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伊格尔顿认为“纯”文学批评只是一种学术神话,文本中的身体意象也体现一种意识形态症候,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政治、历史、文化和阶级斗争等现实状况。伊格尔顿用他的身体话语理论探析文本中的身体意识形态和性别政治,为文学理论和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维度。
关键词:身体话语意识形态伊格尔顿
特里·伊格尔顿(TerryEagleton,1943—)是英国的文化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他提出了颇富影响力的“意识形态批评”,并将身体置于审美与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重建了一种身体话语,促进了当代西方思想的“身体转向”,赋予身体话语以新的含义,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一、身体处于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
伊格尔顿认为,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基本事实(包括文学)所凭借的价值判断和所采取的态度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隐藏着的价值观念结构”即他所说的“意识形态”在起作用,即我们所说的和所信仰的种种方式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社会的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之间的联系。{1}但他的意思并不是说,所有的潜在的判断和范畴都是意识形态,他说,“意识形态”深深地嵌入我们自身,我们习惯于用之想象自己的未来(但至少会有一个别的社会将自身看成是正在退入未来),尽管这种展望的方式可以有意义地和我们社会的权力结构关联起来,但是却不必总是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地联系。他所意指的“意识形态”并不仅仅是那种人们所持有的根深蒂固的观念,也就是说,并不只是人们所持有的无意识信仰,而是更为具体的情感、价值、感觉和信仰模式,它们与社会权力的维持和再生产有某种关联。{2}然后,伊格尔顿举瑞恰兹《实用批评》中一个例子:瑞恰兹将一些诗作隐去标题和作者名字,让他的本科生评论,结果大名鼎鼎的诗人们惨遭批评,而无名小卒却备受表扬。由此,伊格尔顿证明了意识形态是一种不自觉的价值标准、认识和解释习惯,是更深层次的信念结构,在文本批评中或隐或显地发挥着作用,“纯”文学批评只是一种学术神话。的确,意识形态的内容不仅存在于文学批评中,也不仅渗透到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或潜在地或张扬地发挥着作用,而且还以各种各样的社会话语实践形式表现出来,用一种抽象的方式表现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成为一种理论话语形式,结果,使人们的行动具有了一定的审美因素,产生出一定的美学意义。反之,通过审美,意识形态把社会统治深深地镶嵌于被征服者的身体之中,内在地发挥作用;也就是说,人们把外在的社会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心理需要的过程,这样,意识形态便从思想体系转化为日常体验,成为一种身体话语形式。在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审美实际上是统治阶级把其感觉、评价、认识和信仰模式外在强制到个体身上,使其自身的感觉、同情、本能都内在地赞同他们的模式,似乎从表面看起来是人们的一种自由自觉的行为,成为一种实践性话语,但实际上却是意识形态内化的作用,这就是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层含义。于是,他通过美学为中介,把身体的观念与国家、阶级矛盾和生产方式等政治主题重新联系起来了。{3}但是,伊格尔顿认为他的研究既远离了阶级政治,又远离了后阶级政治;换言之,阶级政治不重视身体,后阶级政治只是躲在身体的强烈快感中逃避“全球性”问题。
由此,伊格尔顿论证了身体在审美意识形态中的物质基础地位。他认为“身体”的概念主要是指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人的身体的物质性,现实关系会在身体上留下印记并制约身体。由于身体是活生生的物质性存在,当然它要受到社会的、自然的、政治的、权力的、文化的多种条件的书写和规约,同时身体中存在的反抗的力量(比如:激情、想象和感性)也会反作用于情感话语的表达,并成为美学话语中的想象和幻想的物质基础。从鲍姆嘉登以感性命名美学以来,西方美学就长期陷入理性的压制,直到马克思、尼采和弗洛伊德才重新恢复感性的地位,确立美学为一种身体话语。伊格尔顿试图通过美学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徘徊的历史证明:美学话语的建构与现代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有关;换言之,每一个身体话语的美学都是有关感性身体的政治学。
二、身体意识形态
身体承载着人类的需要和精神,是人类最直接接触到和感知到的物质性存在。社会学家约翰·奥尼尔认为有五种“身体”:世界身体、社会身体、政治身体、消费身体和医学身体。其中,“社会身体构成了内在于公共生活的深层交往结构,此身体乃社会秩序与价值的象征。”{4}
他和人类学家道格拉斯都认为,人的身体有两个属性:一个是“生理的身体”,另一个是“交往的身体”或“社会的身体”。“生理的身体”指的是躯体或肉体,是纯医学或生物学意义上的物质存在,是自然的身体,不具有文化意义;但人类作为群居的动物,总是生存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社会或阶级之中,“生理的身体”便逐渐受到社会的规约或塑造,以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于是“生理的身体”逐渐成为“社会的身体”。道格拉斯认为,“社会的身体”和“生理的身体”是互相影响、互相强化的彼此促进关系:一方面,“生理的身体”的感知方式受“社会的身体”的限制,在社会交往中不断地修正自身;另一方面,社会的范畴又使“生理的身体”为人所了解,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方式,并具有了美学内涵,出现一种身体“美学化”的现象,使不同的文化内涵、政治意义和权力规训或强加或渗透其上,身体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也可以称其为身体意识形态。
在《审美意识形态》中,伊格尔顿对这种身体的意识形态,给予了莫大的关注。他说美学的诞生一开始就是“作为有关肉体的话语而诞生的”,审美“是肉体对理论专制的长期而无言的反叛的结果”。{5}通过对美学诞生和发展的梳理,他看到了审美的矛盾性:一方面,审美为解放身体提供了一个场地;另一方面,审美又霸道地隐秘地塑造身体。文学作为一种感性的审美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身体化的。我们可以把文学作品对待身体的方式,加以“知识考古”,从而考察出特定时期特定的文化、政治和权力,甚至连身体在文本中的缺场,都有一种意识形态意味。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期刊简介: 《中国药事》(月刊)1987年创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品生...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1...
期刊简介: 《营养学报》(双月刊)是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营养专业学术性期刊,1956年3...
期刊简介: 《当代医学》是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的国家...
期刊简介: 《经济论坛》杂志创刊于1987年10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 主办单位:中国《时代金融》杂志社 出版地:云南...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