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视野下的现代林业发展

时间:2013-09-16 11:35 来源:发表吧 作者:唐学军等 点击:

  摘要:指出了现代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履行着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职能,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山西省2009~201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调研工作,反思了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即增强全社会造林绿化意识,不断提升林业地位;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正确处理“兴林”与“富民”、生态与产业的关系;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林业队伍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现代林业;退耕还林

  收稿日期:20130616

  作者简介:唐学君(1981—),男,江西丰城人,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林业生态工程、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7002103

  1引言

  生态文明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它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个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为其中一项新的要求。现代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履行着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职能,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维护生态安全中,现代林业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的重大使命,承担着生产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重大任务,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必须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2]。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全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重点工程。退耕还林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的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的过程。应当说,这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举措。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于地处黄河中游的山西省来说,无论是对改善生态环境,还是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笔者参与了2009~2012年总共4年的山西省退耕还林工程阶段验收及其工程效益的调研工作,以下内容将结合山西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的总体情况、工程实施后产生的生态效益等来反思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

  2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1山西省土地与森林资源概述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境内山区、丘陵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80%。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多样,高差悬殊,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大部分在海拔1000~2000m之间。全省降水受地形影响很大,山区较多,盆地较少。全省约有85%以上的土地为黄土和次生黄土所覆盖,黄土质地疏松、多孔隙易溶蚀、垂直节理发育的特点,加之历史上长期乱垦滥伐,植被遭到破坏,水士流失十分严重,导致了相当多的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恶性循环,给农业生产带来困难。山西省土地总面积为15.66万km2,相对来说,土地资源比较丰富。但广大山区、丘陵区,沟壑纵横,地形高差大,气温较低,水、土、热配合普遍不好,时空上的不够协调严重影响了土地生产潜力的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力水平很低,在全国属于中等偏下水平。

  山西森林资源稀少,是全国森林资源最少的省份之一。解放前,山西省仅残存森林551万亩,森林覆盖率2.4%。新中国成立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取得明显成绩,但是发展较慢,与周边省份差距明显。据2010年全国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山西省森林覆盖率1803%。60年来,全省森林覆盖率增长了156%,平均每年增长025%。最慢的为1962年到1978年,15年才增长02%。最快的为2005年到2010年,年增长为078%。森林覆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33%,比周边各省都低,森林生态在全国处于落后水平,在周边形成生态洼地。全省山区丘陵占80%以上,林地占到国土总面积的4411%,除去现有森林、灌木林地以及这几年栽种的未成林造林地,还有大量的荒山和沙化地可以造林,城乡绿化潜力也很大。

  2.2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

  由于自然与历史的原因,山西成为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份之一。植被稀少、干旱缺水、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是制约该省农业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党中央、国务院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退耕还林,给山西生态环境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山西省自2000年在黄河流域的16个县开展试点工作,经过两年的探索、积累和总结经验,于2002年全面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广大干部群众,把退耕还林工程作为全省林业生态建设的龙头,与建设生态强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振兴农村经济、农村脱贫致富和农民增收、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相结合,立足省情,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严密组织,精心施工,严格检查,公正兑现,使退耕还林稳步健康发展,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加快了建设绿色山西的步伐。

  3山西省退耕还林建设工程情况

  山西省退耕还林工程2002年全面启动以后,按照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计划任务的安排上,重点突出河流源头、湖库周围的陡坡耕地以及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等生态地位重要的沿黄河地区和晋北、晋西北风沙源治理区。山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布局在三个区域范围:黄河流域、京津风沙源治理区;太行山区。至2008年底,已全面完成国家累计下达建设任务2157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694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373万亩,封山育林90万亩,生态林约占90%以上,经济林不足10%。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