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性院校翻译硕士课程设置的优化研究(2)
时间:2013-11-22 10:49
来源:发表吧
作者:程爱群
点击:
次
2.生源问题
生源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培养的质量,然而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生源质量越来越难以保证。目前生源情况复杂,有相当一部分为应届毕业生。这一部分生源对翻译理论或流派了解甚少,或完全不了解,他们所掌握的只是在本科阶段学习的一些翻译知识或技巧。通过一部分访谈得知,很多应届毕业生选择MTI的原因是培养时间短,且重在实践,少理论,他们认为相对容易一些。另有一部分报考的毕业生本科时修读的是非英语专业,属于跨专业报考,对英语方面的知识尚且缺乏,更不用说翻译能力了。还有一部分考生英语基本功不过关,语法知识尤其匮乏,语言写作能力也比较弱。当然,还有一部分基础相当好的学生报考了MTI。但综合这些情况,目前的MTI生源质量令人担忧,在无法完全控制生源的复杂情况下,对于课程的设置就需重点关注,对于较差的生源,在基础知识课程方面该做哪些调整,怎样保证基础知识和实战演练两不误更有必要,且更为紧迫。
三、课程设置的调研结果和分析
1.问卷结果和分析
为了更好地探讨课程设置的优化问题,笔者对所在院校刚毕业的MTI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31份,回收25份,23份为有效卷。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口译方向的有10人,笔译方向的有13人。问卷中前五题为人口信息,后五题是关于课程设置的想法和建议。
对于公共必修课,只有2名学生认为所有的公共必修课对自己都有较大的帮助,(笔者所在学校开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语言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而其他人认为中国语言文化对自己帮助较大。
专业必修课有翻译概论、基础口译、基础笔译、英汉对比与翻译、高级英语听说。13人认为这5门课都很重要,16人认为翻译概论重要,21人认为基础口译很重要,21人认为基础笔译重要,16人认为英汉对比与翻译重要,20人觉得高级英语听说重要或是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有较大帮助。
方向(口译)必修课共有5门,包括翻译研究方法、交替传译、同声传译、文化与翻译和视译。10位口译方向的MTI研究生中,有4人认为翻译研究方法重要,所有人觉得交替传译重要,8人觉得同声传译、文化与翻译和视译重要。方向(笔译)必修课包括翻译研究方法、应用文体翻译、科技翻译理论与技巧、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和翻译批评。13位笔译方向的学生中有7人认为翻译研究方法重要,11人认为应用文体翻译重要,9人认为科技翻译理论与技巧重要,8人认为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重要,6人认为翻译批评重要。
选修课共8门包括第二外国语、古代汉语、旅游口译、商务口译、高级翻译实践、外事口译、翻译批评、水电工程翻译。所有这23位MTI学生中仅3人认为第二外国语对自己今后职业生涯有帮助,14人认为古代汉语很重要,11人认为旅游口译较重要,21人认为商务口译重要,13人认为高级翻译实践重要,16人认为外事口译重要,12人认为翻译批评重要,8人认为水电工程翻译重要。
通过以上调查发现,对于公共必修课,所有学生都认为中国语言文化对专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对于一个译者来说,对本族语和目的语的了解同样重要。
超过70%的人都认为专业必修课中所有课程都很重要,其中口译方向的学生中超过80%的人这样认为。笔译方向的必修课中,应用文体翻译最受欢迎,其次是科技翻译理论与技巧和文学翻译与实践,翻译批评居于最后,但也有半数的学生认为这一课程很重要。而选修课所开设的8门课中,商务口译最受欢迎,认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比较有帮助,其次为外事口译、古代汉语、高级翻译实践、翻译批评、旅游翻译,仅3人认为第二外国语较重要,令人深思。
2.访谈结果
为了更多地了解学生对MTI课程设置的建议,在问卷调查的最后进行了非面对面式的访谈,即一道开放式的问题,针对课程设置提出自己的建议,现归类如下:多实践,少理论;对于课程的时间安排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将一些课程的开设提前,并提出了自己的理由,另建议压缩上课时间,增加实践机会;课程的开设应顺应市场需求;课程设置应系统化。
从这些访谈结果可以看出,已毕业的学生对自己曾学过的科目有更深入的了解,当然他们的建议也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但也能反映出课程设置中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值得借鉴。
四、课程设置优化的建议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