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药”的救人与杀人的强烈对立形成的反讽。
药的功用在于治病救人。这是其良性面的意义所在。但是,药治病救人的过程是依附于人的主体性行为的,自身并不主动发生其天然属性中的作用。但凡和人发生联系,就意味着多样可能性的产生。药也就从主体性的地位下滑为附属性的地位了,在此,人性对科学发出了无声的反讽和嘲笑。这毕竟是一个非理性的世界。
小说中,“药”并没有挽救小栓的生命,相反,最后小栓和夏瑜埋在了同一片坟地里。显然,民间盛传的所谓“秘方”是把某些东西妖魔化了。与此同时,这个妖魔化的过程伴随的是人与人之间冷漠的褫夺,是对人的生命本身的蔑视。而小栓和夏瑜的坟墓毗邻却成为了最无情的反讽。从人间恩怨的角度讲,小栓是革命年代“吸血鬼”的一个变体,尽管他是不自知的。而夏瑜是被吸血的对象。而最后他们的归宿却是安静地毗邻。中国民间文化里信仰善恶报复的理论,而小说中的核心主人公既缺少这样的机会,也缺少这样的行动,这和鲁迅先生“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实在相去甚远。这样的安静并不意味着祥和,至多只能是无奈,是绝望!而小栓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显得别有意味。从“药”施与的对象来看,小栓无疑是作品中的主线人物。奇怪的是,从头至尾,小栓没有说过一句话。这也就意味着,被救者实际上徒有生命的形式,而不具备生命的自主能力。那么,用一个革命者的鲜血去挽救一个生命空壳的意义就更显得意味索然了。反讽的力量再次凸显。
而更具探讨价值的问题是:小栓的死从某种角度来说可能是一件冤案。小栓这个看似无生命主体性的主要人物有被我们误读的可能。从表层角度理解小栓的死,无外乎疾病、医疗技术落后、民众愚昧等等。而被忽略的一点是:当众人在店面大声谈论人血馒头的来历及相关情节时,小栓正好刚将其食用完毕并且此刻正在旁边的房间里躺着。那么,这些对话传入小栓的耳际照理是不成问题的。从话语者的角度而言,他们在显示自身高明之时,却没有想到此举可能带来的必然性后果。小说在此并没有追问小栓此刻的感受。这一空白恰是作者有意为之。其一,小栓的反应可想而知,毕竟他是吃血的主体;其二,读者填空的过程正好是自身生命力量彰显的过程。因此,所谓“药”的出现不但没有解救小栓,反而会从精神意义上加速小栓的死亡。人血馒头事件必然引发小栓内心世界及其复杂的变动,所以,与其说小栓最后因病而死,不如说是因恐惧而死。
那么,问题就从药是否能救人转向了无知民众联袂杀人的反思。民众无知的本源即为生命意识的匮乏。
钱理群先生曾经谈道:“鲁迅所采用的各种文体在功能上是有所分工的。大致说来,他的小说与杂文偏于‘为别人’与‘为敌人’,而他的散文(特别是其中的散文诗)是更偏于‘为自己’的”,“比之鲁迅的小说与杂文,它更多地,也更直接地‘说出’鲁迅真正所想,显示只属于鲁迅的‘黑暗’思想,‘冷酷’的人生体验,露出灵魂的深和真。”③《药》可为一证。
第三,象征物对立形成的反讽。
《药》既务实又务虚。务实之笔连接成故事的主体性内容。务虚之笔必须反复揣摩方能有所体悟。象征物的选取就体现了鲁迅在小说创作中难以通过语言传递的内在精神。通过象征物,我们也窥到了作者的深深隐痛。
第一象征物为“人血馒头”。人血馒头作为药引子实则在民间早已有之。作者顺手将其转化为作品中的一大象征物,客观上起到了不动声色的祛魅作用。从对人血馒头的盲目崇拜到众人的大肆宣传到最后的希望落空,足以见民间经年的传闻未必真理在握,现实世界的非理性面目被揭露出来。同时,众人对人血馒头的推崇也意味着对生命自身的践踏和反讽。当人血馒头的怪异香味飘满店面时,众人都已深深陶醉。这样的陶醉实际上就是另一种意义的自我麻醉。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什么再让人心动了,除非蘸着人血的馒头。此种血淋淋的指控喷薄而出。而鲁迅先生到底是出离了愤怒,淡淡地站在远处,毫无指责。此刻,不指责却是最大的忏悔,反讽之深之重都渗透进了生命的每一个毛细血管里。
第二象征物为夏瑜坟上一圈“红白”的花。鲁迅先生看尽人间事,又不愿传达彻底的悲哀,所以结尾处忍不住让夏瑜的坟上长出了一圈红白的花,而且是只此一处。然而,这多多少少是作者的一厢情愿。小说固然可以从精神的层面安慰后起的追梦者。但它的力量到底是薄弱的,生命毫无意义地流逝,几朵花难以补偿。花落谁家鲁迅说了不算,最后得由权力的拥有者来宣布。所以,此情此景最后势必走向幻灭。况且,花是红白相间,谁又知道是喜是悲呢?
鲁迅先生很快就清醒地意识到了问题的可怕之处,于是接踵而至的是第三个象征物——乌鸦。夏瑜的母亲在给儿子上坟时声泪俱下,说了一段颇有意味的话:“我知道了。——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罢。”④夏瑜的母亲居然会选择“乌鸦”作为证物。民间一般认为乌鸦为不祥之物,避之唯恐不及,而它的入选只能说明夏瑜母亲的不自信。换言之,革命就像乌鸦一样是一个不祥之物,其反讽性何其深入骨髓。
而乌鸦先是“缩着头”,后是“箭也似的飞去了”。无论如何,连这不祥之物都反感起革命来,那一圈红白的小花到底也惊艳不了多久。
①②[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158页,第176—177页。
③钱理群:《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5页。
④鲁迅:《鲁迅小说全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期刊简介: 《中国药事》(月刊)1987年创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品生...
期刊简介: 《当代医学》是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的国家...
期刊简介: 《营养学报》(双月刊)是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营养专业学术性期刊,1956年3...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1...
期刊简介: 《经济论坛》杂志创刊于1987年10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 主办单位:中国《时代金融》杂志社 出版地:云南...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