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资产质量问题研究述评(3)
时间:2013-11-19 16:46
来源:发表吧
作者:高羽
点击:
次
四、现有文献不足与未来研究机会
我国现有相关文献对资产质量的研究没有具体的资产质量理论,主要集中在概念与其特征的研究,及企业资产质量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上,而且我国现有的资产质量研究文献主要从某一个方面、某一个角度进行研究,多数文章局限在描述性统计的领域,得出的结论缺少统计意义上的代表性。如图1中虚线部分所示。
我国现在有关资产质量的界定没有统一标准,更多是停留在中国证监会规定的扣除项目上,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的资产状况。而究竟哪些资产项目代表了上市公司较差的资产质量及资产质量如何全面衡量,未来研究尚需结合中国特有的监管制度背景及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进行系统考察。
此外,我国现在对上市公司运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研究较为非富,为以后深入研究提供了极好的起点,但不良资产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尚未分析清楚。尽管目前研究已得出资产质量与当期盈利能力正相关关系的结论,但这些研究却忽视了资产质量与未来盈余的相关关系研究。因此,本文认为未来的研究可在考虑盈余管理存在的情况下,分析资产质量与盈余质量的影响机制。
【参考文献】
[1]Barua,A.,Lin,S.andSbaraglia,A.M.EarningsManagementUsingDiscontinuedOperations[J].TheAccountingReview,2010,85(5):1485-1509.
[2]Baber,W.R.,Kang,S.,andLi,Y.ModelingDiscretionaryAccrualReversalandtheBalanceSheetasanEarningsManagementConstraint[J].TheAccountingReview,2011,86(4):1189-1212.
[3]Cheng,P.,Aerts,W.andJorissen,A.EarningsManagement,AssetRestructuring,andtheThreatofExchangeDelistinginanEarnings-basedRegulatoryRegime[J].CorporateGovernance:AnInternationalReview,2010,18(5):438-456.
[4]Chen,S.M.,Wang,Y.T.,andZhaoZ.Y.RegulatoryIncentivesforEarningsManagementthroughAssetImpairmentReversalsinChina[J].JournalofAccounting,Auditing&Finance,2009(4):589-620.
[5]Wu,Y.AreassetimpairmentreversalsunderIAS36beingusedasanearningsmanagementtool?.Workingpaper,2011.
[6]White,H.D.Accruals,Deferrals,CashFlowsandEarnings:ArticulationImplicationsforEarnings?ManagementModelsandaSuggestedAlternative.UniversityofMichigan,Workingpaper,2012.
[7]高雨,孟焰.上市公司运用虚拟资产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3):82-87.
[8]高郁掬,步淑段,王彩燕.我国上市公司不良资产测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8(2):77-80.
[9]罗进辉,万迪昉,李超.资产减值准备净计提、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来自2004—200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10,8(2):179-200.
[10]宋献中,高志文.资产质量反映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1(4):78-81.
[11]钱爱民,周子元.经营性资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检验:来自我国化工行业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评论,2009,21(10):109-115.
[12]钱爱民,张新民.企业财务状况质量三维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检验——来自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1(3):88-98.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