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作人的“初恋的死亡”

时间:2013-12-16 11:50 来源:发表吧 作者:郝玉满 点击:
 推介语
  周作人散文很好地体现了“五四”那代文人所特有的“文人气”或者说是“士大夫气”,其风格整体言淡而有味,不温不火,读其散文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安静下来、沉静下来。不过,周作人散文是不大容易读懂的,要进入他的世界其实有些困难——不仅在于时代环境的变迁,也在于周作人散文确实机关四伏,暗道难寻。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让几位研究生以周作人散文为题,写一篇短文来检验他们一学年来的学习情况,虽然难度有点大,但我想这样确实能看出他们的进步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从提交的文章看,还是相当不错的。作为青年学子,他们对于周作人的理解之深刻和独特,超出了我的预想。无论是对文本的解读分析还是对周作人散文整体特点的把握,都有独到之处。至于文笔的流畅和理论框架的建构,更显示出青年学子独有的新鲜和别致。读他们的这组文章,给我的感觉是愉快和轻松。五篇文章各有特点又互相呼应,整体上构成了他们这代人对周作人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解和认识,也让我看到了他们已经基本具备文学研究的能力。最关键的是,他们已经找到适合自己的言说方式,通过“周作人”这块试金石的检验,他们已经证明了自己。
  ——刘克敌(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杨家的三姑娘患霍乱死了。”
  我那时也很觉得不快,想象她的悲惨的死相,但同时却又似乎很是安静,仿佛心里有一块大石头已经放下了。
  1922年9月1号的《晨报副镌》刊登了周作人先生的《夏夜梦》系列之第八篇《初恋》,上述引文为文章的收尾部分。初恋,作为超越时空限制的全民“乡愁”,在文本中,以非常周作人式的风貌呈现出来,而这最后的一段话正是全篇的画龙点睛之笔,作家的风格与功力都在此显露无遗——如果说尚有读者不解周作人如何凭借其散文在现代文学史中树起一座高峰,请在这结尾里找答案。
  一、作为一种风格的“初恋的死亡”
  萨特在他对加缪小说《局外人》的出色评论中,曾经提出过著名的“白色风格”:明晰、简洁、平实、不动声色,这些字眼似乎都适用于《初恋》一文,然而用“白色”概括周作人先生的文字风格,却有几分不贴合——或许我们还需墨笔一点,得到另外一个词汇:黑白风格——周作人的简洁是水墨画式的简洁,他的平实是黑白相册式的平实。相对于“白色”的冷峻、如实、直指要害来说,水墨画有舒缓的回转意味,黑白相册有被时间冲淡过的远意,而这明晰简洁与回转的相遇,冲淡过的华丽痕迹与平实的交融,让《初恋》始终散发着寻常鼻息难以捕捉的迷人暗香,同时又暗示着作者某种隐隐的孤高:纵我香妙绝世,不为人苟得之,而你若想得,必要在细细地参读中窥视天机。
  周作人散文的简明是无可争议的:他用了11个字交代了初恋的死讯,用46个字表达了自己对这死讯的感受——其中18个字用于悲伤,28个字分给悲伤之余的安静——绝无多说一句话浪费一个字的意愿,但就在区区57字的文本长度中,读者却能“走”出三个小“转角”,体会三层“偶遇”的意味。笔者此处将“偶遇”着重强调,是因为这几乎是形容阅读心情的最准确的一个词——“死亡”的信息突如其来,作者在之前没有做任何语言上的暗示,结构上的伏笔,气氛上的烘托,只一个“阮升告假回去”,顺口就说道:“杨家的三姑娘患霍乱死了。”这恰似生活本身中的“偶遇”模式:你踱步在路上,绝没料到下一秒会在街口碰上一场悲剧,你震惊着,但又不便多说,无计久留,于是你带着残留的忧郁继续前行。接着,周作人淡然的反映又给读者带来另外两次“偶遇”:第一次我们讶异于少年异常平静的“不快”;第二次我们惊艳于作者对人物心理细腻的观照能力:面对三姑娘的死讯,情窦初开的少年竟意外地有一种“放下”的安静——乍看上去的铁石心肠,难道不是一语道出了人们心灵中最柔软敏感的部分?——此之谓,简明中舒缓的回转。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