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效能未充分发挥。首都领军人才队伍数量在国内遥遥领先,其创新能力和创新业绩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区,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旧很大,这与北京高层次人才效能未能充分发挥有密切关系。以中关村每百名R&D人员发明专利申请数为利,中关村科技园区每百名R&D人员发明专利申请数为6.7件,而这一数据在美国为28.5件、德国为38.0件、英国为18.1件。这与研发人才的效能并未能充分发挥有很大的关系。另外,由于官本位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本该搞出科研成果的教授、博士、院士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后,就进入了行政岗位,这使得领军人才的创新效能未能充分发挥。同时,由于用人制度、分配制度、评价机制等未能从根本上克服计划经济的弊端,导致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人才在用人单位间的流通渠道不够畅通,这也影响着领军人才效能的充分发挥。
4.国外高端智力使用尚不足。北京虽然是我国的人才聚集区,但北京借助国外高端智力的力度和水平也远远不够,这与北京的城市竞争力不足有一定的关系。2012年,在英国《经济学家》公布的城市环境竞争力排行中,纽约居榜首,伦敦、新加坡排在二、三,香港、巴黎并列第四,北京、上海分别位居39与43名。可以说,北京的城市环境竞争力在吸引国外高端智力方面并不占优势地位,这对于一个城市的国际化发展很不利。因此,随着北京世界城市的建设,北京应增强自身的城市竞争力,在吸引和使用国外高端智力方面上加强力量。
四、促进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发展的政策建议
近些年,首都比较有影响力的人才计划有“优秀人才计划”、“科技新星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拔尖创新人才计划”、“海聚工程”、“高聚工程”及“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等,这些人才培养专项对首都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北京目前尚未有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的支持性政策,在人才发展规划中也没有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这一人群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国内天津和南京等地已开始重视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政策环境的塑造,而北京在支持科技人才离岗创业、在职创业方面尚无可操作性的政策。
鉴于此,结合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人才与创业型人才发展的政策性需求,本研究特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立足地区需求,强化人才顶层规划。紧扣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部署,充分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及风险性,遵循战略性、先导性及带动性原则,加强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发展顶层设计,制定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发展规划,统筹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一是围绕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确定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规划目标,定期向海内外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层次紧缺人才目录。二是按照首都发展总体要求和主攻方向,绘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全球分布地图。
2.强化基础管理,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培训方式,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训制度,协调运用高等教育、职业培训、企业培养、国际交流等途径,构筑相互协作的多级培养体系,逐步形成基础、骨干、战略梯队人才协同培养和锤炼的提升体系,建立适合新兴产业人才追加知识和更新智能的制度。一是实施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团队支持计划。重点支持从事重大原始创新项目研究、推动具有重大市场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转化人才团队。对于享受政府财政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培养创新研发人才及团队。二是开展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创造条件鼓励行业高层次人才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围绕本产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及其相关综合知识、科技前沿的新技术和工程实践开展培训,保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对技术发展的跟踪和知识更新,为领军人才成长建立沟通交流、素质提升的平台和机制。
3.加大政策扶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引进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富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同时做好这些人才引进后的配套工作和保障措施。一是实施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英才引进计划。以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为主要平台,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以重大产业化攻关项目为载体,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团队,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高密度聚集。二是探索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梯队选拔机制,分梯次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引进工作。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引进、项目引进等方式,形成人才梯队集聚。
4.鼓励人才创新,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发展规律、工作性质、岗位需求相匹配的能力和绩效评价机制,形成人才参与创新创造的多元分配激励机制与多元人才奖励体系。一是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专家库,推行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实名推荐制。二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人才创新的激励机制,推行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加大科技奖励支持制度,调动新兴产业领军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坚持以人为本,优化人才创业环境。以首都产业发展布局和区域功能定位为基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资源的空间结构,形成布局合理的人才发展与产业协调互动的现代产业集聚区。借鉴南京的科技九条和天津的新十条,为首都科技人才的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拓宽首都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筹融资渠道,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制定优惠的财政与税收政策,降低人才创业成本。二是逐步消除户籍、社保、医疗等束缚人才流动的制度性障碍,改革目前实行的企事业机关单位退休双轨制,鼓励人才以创新创业的方式向企业流动。三是建立健全高校、科研院所人才与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允许和鼓励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事业、企业单位科技人员(包括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离岗创业,三年内保留其原有身份和职称,档案工资正常晋升。
6.创新管理手段,提高人才服务能力。明确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发展规划愿景,强化公共服务基础管理,通过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创业环境,为领军人才发展提供政策性服务。一是完善人才服务网络与人才载体建设,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加强引进人才的工作生活后续服务,对紧缺人才实行政策聚焦和服务聚焦,增强北京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二是在政府产业扶持专项资金中,对于入选“千人计划”、“海聚工程”、“高聚工程”等人员开展的、代表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创业项目,优先给与政府直接投资、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期刊简介: 《经济论坛》杂志创刊于1987年10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
期刊简介: 《中国药事》(月刊)1987年创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品生...
期刊简介: 《当代医学》是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的国家...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1...
期刊简介: 《营养学报》(双月刊)是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营养专业学术性期刊,1956年3...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 主办单位:中国《时代金融》杂志社 出版地:云南...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