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怨歌行》中的“团扇”意象
班婕妤的《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成为后来诸多宫怨诗尊奉的经典,被钟嵘的《诗品》列为上品。虽然《怨歌行》为班婕妤所作这一问题仍然存疑,但显然后人并不执著于作者的真实归属,人们只是认同婕妤的古德、才情,同情她“团扇见捐”的悲剧命运,进而借物叹人罢了。正是基于这一情感因素,以“团扇”为主题的诗作才会大量问世。
江淹的《班婕妤》:“纨扇如圆月,出自机中素。画作秦王女,乘鸾向烟雾。采色世所重,虽新不代故。窃愁凉风至,吹我玉阶树。君子恩未毕,零落在中路。”刘孝绰的《班婕妤》:“妾身似秋扇,君恩绝履綦,讵忆游轻辇,从今贱妾辞。”这两首诗有些像《怨歌行》的续篇,都是就班婕妤的本事进行阐发的,将班婕妤被弃的悲惨命运借助“团扇”这一意象进行倾诉。谢玄晖的《和王主簿怨情一首》:“相逢咏蘼芜,辞宠悲班扇。”虽同样以班扇代指被弃女子,但在这里,谢玄晖还有更深层的喻指:以“团扇见捐”叹“淑女遭弃”,不过是为了以“淑女被弃”喻“士人不遇”。谢诗脱离了班婕妤本事的狭小创作思路,拓宽了“团扇”的意象涵指。
其后的朝代中,“团扇”的意蕴得到进一步发展。东晋王献之的爱妾桃叶曾作《答王团扇歌三首》,其一“七宝画团扇,灿灿明月光。与郎却喧暑,相忆莫相忘”。其二“团扇复团扇,持许自障面。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桃叶以团扇为情感的载体,表达出对丈夫的浓浓深情,团扇寓意永不相离相忘的团圆美好,更丰富了“团扇”的内涵。
到了唐代,“团扇”的意象被更广泛地运用,成为一时之盛。杜审言的《妾薄命》:“自怜春色罢,团扇复迎秋。”与李白的《长信宫》:“谁怜团扇妾,独坐怨秋风。”都是描写一位独坐自怜的女子哀叹命运的悲苦,由此团扇成为闺怨的载体。唐天宝年间,有位宫女曾作诗《题洛苑梧叶上》:“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聊题一片叶,将寄接流人。”这位宫女以物度己,深宫幽寂又压抑难耐,无人可诉满腔悲情,只能将与班婕妤一样的深宫幽怨挥洒于一叶梧桐,让它随着涓涓溪水飘流出这东都洛苑。张祜《相和歌辞·团扇郎》:“白团扇,今来此去捐。愿得入郎手,团圆郎眼前。”承袭桃叶的夫妻缱绻羡爱之愿,取团扇团圆和美之意。至此,“秋扇”已成为班婕妤的化身,千百年来诉说着幽幽的哀伤。但并非所有诗中的团扇之怨都是哀婉缠绵的,不乏慷慨激昂之音。韦应物之《悲纨扇》:“非关秋节至,讵是恩情改,掩颜人已无,委箧凉空在,何言永不发,暗使销光彩。”一语道出团扇被弃的原因并非来自于外部,而是由于人心变了,将矛头直指变心的人,一针见血,将团扇之怨裹挟上一层刚烈不屈之气。由上可知,唐人对团扇意象的运用变得更娴熟,并在运用中不断融入新的意蕴,借团扇表达不同的蕴指。
直到清代,亦有纳兰性德的名篇《木兰辞·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秋风画扇”已经自然而然地代替班婕妤这一人物形象,成为特指班婕妤的诗歌意象,它承载着女子对自身的叹惋和文人“哀士不遇”的感伤。
四、《捣素赋》中的“捣素”、“捣衣”意象
捣衣诗是闺怨诗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月下捣衣凄凉、哀怨的砧杵之声,是古代诗歌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捣衣诗的原型意象始于汉代班婕妤的《捣素赋》,作者以捣素女自比,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凄怨思念之情。自此之后,“捣衣”常常被用来表现妇女的怀远之思,成为闺怨诗的异名。这篇工于体物的言情小赋直接开创了“捣衣”一类题材的诗歌创作。
南朝刘宋文学家谢惠连有一首著名的《捣衣诗》:“楹长杵声哀,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将“捣衣”提炼为思妇的象征,后世开始广泛运用捣衣意象描绘游子妇、征妇的凄苦与哀怨。如唐代王勃的《秋夜长》:“调砧乱杵思自伤。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李白的名篇《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描写的都是秋风渐起,风寒露重,征妇杵杵的捣衣声道不尽她们的遥遥期盼与刻骨相思。描写游子思妇的还有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杨凝的《秋夜听捣衣》:“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宋代贺铸的《夜捣衣》:“收锦字,下鸳机。净拂床砧夜捣衣。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寒砧声作为思妇情感的形式或象征,被逐渐抽象化、符号化,已经凝固到文学意象的传承中。
迄今为止,《怨歌行》和《捣素赋》是否为班婕妤所作,学者们各执一词。即使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团扇”、“捣衣”等诗歌意象正是借助婕妤的故事,才得以存在发展。人们欣赏的是婕妤的才情与品德,作者的存疑并不足以影响千百年来班婕妤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正因有了班婕妤,这些诗歌意象才具有了更丰富的寓意,才成了中国古典诗歌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意象。
注释:
①汉书·外戚传第六十七下.“至成帝崩,婕妤充奉园陵,薨,因葬园中。”.
参考文献:
[1]班固撰.汉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2]徐陵编,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郭茂倩编.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萧统编,李善注.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5]彭定求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6]唐圭璋编.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7]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998.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