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试论班婕妤及其作品衍生出的诗歌意象

时间:2014-08-27 12:49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张阳 点击:

  摘 要: 班婕妤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女作家,现今流传下来署名班婕妤的作品最具影响力的为《自悼赋》、《怨歌行》及《捣素赋》,后世由这“两赋一诗”衍生出诸多经典的诗歌意象。本文就这三篇作品中的诗歌意象进行探究,论证班婕妤对我国古典诗歌的重大贡献。

  关键词: 班婕妤 长信宫 玉阶 团扇 捣衣

  《汉书·外戚传》记载:班婕妤在“帝(汉成帝刘鹜)初即位选入后宫。始为少使,蛾而大幸,为婕妤”。她才貌出众,汉成帝对其宠爱有加。后来成帝喜新厌旧,班婕妤受到冷落,而此时赵飞燕姐妹诬告班婕妤和许皇后参与了许谒(许皇后的姐姐)的“媚道”事件,班婕妤虽以圣人之言巧妙应对得以脱身,但深感伴君如伴虎的她主动提出退居长信宫侍养太后,从此远离后宫争斗,孤独老去。班婕妤不仅被视为古代妇女言行的典范,还是我国第一位著作确实可考的女文学家,曹植在《画赞·班婕妤》中赞道:“有德有言,实惟婕妤。”《古列女传》载有《班婕妤》一传,《隋书·经籍志》著有《汉成帝班婕妤集》一卷。由班婕妤和她的“两赋一诗”衍生出来的诗歌意象,对中国文学史具有意义非凡的深远影响。

  一、“班婕妤”本身成为“被弃宫女”的代名词

  班婕妤贤而见弃的悲凉命运引得无数后世文人的同情与共鸣,他们根据班婕妤创作了大量诗歌,借以抒发人生际遇中的感慨与不平。唐前以班婕妤为主题的诗歌被收入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在《乐府诗集》一个独立的门类下有直接以“班婕妤”、“(班)婕妤怨”为题的诗歌。

  最早有关班婕妤的诗歌是傅玄的《朝时篇》:“自伤命不遇,良辰永乖别。已而可奈何,譬如纨素裂。孤雌翔故巢,流星光景绝。魂神驰万里,甘心要同穴。”“纨素裂”指的是班婕妤所作的《怨歌行》中的“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甘心要同穴”指班婕妤死后要葬于汉成帝墓旁的遗愿①。傅玄此诗并没有特殊的寓意,而是单纯地就班婕妤的本事进行阐发,高度评价班婕妤对丈夫至死不渝的忠诚。而以宫体诗风描述班婕妤的陆机则撇开班婕妤身上的道德光环,仅仅将班婕妤视为一个美丽忧伤、孤独无助的宫女——“婕妤去辞宠,淹留终不见。寄情在玉阶,托意惟团扇。春苔暗阶除,秋草芜高殿。黄昏履綦绝,愁来空雨面”(陆机《班婕妤》)。陆诗中的“玉阶”、“春苔”、“秋草”等意象,都是套用自班婕妤的《自悼赋》。如“玉阶”出自班赋:“华殿尘兮玉阶菭,中庭栖兮绿草生”一句,为班婕妤感怀春去秋来,萧瑟的秋季偏又逢幕落时分,让人难免产生一种韶华易逝、宠难再的伤感。而陆诗中的“黄昏履綦绝,愁来空雨面”,则直接化用了班赋的“俯视兮丹墀,思君兮履綦。仰视兮云屋,双涕兮横流”,道尽了相思无极的哀伤与凄苦。陆机的《班婕妤》侧重感情的渲染,极力刻画班婕妤作为一个被弃宫女的无助与绝望,让人怜爱之心顿生。

