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艺术作品的独创与模仿浅谈当下设计(2)

时间:2013-10-12 13:38 来源:发表吧 作者:沈晓阳 点击:

  模仿是创新的基础,许多创新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没有模仿就难以创新。但我们在模仿的时候,不应该重复别人的道路、吃别人嘴里的满头,应该在重复学习模仿的时候,根据自身的经验来探索新的途径,赋予设计作品无穷的魅力。

  (一)渲染文化气氛

  中国被称为“山寨大国”,在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不断的反省自己,中国有着悠悠五千年历史,不能仅仅给别人的印象只是山寨,只是模仿,而应该挖掘文化深处的东西,文化的积累,情感的融入,使其产品达到一种新的高度,从而摆脱山寨之称。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上,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贡献自己的才智。全国有56个少数民族,正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所以各民族各地域有着不同的风俗与习惯。在当今设计中如果割断传统,失落气脉,只是一味“传承”表现技巧,势必是肤浅表面,没有活力和生命。任何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把握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定会增加其迷人的风采和独特的魅力。但传统并非静止的,我们应该在前人脚步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今天的设计也有足够的文化底蕴。

  (二)融入情感表现

  如今在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的商品展示中,产品之间的可识别差异变得越来越模糊,如何让一件产品从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最先引人注目。这就必须要求我们从造型、文字、图形、色彩的创意上来解决这个问题。

  亚里士多德的所说的演讲家必须拥有关于人性的实用常识,同时编创出吸引处于各种“阶段和状况”的人的论点,能够通过演讲表现不同的层次、年龄的性格特征,还要抓住吸引者的喜好。设计也应该如此,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候也应该深入了解其内在心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精心选择细节,并将它们用符合人性的普遍观念的方式呈现,最终激发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

  三、结语

  时代在变,但艺术的经典依然长存,因其独创性的魅力之所在。我们应该在与时俱进的同时,研究历史,借鉴历史,从而更好的理解艺术,模仿生活,从细微之处发现创意;模仿前人,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形式上的跨越,思想上的创新,当下文化的支撑,从而在艺术作品与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

  作者简介:

  沈晓阳,女,云南艺术学院12级研究生,学号:1069020120110,研究方向:视觉传达研究方向。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