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郁达夫的小说名篇《过去》表明,作者应有未经确证的澳门之行,尽管在小说中所叙写的于澳门巧遇旧相识便产生罗曼蒂克之想的情节显系虚构。作者在文章和日记中讳言澳门之行,或许有个人的考虑,但真确细致的澳门地理、景象、环境和情调描写,乃为非亲身游历者所难为。郁达夫将澳门想象为一个衰微的文化栖息地,一个寄寓之所,这是对澳门的非常深刻的文化想象和文化把握。
关键词:澳门;郁达夫;《过去》;“他者”;文化想象
中图分类号: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63(2014)1-0049-04
澳门在大中华区域具有非常特殊的政治和文化地位。无论法理定位如何,历史事实便是这样:她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但近五百年来为葡萄牙殖民者所长期管治。如此特殊的政治、文化身份,加之相对狭小的空间,相对弱小的政治、经济影响力,长期以来分别从空域意义、知识层面和心理方面为中国文学家所疏离。除了一些文学家造访澳门并留下相关的篇章,文学历史的主流记忆中她基本上处在被忽略的地位。近代以来,澳门更以赌城闻名,这越发增加了它的神秘性。因此,在现代文学创作中,澳门即便是有一席之地,也是一个典型的“他者”形象,而且其中包含较多的想象。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涉及澳门的颇为稀见,因而偶有发现,并在澳门内外得以格外重视。诗歌作品中较为多见,最有影响的当然是闻一多的《七子之歌》,那忧伤的歌吟已经成为澳门过去的诗性表述和权威概括。中国现代小说描写澳门的作品则屈指可数,因而作为澳门文学的特别资源更见珍贵。于是,哪怕钱钟书《围城》中写过一笔的穿插人物鲍小姐,人们也注意到她的澳门“身份”。黄谷柳的《虾球传》也有澳门背景的写照。现代小说最初也是最直接抒写澳门的作品,是郁达夫的著名小说《过去》。奇怪的是,这是一篇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文学作品,却很少令人们关注到它的故事以澳门为背景展开的事实,包括澳门本地人士都未予充分注意,更缺少学术研究。澳门人士方宽烈的《郁达夫在澳门》,从经验视角确认了郁达夫与澳门的关系,但不是有力的学术论证。直到杨青泉等澳门大学一批年轻的学人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基本改变了这样的局面。
杨青泉的分析侧重于论证郁达夫曾来过澳门的事实。本文想由此宕开一步,除坚持郁达夫确实来过澳门的基本判断而外,还重点分析郁达夫这样的中国现代文学家对于澳门作为“他者”的文化想象。
一、《过去》的价值
郁达夫以澳门为场景的小说名为《过去》,发表于1927年的《创造月刊》上。这是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
从文学史的宏观意义上说,当文坛处于“方向转换”的关键时刻,郁达夫所在的创造社已经在方向转换的过程中起着引领革命文学时潮的作用,个我的书写基本上处在被摈弃的状态。郁达夫的亲密朋友和同道郭沫若固然已经投身于革命,对于“朋友们怆居在囚牢里”深为不满。郁达夫对这样的革命形势较为疏离,虽然思想上不可能全无触动,但基本上悬置于自我小说和群体革命小说之间的过渡状态,因而他这时期的创作特别引人注目,也特别有特殊意趣,特别有时代疏离者的自由、孤独与尴尬、彷徨。
那时候,伴随着北伐革命的号角,知识分子和文人中普遍唱响的是“到兵间去,到民间去,到革命的漩涡中去”的呼声,文学写作也是如此,出现了大量批判个我,批判私情,而宣扬革命和时代的时作,包括郭沫若的《一只手》等等,包括茅盾的《蚀》三部曲以及巴金的《灭亡》等,还包括后来批判为“光赤色的陷阱”的作品,如《野祭》、《菊芬》等。这样的作品由于缺乏生活的丰富性,常常以假象代替生活,徒有高亢的热忱,实则显示着不同程度的空洞、乏味或虚假。与此同时,新文学家纷纷从自我的抒写转向了群体的喊叫,有特色、有内涵、有蕴味、有真情实感的自我表现、个人呐喊式的作品又被遥远地抛却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于是,这样的创作状态形成了五四新文学兴起以后第一个文学的“空洞期”。
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在创造社内部,类似于《过去》这样依然执着于表现私人情感的作品就显得弥足珍贵,虽然相对于郁达夫过去的作品,个我的肯定及相应的诉求已经变得弱软不堪。但在当年普遍转向“群体”写作的时代,《过去》这样的作品坚持十分勇毅的个人情绪写真,既疏离了喧闹的时代,也远离了空洞和虚假,将五四时代的个人情感的尊重,与成熟的社会观察联系在一起,无异于是在空洞时代结出的一朵灿烂的现实文学或写实文学的奇葩。
毫无疑问,从郁达夫个人创作的微观方面言之,这又是他情绪更新,私情荡涤的转轨之作。在此之前的创作,郁达夫总将自己置身于灵肉冲突的矛盾漩涡之中,然后肉的欲望占据上风,并引起灵界的巨大痛苦,最典型的作品便是《沉沦》、《茫茫夜》。从《过去》开始,作者通过人物的表现,使灵的提升战胜了肉的欲望,并且得到情绪的解脱。周作人早在《沉沦》发表的时候就看出了作品中显露出的灵与肉的冲突,对此虽然成仿吾颇有微词,以为该作品只是表现了一种“求爱的心”,即是一种情绪而非灵肉冲突的理性纠结,但郁达夫还是比较偏向于承认甚至推崇周作人的灵肉冲突说。毫无疑问,在灵肉冲突的文学命题之下,传统的作家一定向往着并且努力挣扎着蜕肉趋灵,祈求着灵对肉的最终克服与胜利。郁达夫的《过去》,连同他的《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小说,成为郁达夫精神转型、情感转型和文学转型的代表性作品。
《过去》这篇小说与《迟桂花》一样,其标题都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小说明写主人公李白时的“过去”,那是一个时间代词,象征的则是作家自己的“过去”,乃是一个动词:正在转变而成为过去的那种情感方式。应该说这也象征着一个创作时代的转型,一种文学抒写形态的“过去”。
因此,无论就现代文学史还是郁达夫个人的精神史而言,《过去》都是值得重视的小说。
这样一篇小说将情节的场景放在澳门,使得澳门第一次作为正面场景出现在中国现代叙事性的虚构作品之中,这是非常值得纪念的文坛佳话。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是澳门给中国现代文学历史所作的一个值得珍视的贡献。
二、故事中的澳门写真
《过去》这篇小说描写了一位身患呼吸疾病的现代知识分子,寄居或流离在祖国南方的几个城市,因为C省(当然是广东省)革命政变的动乱,以及H港(无疑是香港)生活费太昂贵的缘故,“便又坐了汽船,一直的到了这M港市”,这M港便是澳门(Macau)。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