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背景下的教育答卷(3)

时间:2013-11-13 13:12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徐建锐 点击:

  学校作为镇江市教育局"教育云"工程建设试点单位已投入近300万,区域教育云建设完成后将实现计算、存储和应用云化;同时,构建的高标准网络数据中心将完全满足学校对内、对外服务的需求。学校正结合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园整体改造对校园网络、安监系统、一卡通系统、多媒体录播教学系统、远程信息投送系统、数字广播系统、数字电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多个系统进行整合,实现"多网合一",将原先单独的小系统整合为在统一平台下的大系统,彻底破除信息孤岛,实现一个身份、多种应用。
  2.师生信息化素养建设
  在三重保障下,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各级信息技术培训,同时多方位开展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和信息化教学应用评比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提高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条件下的沟通能力和决策水平,提高管理效能。通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学校科学艺术节、文明风采大赛、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信息类技能大赛、技能兴趣小组、社团等活动着力提高了学生信息化素养,提高了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实际学习、生活过程中各类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三)加强信息化应用的内涵建设
  1.结合专业,自主研发,在信息化建设上不走寻常路
  学校依托信息技术类专业师生打造了一支从事信息化建设的自有研发团队--"九点工作室",工作室创建10年来,从几位教师的"小作坊"到现在拥有100多人师生团队的"大企业",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室以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制教学模式也渐被认可。
  工作室师生团队根据学校实际需求自主研发了校园综合管理系统(含办公、听评课管理、奖金福利考核管理、报修管理、招生缴费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管理及系统管理等子系统)、学生实习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学习平台(http://zjzx.zje.net.cn/LearnArea/firstpage.html)、职教资源中心(http://61.132.31.37/SRMP/login.aspx)、题库与在线考试系统、学生日报管理系统、课堂教学互评互学信息管理系统、网上教(职)代会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满足了办学对信息系统的建设需求。
  工作室同时全面负责学校校园网站的建设工作,近期配合正在进行的校园电视台建设,正努力打造一支集创意、拍摄、制作、播出为一体的数字媒体专业化团队,给学校信息化建设带来更强的推动力。
  2.多方协作,共建共享,在数字资源建设上保质增量
  学校于2011年11月正式被确立为"国家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首批职业学校分中心",成为全国29所中职院校分中心之一。分中心建立后,按照项目组统一部署,承担了国家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任务,面向本地及周边区域提供数字化资源网络服务,分中心部署有600G的优质数字化资源,涉及19个专业大类,500多门精品课程,共计36000多个教学资源。
  学校自加入江苏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协作会以来,参与并合作共建了102门课程的数字化虚拟仿真实训软件的开发工作,其中已有80门课程部署完毕,并已进行了全员培训,教师已实际开始使用这些优质资源进行教学活动。
  学校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2010年就根据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出台了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现拥有院级精品课程2个,校级精品课程15个,涵盖了学校所有的重点专业。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精品课程的建设活动中,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3.立足服务,着眼长远,在信息化应用创新模式上取得突破
  学校正在通过教学全过程信息化建设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建立教与学的综合平台。不久的将来,学校所有专业主干课程均可开展网上学习、交流、练习、测试、评价和考核,信息化手段贯穿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
  学校着力推进数字化社区的建设工作,构建集学习交流、校园生活、社团服务、求职应聘、公共服务、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为在校师生、毕业校友及家长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综合型信息门户。数字化社区建设以校园服务为中心理念,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人人有空间,班班有空间,现架构已经基本建成,采用实名制,空间已成为了师生个人风采的展示平台、教与学的平台、互动交流的平台。
  学校大力推动立体信息投送渠道建设,不断扩展学校宣传和信息投送的渠道,在原校园网站基础上建设校园电视台和电子校报。
  二、提升教师从事信息化教学能力
  "云教育"的实现离不开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实际上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力量。作为教师,如何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应对自如、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来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之更能切合课堂教学的实际与学生的需求?诸如此类的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
  我校从现状出发,要求教师必须努力提升五个方向的能力:
  (一)提升信息检索与处理能力
  面对庞杂的网络信息,必须要学会运用各类检索工具,并可对检索到的各类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及整合,将其变成自己可用的信息。
  (二)提升网络学习能力
  互联网的知识海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要你想学,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各类网络学习平台如国家、省市精品课程,各种知识数据库系统等,教师都可以从中获益,这对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课程设计等教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三)提升网络交流协作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掌握人与人交流和沟通的新方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的需要,是当前这个时代教师需要进行研究的一个课题。教师应有能力通过即时通信工具(IM)、论坛、学习空间等各类平台真诚地与其他教师、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和为人处世等方面进行直接的交流与互动。
  (四)提升网络课程设计能力
  教师应有能力开展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制作,在把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等要素的基础上,分析学生的专业培养需求,整合各类数字资源,同时能利用各类课程制作软件设计完成网络课程。
  (五)提升网络教学的组织实施能力
  包括教师利用网络进行讲解和答疑的能力,同时更加注重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式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的指导能力。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现场操作的可控性和可变性,网络教学教师必须要事先进行精心策划和组织,须充分考虑到教学过程中的各环节,以保证整个网络教学能顺利、高效地进行。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