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国内物流业及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铁路政企分开的正式实施,传统铁路货物运输向现代物流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阐述了物流概念的源起、现代物流及铁路物流的概念,分析了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利弊因素,并提出了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emestic logistics and E-business, it is an obvious trend that traditional railway transportation need to develop into modern logistics. This paper state the origin of logistics, the concept of modern logistics and railway logistics, and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van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At last, this paper advises the strategy and methods.
关键词:铁路 货运 物流 分析
key words;railway, freight, logistics, analysis
一、 关于物流、现代物流和铁路物流
1.物流概念的源起及现代物流。据查,关于物流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在英国的20世纪初。1918年英国
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及用户手中。二战期间,美国从军事需要出发,在战时物资供应中引入“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一词,实现对军需物资的运输、补给、屯驻等的全面管理。二战后,“物流”一词被美国人借用到企业管理中,称作“企业物流”,是指对企业的供销、运输、存储等活动进行综合管理,这即是传统意义上物流管理,它主要是使商品应客户需求发生时间和空间的转移,包括包装、仓储、装卸、运输、配送等环节。发展到今天,现代物流已经不单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它涵盖了生产过程中原材料、产成品及商品等诸多要素,包括了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全过程,依靠先进理念和技术,形成完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依靠先进理念和技术,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服务。
2.铁路物流。铁路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最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按照目前较为普遍的定义,铁路物流是依托铁路的点、线集合,发挥基础设施和生产运营两个层面的网络经济特征,联结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根据铁路资源配置和优化条件,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与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运价低、运距长,能耗低且绿色环保等优势。 但是铁路长期以来政企不分、垄断运营的模式、各自为政、分散建设的信息系统,固步自封的思想意识及严重滞后的服务理念,都成为制约当前铁路由传统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的重要因素。
二、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利弊分析
1.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
路网资源优势。截止2012年底,我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9.8万公里,货运营业办理站达到3000多个,连接各主要水、陆口岸,并通过众多专用线深入工矿企业,形成了点多、线长、面广、覆盖全国的铁路运输网络。
设施设备优势。除了广泛延伸的铁路营业线、3000余个货运办理站,铁路还拥有大量的仓库、货场,以及设置于港口、陆路口岸及大城市的货运枢纽站场,配备完善的存储、装卸搬运设施设备,具有提供仓储、装卸、转运的物流服务能力,具备转化为城市物流中心的潜力。
大宗稳定货源优势。铁路运距长、运量大,覆盖面广、受地域限制小等特点,决定了其在煤炭、粮食、能源、原材料、农用等大宗物资运输方面具有稳定优势,在适用性与安全性方面有较强保障。多年来,铁路也正是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保障重点物资运输,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成熟完善的技术优势。铁路作为一种专业化运输方式,具有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等特点,而铁路货运经过多年发展,在装载、加固、装卸、储运等各个环节都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操作技术,在管理方面有严格细致的操作规章,如《铁路货物运输规则》、《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危险货物运输规则》、《鲜活易腐货物运输规则》等等,形成了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优质技术资源。
2.影响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不利因素
管理体制落后。铁路长期以来垄断经营、政企不分的状态,导致了管理体制的落后。各铁路局作为铁道部下属企业,不能以市场需求为主体,为客户设计和提供完整的运输产品;收支两条线的核算模式导致企业不能获得独立的运输收入;铁路内部组织管理水平较低,条块分割、分散经营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运力资源浪费,生产效率低下,运输成本虚高,严重制约了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的转变。
服务观念落后。现代物流企业竞争的核心在于服务理念,物流产品设计的核心在于方便用户。铁路长期以来运力紧张、车皮紧张的状况造就了“铁老大”思想,整个行业缺乏服务意识,整个工作流程以生产而未以服务为核心,因此所提供的物流产品的品种单一、市场应变能力较差,受理程序繁琐,用户体验不佳,综合服水平较低,导致物流市场份额缩减。
信息化总体水平落后。铁路信息化经过多年发展,在货运制票、计划审批、现车管理、 货运计划、 集装箱追踪、车号自动识别等方面都建立了相应管理系统、但是由于缺乏规划、政出多门,各应用系统开发平台不同、数据接口不同、统计口径不同,导致系统无法互通、数据无法共享,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连贯性较差,物流信息不流畅,不能适应现代物流高效信息处理能力的要求。2012年9月,基于用户需求的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系统正式上线,但很多功能还不完善,与现有系统的融合度还不是很高。
物流人才缺失。人才是当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铁路长期以来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封闭运营模式,导致铁路物流规划咨询等高级管理人才稀缺,物流软件开发的高级技术人才匮乏,物流管理与信息技术兼备的复合性人才更是稀有。现有从事铁路物流人员专业培训机会较少,因此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管理理念落后、专业知识匮乏、操作技能落后等诸多问题,大大滞后于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