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儿楼》到《孔子》(2)

时间:2013-12-10 16:04 来源:发表吧 作者:陈犀禾 点击:

  另一方面,《女儿楼》的女性形象渗透着强烈的女性焦虑。这种焦虑带着女性从女孩到女人的孤独、成长、启蒙和心灰意冷。乔小雨在电影中经历了女孩—成人—军人的转变。刚刚来到医院时,她只是一个见到血就会晕倒的小女孩,在经历的感情的失败后,她成长为一个对感情无可奈何,但事业却很成功的护士长。作为女性,她情感的失败源于女性自我的内在焦虑以及外在政治(权力)的干预。乔小雨之所以会失恋,是因为她没有给予爱人回应,而这一切源于领导(权力)的“劝说教育”。在此,女性个人的感情不再仅限于自身内化式的纠结,而是渗透了特定时期的文化反思。作为女人,她一方面有着女性自身对于感情的追求和向往,另一方面也有着女性对于感情的坚守(从一而终)。作为军人,她无奈的妥协与政治的“高压”。影片从女性和军人的角度出发,塑造出真实的女性。如乔小雨对丁翥的回避,发火,其实源于对他的好感,这是女性特有的心理和行为逻辑,在电影里显得真实动人。另外在视听语言上而言,电影的独白和抒情的空镜头,都展示出女性导演敏感、诗意的风格。
  此时胡玫的女性书写,显然和20世纪80年代呼吁个人个性的整体社会思潮有关。经历了“文革”后,中国社会开始整体从集体的思维转向了个人的思路,个人的生活、情感体认,开始得到了抒发。表现在电影中,就是第五代的横空出世,鲜明的个人风格,激进的自我抒发成为第五代导演的鲜明标签。
  因此,《女儿楼》时期的胡玫,正处于一个抒发个人立场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作者,在当时的电影界,展现出独特的女性气质。《女儿楼》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女性电影代表作,确认了胡玫女性作者的身份,回应了人性思潮的回归。但在之后的创作中,胡玫似乎渐渐走上了她的前辈王苹、王好为等女性导演的创作之路,即成功的“男性扮演者”。②《永不消失的电波》、《霓虹灯下的哨兵》、《迷人的乐队》、《失信的村庄》,在这些经典的由上述女性导演执导的作品中,女性作者的性别特征是模糊的,电影呈现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倾向。
  胡玫新世纪以来的两部电影《芬妮的微笑》和《孔子》,都可以看出这种性别和意识形态指向,即女性退居于两性关系或叙事的从属地位,女性的牺牲或隐身在影片中具备合法性。这大大偏离了《女儿楼》时期的女性意识的自觉,而退守到了自觉依附于男权文化的位置。
  胡玫自己曾言:“女人生命的价值不是政治,不是事业,而是爱。”③《芬妮的微笑》的主要叙事视点是女性主人公芬妮。影片始于全知的叙述视点,在安妮的外孙女前往中国寻找芬妮后,影片转为芬妮的叙述视点。第一人称的叙述,为芬妮成为贤良淑德的传统中国妇女提供了合法性。芬妮同马云龙新婚伊始,由于文化的差异,芬妮同婆婆的关系不佳,但电影用男性的拯救(云龙带芬妮出门“透透气”)缓解了女性间的矛盾。而后,中国女性的勤劳、节俭、顺服、传宗接代、以夫为天的传统美德顺利被嫁接到异邦的芬妮身上。另外,影片的两性观,也体现出中国“特色”。当芬妮意图藏在卡车中,偷偷和云龙回国被父亲识破时,芬妮的父亲义正言辞地询问云龙与芬妮的关系,云龙则信誓旦旦地保证与芬妮之间的“清白”。对于女性贞操的重视,显然是传统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在西方的女性电影中,女性的爱情往往高于贞操。而在本片中,中国传统礼教显然必须高于芬妮的爱情。因此《芬妮的微笑》更像一个寓言,通过驯服一个异邦的女性,建构了中华文化的合法性。
  相比之下,《孔子》中的性别意识则更倾向于男性。当然,这是电影的题材和主题决定的,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男性智慧的象征。女性在这部电影中偏离至边缘地位。重要的女性角色有两个,分别是孔子的发妻和南子。但可以明显看出,两位女性角色的戏份都很少。而在对待女性的态度上,发妻是贤良淑德,持家温柔的正面角色,但这种正面是不带性的吸引力的。南子则为以色事人的“荡妇”,南子死去,即具备性吸引力的女性角色的消失。而对于两位女性角色而言,其共同的特征就是臣服于男性主角孔子。电影为孔子建构了一个男性的神话。各国的君主不是无能就是好色的,统治者的昏君形象,奠定了孔子作为唯一的“父”的形象。
  进一步而言,对“父”的形象的归依,实际是导演对父权社会的归依,对主流价值观——和谐大一统的归依,也是对主流的国族意识形态的认同和归依。从最初的女性自省到归依男性社会,对此,胡玫自己的阐释是:“日本在战后处在一种混乱的特别萎靡的社会心态里,当时除了一些特别棒的导演,他们拍了一些振奋日本民族精神的片子,把日本男人的魂魄重新加以整理,对振奋当时社会心态起到很好作用。这是他们的功绩,提升了这个民族的精神。我觉得我们的作品,要是老是缠绵在男欢女爱、灯红酒绿、婆婆妈妈的事里,有啥意思?”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导演的国族和性别立场,即父/夫/集体的价值高于其他一切价值。男性引领着社会的方向。孔子在政治策略上永远是正确的,以至于三公在晚年翘首以盼孔子的归来。三公的醒悟,可以看作是政治上的认可。而孔子在得到男性(弟子)、女性(妻女、南子)的认可和归顺之后,必须得到政治上的认可,才可真正走上神坛,建构出一个国族神话。从影片的叙事策略不难看出主创的性别观和政治价值取向。
  此外,在胡玫的多部以男性为主角的电视剧中,这种国族(家族)的男性立场更加明晰:《汉武大帝》、《雍正王朝》、《乔家大院》基本站在男权/父权的立场上完成对女性的表述,在对以刘彻、雍正、乔致庸为代表的男性之坚决果断、冷静大胆、高瞻远瞩等品格大加歌颂的同时,对几个主要女性形象进行了近乎“妖魔化”的书写。无疑,通过对作为男权对立项的“他者”的女性的呈现,编导确认了男性统治的合理和合法性,同时也确定了国家统治的合法性。福柯曾言:重要的是讲述历史的时代,而不是历史讲述的时代。胡玫后期的男性题材影视剧正体现出这样一种新历史观——用看似“正剧”的方式,表达新的主流意识形态取向。领袖英雄主义被一再提上银幕,他们的阴暗面只是作为角色人性的一面微微展露,更多的是男性统治者权威的“父”的形象,智慧的领袖形象。而帝王戏之所以会出现认同和书写侧重点的偏移,是因为新世纪初的中国的状况发生了变化,这直接导致了“想象中国的方法”发生了改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新世纪以来的帝王戏和历史戏,均表达了对一个强大的中国的渴望、对强者的呼唤,以及对盛世的想象。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