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说“套词”(2)

时间:2014-08-27 12:58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潘天英 点击: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欧阳修的这组词记游写景,同样有总有分,描述不同时节、不同情形下颍州西湖的美景和自己对西湖的喜爱。首句均以“西湖好”三字作结,如同这一组词的共同标志,使这一组词的分子有了共同的基因。

  这样的联章,有人起了一个名字,叫定格联章,意思是按同样的格式写一组共同的词。叶嘉莹先生对此解释道:“定格,就是有一定的音乐形式,是连接不断的很多章、很多首词成为一组词。……就是同一个调牌,连续不断地填写若干首歌词。”[4]当然,“一定的音乐形式”主要是指同一个词调下相关的内容,并不强调遣词用字而形成的群组特征。

  联章词中还有另类,试看周紫芝的三首《浣溪沙》。这三首词有共序道:“今岁冬温,近腊无雪,而梅殊未放。戏作浣溪沙三叠,以望发奇秀。”内容是:

  近腊风光一半休。南枝未动北枝愁。嫦娥莫是见人羞。么凤不传蓬岛信,杜鹃空办鹤林秋。便须千杖打梁州。

  又

  欲醉江梅兴未休。待篘春瓮洗春愁。不成欢绪却成羞。天意若教花似雪,客情宁恨鬓如秋。趁他何逊在扬州。

  又

  无限春情不肯休。江梅未动使人愁。东昏觑得玉奴羞。对酒情怀疑是梦,忆花天气黯如秋。唤春云梦泽南州。

  显然,这组联章又有新的不同,不仅词调和题材相同,使用的韵字也完全相同。更极端的是,不仅韵字相同,甚至词中每一句的句尾用字也完全相同。又如黄庭坚的三首《减字木兰花》:

  中秋多雨。常是尊罍狼藉去。今夜云开。须道姮娥得得来。

  不知云外。还有清光同此会。笛在层楼。声彻摩围顶上头。

  中秋无雨。醉送月衔西岭去。笑口须开。几度中秋见月来。

  前年江外。儿女传杯兄弟会。此夜登楼。小谢清吟慰白头。

  浓云骤雨。巫峡有情来又去。今夜天开。不与姮娥作伴来。

  清光无外。白发老人心自会。何处歌楼。贪看冰轮不转头。

  这样的词更是超出一般联章的特征,它们不仅内容类似于汉语中的“近义词”,形式上看起来更像是同一个模板中生产的复制品,只是在花色、外观上做了不同的修饰而已,笔者认为,把它们称之为“套词”似乎比联章更能体现该类词作的形式特征。

  两宋三百年间,这类词虽未形成气候但存作亦不容忽视。从苏轼的五首《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等)首创其例到南宋词人的创作,“套词”有近百首之多。它们往往在第一首的词题标有“**几首”的词题。如南宋词人王之道的《桃源忆故人·追和东坡韵呈曾倅子修三首》、《减字木兰花·赠孙兴宗侍儿四首》、《宴桃源·和张文伯雪二首》、《宴桃源·乌江路中二首》、《渔家傲·和孔纯老三首》和《渔家傲·和董舍人令升三首》。南宋吴潜的《海棠春·己未清明对海棠有赋》则是在第二首和第三首后注为“再用韵”、“三用韵”,《朝中措·和自昭韵》从第二首到第五首分别注为“再用韵、三用韵、四用韵、五用韵”。

  当然,形式上的相近性并不是“套词”的唯一标准,该类词有些虽然使用同调同韵,但题序明确提示非一时一地一事而作,则不能视为“套词”一类。再举黄庭坚《减字木兰花》两首。

  其一:

  使君那里,千骑尘中依约是。拂我眉头。无处重寻庾信愁。山云弥漫,

  夹道旌旗联复断。万事茫茫,分付澄波与烂肠。

  其二:

  襄王梦里,草绿烟深何处是。宋玉台头。暮雨朝云几许愁。飞花漫漫,

  不管羁人肠欲断。春水茫茫,欲度南陵更断肠。

  这两首词,形式上同调同韵,俨然孪生,其一题序曰“距施州二十里,张仲谋遣骑相迎,因送所和乐府来,且余额近郊相见,复用前韵先往”,其二则注“登巫山县楼作”。显然非一时一地所作,内容上一与人酬唱,一写景抒怀,几无关联。唯一可以接受的解释是,山谷填该词牌时惯用此韵而已。

  因此,我们可以给“套词”下一个这样的定义:形式上使用同一词牌,用相同的韵字或句尾字,内容上为同一题材而创作,并相互并列、补充的词。

  “套词”为词作的大家庭里增加了新的面孔,功能上有些类似《诗经》中的重章迭唱,可以反复咏叹。它们的创作环境往往和词人应社、应歌的生活息息相关,尤见于朋友间的赠答,许多词下带有“戏作”一类的词题,更多带有逞才酬酢的文字游戏的性质。叶嘉莹先生认为这类词写作者往往才情丰富,往往一发而不可遏止,是有道理的。为了照顾形式上的相同,创作必然受到限制,所以非大家手笔,一般词人的创作成就不高。

  笔者认为,“套词”是词作中的特殊种类,其出现和发展反映了词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的创作现象,然而学界对此并没有给予过多关注,如刘华民先生的论文《宋词联章现象探讨》只是将其作为普通联章中的“同调次韵”简单提及。笔者不揣鄙陋,拟以“套词”名之,恳请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1]温孟孚.论柳永《少年游》十首是一组联章词[J].求是学刊,1999,4.

  [2]夏承焘,吴熊和.读词常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曹荣.唐宋联章组词初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4]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