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何故阳道州,名姓同于斯

时间:2013-09-11 10:25 来源:发表吧 作者:陈燕 点击:

  清人钱谦益有《中条行》一诗:

  君不见中条山,阳城昔日曾闭关。白衣征起作谏议,脱就职无惭颜。月俸计口送酒媪,谏纸叠置空箱闲。歌呼痛饮夜达旦,醉卧客怀不听还。贞元奸佞不可当,白麻旦夕宣朝堂。忠臣延颈待诛僇,宰相慑伏眠如羊。中条山人起伏阁,延英门上飞风霜。谏官叫天争喧豗,金吾万岁声如雷。延龄不相陆贽免,奋臂坐使唐天回。乃知酩酊不言有深意,务欲拨弃细碎争。崔嵬我过中条山,念君如宿昔,君名长比条山云,君心尚似条山石。一代相知李邺侯,千年涕泪避贤驿。思君不见可奈何,酹君一饯歌主客。君不见,长安棋局日纷纷,着眼争如局外人。若无衡岳炉边客,谁向中条访隐沦。

  诗中所写的阳城是唐代德宗朝一位“由隐而仕”的名士,中条山即是其当年隐居之地。阳城的隐居与出仕、居官与迁谪,在当时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与论争,或褒或贬,不一而足。更有趣味的是,他的姓名与唐代蓝田武关道中的驿站“阳城驿”同名,引起了经由此处的诗人的怀思追慕之情,进而为之题咏,建议改“阳城驿”为“避贤邮”。清人吴荣光《阳城驿》一诗写的即是此事:

  一泓富水向东流,忽忆青骢阳道州。终古逝川名姓在,路人遥指避贤邮。

  叶绍本《寄怀张芷庭先生》诗作中也用了这一典故:

  平生踪迹半天涯,今日莼江老钓师。白首一官真似梦,素衣卅载化为缁。商山尽避阳城驿,履道空归太傅池。遥忆程门风雪里,苍松可是旧容姿。

  我们不妨将阳城其人、其行以及因之产生的各种议论、褒贬、咏叹及其与驿站联系起来统而观之,以全面考察其时、其人的风貌以及文学创作中的相关内容。

  《旧唐书·隐逸》载:

  阳城,字亢宗,北平人也。代为宦族。家贫不能得书,乃求为集贤写书吏,窃官书读之,昼夜不出房;经六年,乃无所不通。既而隐于中条山。远近慕其德行,多从之学。闾里相讼者,不诣官府,诣城请决。陕虢观察使李泌闻其名,亲诣其里访之,与语甚悦。泌为宰相,荐为著作郎。德宗令长安县尉杨宁赍束帛诣夏县所居而召之,城乃衣褐赴京,上章辞让。德宗遣中官持章服衣之,而后诏,赐帛五十匹。寻迁谏议大夫。

  阳城之早期生平概见于此。阳城的好学、隐居、德行得到宰相与天子的尊崇,被征召入京,后官至谏议大夫,这种由隐知名、因名得位的“终南捷径”,在唐朝于士人未必不是一条入仕的途径。从下面一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到阳城入仕后的表现:

  初未至京,人皆想望风采,曰:“阳城山人能自刻苦,不乐名利,今为谏官,必能以死奉职。”人咸畏惮之。及至,诸谏官纷纭言事,细碎无不闻达,天子益厌苦之。而城方与二弟及客日夜痛饮,人莫能窥其际,皆以虚名讥之。有造城所居,将问其所以者,城望风知其意,引之与坐,辄强以酒。客辞,城辄引自饮,客不能已。乃与城酬酢,客或时先醉,仆席上;城或时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约其二弟云:“吾所得月俸,汝可度吾家有几口,月食米当几何,买薪菜盐,凡用几钱,先具之,其余悉以送酒媪,无留也。”

  时人赋予阳城能够“以死奉职”的想象与期待,但其居官之后却是“日夜痛饮”,一如钱诗云:“月俸计口送酒媪,谏纸叠置空箱闲。歌呼痛饮夜达旦,醉卧客怀不听还。”由是韩愈写出一篇《争臣论》来,对阳城饮誉当世却无所作为的行为给予了批评。《争臣论》采用对问的方式,通过对阳城形象的四次塑造,然后逐一加以批判,层层剖析,借树立阳城这样一个名不副实的反面形象,对谏官的职责提出要求。韩愈拆穿了所谓“有道之士”的门面,反对清虚自任的官员,希望更多的士人能够慷慨任事,思欲变革,而不是如阳城一样的身为谏官却明哲保身、尸位素餐,如此道统方可得继,王朝方可中兴。这种直面当下、指斥时弊的议论,对于中唐以后的社会状况无疑是有极大的现实针对性的,而阳城这样一个谏官的形象也在四番对问之中得以建立,得以清晰。

