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丽乡村创建中牧业经济转型的思考
时间:2013-12-17 10:10
来源:发表吧
作者:王桂群
点击:
次
摘 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中对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和应处理的矛盾分析,强调要正确认识畜牧业经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牧业经济转型的想法和建议,有序有度有法地推进种养结合型畜牧业经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发展,实现美丽乡村人、动物和环境的和谐统一,长效文明发展。
关键词:美丽乡村;牧业经济;转型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046-03
当前,南京市各级政府和农村工作者正大力宣传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根据指导性文件《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到2017年,南京将累计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0个以上。《纲要》强调“三个保护”原则,即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养殖业和种植业一样是农村文化的组成成分,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畜牧业的发展,“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千百年来农民的愿望,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景象,一直是人们对美好和谐生活希冀的一个方面。但是养殖业要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必须要解决面源污染和经济升级的问题,笔者结合单位工作性质与对畜牧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解,就美丽乡村创建中牧业经济的转型进行了思考,希望发挥牧业经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一、美丽乡村内涵对畜牧业经济的要求
南京市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空间优化形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创业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态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五美”要求,畜牧业发展必须符合五美的基本需求完善自身的配套与升级。
1.规划合理有远见。村级牧业生产必须要根据地方特点和内在需求加以规划,确保空间优化形态美,要求做到“三统”,即区域统一规划、标准统一要求、政策统一尺度;在公共设施方面要求“三通”合理,即合理通水、通电、通路;在环保、防疫、管理方面要求“三齐全”,即环保设施齐全、防疫程序和制度齐全、管理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齐全;在养殖技术上实行“三良”,即良种、良法、良态。要考虑单位面积内的载畜量和生态的持久性,要建立一定的生产许可准入条件和行为规范性的约束条件,并形成大家的共识和一致行为。
2.生态维护可持久。美丽乡村建设对生态要求是第一位的,发展何种畜牧业,以何种方式发展,应有全方位的思考。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列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牧业发展必须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发展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畜牧业循环经济主要目标,确保生态维护的持久性[1]。
3.产业设置有特色。畜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世界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的比重普遍超过50%,甚至达到70%以上。在中国无论现在还是将来,畜牧业都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但是产业发展要有特色,产业设置要科学,美丽乡村畜牧业起点必须是生态化的,产业设置要走特色创新型畜牧业的路子,要达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要求。生态型畜牧业是资源节约型的,是环境友好型的,是绿色的生产方式,产出的是绿色有机食品,是人与自然和谐以人为本的,是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
4.文化承继有创新。美丽乡村型牧业生产要赋予“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文化新内涵,村庄里庭院内的零星养殖是原始的落后的,需要淘汰。规模化工厂化的畜牧业,多严重污染环境,还易导致畜禽疫病药残等食物安全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相悖,因此农村畜牧业转型路线图之一,是发展小型规模化种养结合的新型农户,实现饲养方式向生态化的转型。要按照打造新农村、发展新产业、实施新政策、培育新农民、优化新环境的要求,狠抓畜牧业结构调整,走出了一条独具文化特色的富民之路。
二、畜牧业当前的处境和应处理的矛盾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畜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有两大因素制约着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畜牧业用地紧缺,二是环保问题突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处境艰难。我们必须处理好农村畜牧业发展中的四大矛盾。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