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徐州地方文化特色,打造汉文化品牌(2)

时间:2013-09-03 10:07 来源:发表吧 作者:魏贤梅 王文亮 点击:

  4.政府主导多,民间参与少。政府投入扶持民间文化,各国都是如此,但是我国做得薄弱。徐州地方文化充满地方特色,为充分挖掘、整理保护我市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成立了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专家保护委员会和非遗保护中心。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非遗普查工作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并要求各县(市)区落实普查经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徐州地方文化特色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现代文明的侵蚀,很多民间文化的载体没有实用性了,如果再没有民间的参与,就自然会消亡。泥人还有小孩子玩吗?拨浪鼓还有人玩吗?……它们都是地方文化的一部分。只有使它们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唤醒每一个社会大众的传统文化心理,地方文化才能保存、才能存活。

  二、打造徐州地方文化品牌的建议

  近几年来,城市文化品牌概念开始在国内外逐渐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城市文化品牌研究。但是,对于城市文化品牌的本质和内涵,学者们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目前城市文化品牌的概念大都源于KevinLaneKeller教授的著作《战略品牌管理》,他认为,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在这种情况下,城市文化品牌是根据某个特定的地理名称确定的。徐州文化品牌的功能,就是让人们认识和了解这个地方,并对它产生一些好的联想。将徐州文化凝练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个性修养、时尚品位、情感诉求等精神象征表现出来,并赋予这个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立鲜明的文化定位,充分利用各种强力有效的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人们对徐州精神文化上的高度认同。对打造徐州地方文化品牌这一历史使命而言,我们有以下的建议。

  1.明确徐州地方文化的核心是两汉文化,不断探求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的结合点。徐州作为一个有文明传承的古老城市,有两汉文化、军事文化、山水文化、奇石文化等等一系列的文化形态。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指出,徐州市文化事业的发展要围绕弘扬汉文化这个主题,最能体现徐州文化特色的还是两汉文化。我们要打造徐州地方文化品牌,就必须首先弘扬徐州的汉文化特色,同时要与时俱进,创新改良,打造出汉文化的知名品牌。

  2.雅俗共赏,在通俗文化的基础上增加高雅文化成分。徐州的文化景观是丰富的,汉文化景区、龟山汉墓、九里山等汉墓文化、徐州的书画、汉玉雕刻、画像石、汉乐俑、古玩收藏、地方手工艺等文化资源也在不断地产品化。要发挥规模效益,推动展示、销售、生产、流通一体化产业链的形成。可以说,这种通俗文化活动和产业发展是比较迅猛的,如能在通俗文化的基础上打造高雅文化发展的平台,增加高雅文化成分,使徐州地方文化雅俗共赏,在文化建设方面进一步追求高尚、情趣出众又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文化,将会使徐州地方文化建设更具特色。那么,什么是与徐州地方文化品牌发展相符的高雅文化,当然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如借助徐州高校、文艺团体、个旅游景区和重要传统节日展示汉服之美,推广汉服礼仪(“汉服”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这里的“汉”是指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是汉民族传承了四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华夏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作为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徐州,把徐州本地的汉文化和城市发展相结合,和徐州一系列文化传承和创新举措相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弘扬汉文化同时,把地方文化特色彰显出来,成为两汉文化传承和推动的前卫者,通过展示汉服之美,推广汉服礼仪及各种汉服活动,将是一种颇具特色的高雅文化形式。

  3.文化建设要独具特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要求,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来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主导。建设和创作出一批能够体现徐州两汉文化特色的精品,包括汉服礼仪、民俗文化、汉代旅游等,同时对徐州的地方传统戏进行改造,学习昆曲、评弹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地方文化的系列传承、高雅展示、旅游引导与实施等方式,是挖掘徐州地方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品牌的必由之路。

  4.鼓励民间参与。事实证明,民间文化创新的动力是非常充足的,文化创新的效果是良好的,作为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在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前提下,通过鼓励民间智慧、资本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创作各类文化精品和地方特色文化形式,建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大力支持重点文化项目,对挖掘徐州地方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品牌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2012.11.08.

  [2]林晨.徐州市地方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调查.[Online].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99e4f0100fddh.html2009.10.08.

  [3]赵明奇.地方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J].2007年国内期刊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目录,2007.02.20.

  [4]蔡莉娴,付华龄,董方,王德义.基于徐州彭祖文化产业发展之探析[J].科技和产业,2011(8).2.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