  南北朝时期,关于班婕妤的唱和之作风行一时,最典型的代表是梁元帝萧绎与其臣子之间的《班婕妤》诗歌酬唱。梁元帝萧绎曾作《班婕妤》一诗感叹:“婕妤初选入,含媚向罗帏。何言飞燕宠,青苔生玉墀。谁知同辇爱,遂作裂纨诗。以兹自伤苦,终无长信悲。”在班婕妤哀伤的宫女形象之外,梁元帝看到了她以诗排遣悲苦的诗人性情。唱和之作中孔翁归的“长门与长信,日暮九重空。雷声听隐隐,车响绝珑珑”,以及何思澄的“寂寂长信晚,雀声喧洞房。蜘蛛网高阁,薄藓被长廊”,都是从宫殿等外部环境的寂静烘托班婕妤成为被弃宫女后的寂寞与幽怨。刘孝绰与其妹刘令娴亦有唱和之作,尤其是刘令娴的《和婕妤怨诗》中的“只言争分理,非妒舞腰轻”,不落将婕妤塑造成柔弱无助的弃妇形象这一窠臼,大胆写出班婕妤内心的控诉与反抗,展现婕妤高洁的品格与尊严。

  自唐一代,班婕妤的被弃宫女形象被进一步刻画,例如,诗仙李白的《怨歌行》:“宁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以及“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肠断弦亦绝,悲心夜忡忡”,将班婕妤内心的“恨”、“忧”、“苦”、“悲”等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一个被弃宫女的凄楚形象被刻画得入木三分。王维有《班婕妤三首》,其一:“玉窗萤影度,金殿人声绝。秋夜守罗帷,孤灯耿不灭”。其二:“宫殿生秋草,君王恩幸疏。那堪闻凤吹,门外度金舆”。其三:“怪来妆阁闭,朝下不相迎。总向春园里,花间笑语声”,都是从失宠宫人、寂寞难挨的角度描写班婕妤的。

  唐朝之后,班婕妤的被弃宫女形象逐渐被定格化,诗人大多承袭班婕妤被弃宫女这一哀怨形象进行描写,如宋末元初的张玉孃的《班婕妤》“一自煌捐弃,香足玉阶疏。闻道西宫路,近亦绝莺与”,论文格式以及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班婕妤怨歌》:“扇弃何足道,感妾伤怀抱。对月泪如丝,君恩异旧时”,等等,都是描写班婕妤被弃后的哀怨与惆怅。

  二、由《自悼赋》产生的诗歌意象

  1.长信宫

  如果说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是后世宫怨文学的发端的话,那么《自悼赋》就是宫怨体的滥觞。《自悼赋》中的诗词意象——“长信宫”,逐渐被等同于被弃宫女居住的冷宫,成为宫怨的发源地。因此,后世出现以“长信宫”、“长信宫怨”命名的宫怨诗。如孟迟《长信宫》:“自恨身轻不如燕,春来还绕御帘飞。”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其三》:“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班婕妤移居长信宫,从后宫的脂粉场上悄然隐退。伴着清晨的曙光,打开长信宫的大门,她开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打扫,风中飘来远处昭阳宫里欢乐的喧哗声,而她依旧拖着孤寂的背影单调地洒扫着。

  2.玉阶

  晋代陆机《班婕妤》有“寄情在玉阶,托意唯团扇”,其中“玉阶”即从赋中“华殿尘兮玉阶菭,中庭栖兮绿草生”一句而来。从此,“玉阶”成为宫怨诗最具代表的诗歌意象。如谢朓的《玉阶怨》:“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的题名即受此句启发而来。初唐诗人沈佺期的《长门怨》说:“玉阶闻坠叶,罗幌见飞萤。”亦借此诗歌意象描写冷宫的清幽。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更深刻地描绘出“玉阶”的清冷寒凉。

  此外,赋中的“春苔秋草”、“罗帏”、“玉墀”、“履綦”等都成为宫怨题材的经典诗歌意象。如前边提到的陆机《班婕妤》中的“春苔暗阶除,秋草芜高殿。黄昏履綦绝,愁来空雨面”。陈代诗人阴铿的《班婕妤》中的“花月分窗进,迨草共阶生”,以及何楫《班婕妤》中的“履迹随恩故,阶苔逐恨新”。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秋夜守罗帷,孤灯耿不灭”等都沿用这类诗歌意象。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