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高校校训解读(2)

时间:2013-09-13 14:35 来源:发表吧 作者:段伟红 点击:

  2.彰显了师范办学理念

  师范大学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教师,为人师表,“德”字先行。“厚德”出现了三次就很好地说明了师范大学强调的是“德”为先的理念。陕西师范大学校训“厚德积学,励志敦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以德为先,德以志为本,而行则是关键。这既体现了陕西师范大学的文化底蕴,又折射出其办学理念;宝鸡文理学院校训“博文明理,厚德尚能”,既包含“文理”这个概念,也充分体现了学校为社会培养和造就素质高、能力强、创新型人才的理念;“经世致用,和而不同”则体现了学院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科整合为手段,以学术兴校为战略的背景下,以高尚的情操、崇高的境界、博大的胸怀、求实的精神来引导、激励、规范师生,达至文化会通的人文精神;咸阳师范学院的校训把“厚德”放在首位,说明品德高尚是一个教师最为重要的素质。“厚德博学”就是要教育学生立德修身、淡泊明志、爱国敬业、志存高远、甘为人梯、奋发有为、严谨自律、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既要德行深厚,又要学识渊博,坚持德才并重,和谐统一,自觉肩负起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自觉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3.凸显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

  渭南师范学院旧校训为:励志笃学,求实敬业。2011年改为:“经世致用,和而不同”。这与学校与时俱进,实现转型是分不开的。“十二五”期间,渭南师范学院主要实现以教学文化为主导向以学术文化为主导的方向转型,从以教学型院校向以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方向发展。这种转变相应地就会有一个学校主导文化的转型,而引导这个转型和发展的,是学校的精神文化,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转变。新校训较好地囊括了这些精神,实现了与时俱进。“经世致用,和而不同”更多地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做人与做学问的统一。这些要求师范人博众家之长,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更多地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和社会的责任。

  三、师范大学校训对培养目标的启示

  一所成功的学校,离不开正确的定位。一所想要发展的学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与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办学宗旨及理念。否则,这个学校就如无渊之水,无本之木,必将被时代所遗弃。师范大学校训所蕴含学校的共同愿景,其本质就是"我们想要建立什么样的学校?""我们想要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因而,我们以师范大学校训的解读为切入口,回溯其校训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廓清其与时俱进的路径,揭示出其对培养目标的期望。

  1.着眼校训本质,认真践行培养目标

  应该说,每一则校训都是“一种精神,一种原则,富于鼓动性、激励性、号召性和实践性”。师范人在践行校训的过程中,要领悟校训精髓,立足校训本质,把握校训的导向性。真正把“做学问”与“做人”、“个人”与“集体”、“追求真理”与“把握现实”三个方面统一起来,把校训的本质与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校训应有的导向功能,使师范大学校训真正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每一个师生的行动指南。

  2.着眼校训特点,大力弘扬校训精神

  对师范大学来讲,不能让校训作为摆设,供大家观赏,而更重要的是大力培育和弘扬校训精神。领导阶层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带头弘扬和践行校训精神。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潜移默化地强化校训教育,培养学生知校爱校。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是培养的目标,更是践行大学校训精神的实践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把校训作为励志成才的座右铭,刻苦奋斗,不辜负母校的培养。

  3.着眼校训内涵,保持与时俱进

  我们的重点应把注意力放在贯彻落实校训的要求上,而不是图形式,重花样。当然,时代的变迁、任务的需求,对大学校训的创新和发展也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舒新城,沈颐,徐元诰等.辞海: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1493.

  [2]方健华.校训:解读师范办学理念与传统的钥匙[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3]格尔兹.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李化树.大学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5]滕少华等.我国大学校训的导向功能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03).

  [6]苗作斌.校训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5(01).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