体与客体相颠倒、手段与目的相背离、欲望与理性相冲突的结果。作为主体的人必须将消费方式置于道德批评的视域才能保持健康积极的方向,实现理性指引下的合理消费、科学消费、文明消费。
  四、伦理治理的难点、困境与未来展望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