  若论阳城生平与行事至此,那么其被韩愈所抨击之处似均可坐实,阳城其人也就成为了沽名钓誉的代名词。然事实并非如此,此后阳城在谏官任上可谓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旧唐书》载:

  时德宗在位,多不假宰相权,而左右得以因缘用事。于是裴延龄、李齐运、韦渠牟寻以奸佞相次进用,诬谮时宰,毁诋大臣,陆贽等咸遭枉黜,无敢救者。城乃伏阁上疏,与拾遗王仲舒共论延龄奸佞,贽等无罪。德宗大怒,召宰相入议,将加城罪。时顺宗在东宫,为城独开解之,城赖之获免。于是金吾将军张万福闻谏官伏阁谏,趋往,至延英门,大言贺曰:“朝廷有直臣,天下必太平矣!”乃造城及王仲舒等曰:“诸谏议能如此言事,天下安得不太平?”已而连呼“太平,太平”。万福武人,年八十余,自此名重天下。时朝廷欲相延龄,城曰:“脱以延龄为相,城当取白麻坏之。”竟坐延龄事改国子司业。

  与韩愈所论不同的是,阳城并非尸位素餐之徒,其谏议之事在大不在小,其凛然之风在朝不在野。当陆贽等人遭诋毁之际,阳城仗义执言,舍身相救,无愧谏官之职;当奸臣裴延龄将为宰辅之时,阳城独不畏权势,设使任命裴延龄为相,他敢将皇帝下达命令的诏书以白麻毁之,因而八十高龄的武将张万福将其视为天下太平的征兆,从中可以想见其人慷慨凛冽之风。其改官国子司业之后,终官道州刺史。在阳城死后,他的品格与事功得到了当时文学巨子元稹与白居易的称颂,由是传芳千古。

  元稹在《阳城驿》一诗中,以“商有阳城驿,名同阳道州。阳公没已久,感我泪交流”起笔,将阳城的生平事迹一一细数,娓娓道来。其“道德仁明,孝爱友悌”,兄弟三人“和且柔”,“一夕不相见,若怀三岁忧”,甚至远赴他乡去收妹夫遗骨时“相别竟不得”,只好“三人同远游”。“声香渐翕习,冠盖若云浮”,阳城高洁的品行令其声名赫赫,得以征召入京。入朝为官后,“贞元岁云暮,朝有曲如钩。风波势奔蹙,日月光绸缪”,在政治斗争加剧、宦海风波险恶的情况下,从“公虽未显谏,惴惴如患瘤”,到“延英殿门外,叩阁仍叩头”,阳城屡屡上书论事,以致被贬道州。“道州闻公来,鼓舞歌且讴”,阳城于居任上亦颇有作为,“滋章一时罢,教化天下遒”。最后元稹写到自己路经此驿,感伤昔人,提出更改驿名的想法:“我愿避公讳,名为避贤邮”,以此来纪念阳城。

  了解此诗内涵,当与白居易之和作《和阳城驿》相对读。元、白两人,自少时相知,至老不相违逆,《和阳城驿》堪称是对《阳城驿》的最佳解读。所谓“上言阳公行”、“次言阳公迹”、“次言阳公道”、“次言阳公节”、“终言阳公命”,白诗精炼概括了元稹之作的主要内容,又明确其借“今典”而抒发贬谪的悲郁:“商山阳城驿,中有叹者谁。云是元监察,江陵谪去时。”以及字里行间不乏褒扬先贤、教化天下的苦心。正如白居易所言,“一一皆实录,事事无孑遗”,“但于国史上,全录元稹诗”,诗歌描述的详实远远超过史传,堪称“诗史”,其与阳城及阳城驿有关者主要有四点:

  其一,阳城驿成为元稹抒写伤悲的触发点。《阳城驿》一诗是元稹贬谪江陵,路经阳城驿时有感而发之作,因阳城驿而联想到阳城,触发成一篇咏叹时政的文字,与咏史诗实际上异曲同工,同时又与其身世戚戚相关,因此基调是悲愤沉郁的。《旧唐书·元稹传》载元稹在监察御史“分务东台”任上:

  河南尹房式为不法事,稹欲追摄,擅令停务。既飞表闻奏,罚式一月俸,仍召稹还京。宿敷水驿,内官刘士元后至,争厅。士元怒,排其户,稹袜而走厅后。士元追之,后以棰击稹伤面。执政以稹少年后辈,务作威福,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