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前面讨论紧密相关的是用聚合还是线性合成策略的问题。具有代表性的是所有长的工业化生产的多肽都采用片段缩合。需要说明的是就“安全”方面来说用聚合合成法也是有利的。在所有的化学药品生产中,都有出错或失败的可能性,这就意味着整批次的产品都要废弃。此种情况下,在聚合合成中重新合成一个较短的片段比在线性合成中重新合成一个较长的序列要好些。如前所述,长度多于五个氨基酸的一般可便利进行组合并用传统的方法萃取和沉淀进行分离。不过从实际来看用更小的两个或三个氨基酸的片段更有利。这是由于这样更易通过沉淀或结晶获得纯的片段,这些纯的片段也有利于片段的缩合。第二点是用小的片段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因为可以平行应用相同的生产装置。
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必须避免应用极端反应条件。多肽合成反应需要有毒或者有危险的化学试剂如TFA或者HF等,这些是需要采取防护措施的。片段缩合需要的量大也可能产生问题,因为片段的低溶解度可能因反应器的容量而限制生产规模。
另外需要考虑的是逐级放大过程中大规模反应和分离步骤中的技术的可行性。此类问题如:极端反应条件的应用;大规模合成中用铁质的反应容器使我们不能再观察到容器里面的情况,如颜色的变化或在两相系统中的分层;用固体试剂,如干燥剂(如MgSO4),这要求不用处理和过滤溶剂;沉淀或浓缩的产品不能像从烧瓶中那样轻易的取出;将层析的提纯物的水溶液在减压条件下浓缩可能是很费时间的工作; 还有就是因为在大规模合成中的许多单元操作需要比实验室规模更长的时间,这样一些在小规模合成中还没发生的一些副反应在延长操作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
在逐级放大中会遇到的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合成过程中需分离的中间混合物首选的要求是固态。这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来实现:通过沉淀法或者通过色谱。沉淀,或者小片段的结晶是首选的方法。色谱作为一种常规的技术,在千克级规模需要时间和资源,至少在目前的可用的技术水平来看,这项技术还不可能以线性方式逐级放大。尽管如此,通常还是能获得相当量的纯化,这是其他方法难以做到的,尤其是对于长的片段和难合成的片段,所以色谱还是可以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可选择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Du Vigneaud V,Ressler C,Swan J M,et al.The synthesis of an octapeptid amide with the hormonal activity of oxytocin[J].J Am Chem Soc,1953,75(19):4879-4880.
[2] Lloyd-Williams P,Albericio F,Giralt E.Chemical,Approaches to the Synthesis of Peptides and Proteins[M].CRC Press:Boca Raton and New York,1997.
[3]厉保秋,高继友.多肽药物研究与开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7-68.
[4]于丽君,刘作家,张福中.奥曲肽的液相合成[J].内蒙古人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1):38-40.
[5] Ireland R E.Organic Synthesis[M].Prentice-Hall:NJ,1969.
[6] Bodanszky M.Principles of Peptide Synthesis[M].Springer Verlag:Berlin,1993.
[7] HAN Xiang,WANG De-xin.Recent progress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upling efficiency of “difficult sequences” in peptide synthesis[J].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2007,42(2):111-117.
[8]丁文锋,李振南,韦静,等.胸腺五肽最小保护液相合成工艺的研究[J].中国药师,2007, 10(8):781-783.
[9] Jakubke H D.Peptide Chemie and Biologie,Spektrum Akademischer[M].Verlag:Heidelberg,Berlin,Oxford,1996.
[10] Mihov G,Grebel-Koehler D,Lübbert A,et al.Polyphenylene dendrimers as scaffolds for shape-persistent multiple peptide conjugates[J].Bioconjug Chem,2005,16(2):283-293.
[11] Rich D H,Singh J.In The Peptides:Analysis,Synthesis,Biology[M].Gross E,Meienhofer J,Eds.Academic Press:New York,1979:241-261.
[12] Bogdan Falkiewicz.Comparison of the efficiency of various coupling systems in the acylation of model secondary amines with thymin-1-ylacetic acid[J].Nucleic Acids Symp Ser,1999,42(1):153-154.
[13] Knorr R,Trzeciak A,Bannwarth W,et al.New coupling reagents in peptide chemistry[J].Tetrahedron Lett,1989,30(3):1927-1930.
[14] Bodanszky M.In The Peptides:Analysis,Synthesis,Biology[M].Gross E, Meienhofer J,Eds.Academic Press:New York,1979:105-196.
[15] Fuller D W,Cohen M P,Shabankareh M,et al.Urethane-Protected Amino Acid N-Carboxy Anhydrides and Their Use in Peptide Synthesis[J].J Am Chem Soc,1990,112(18):7414-7416.
[16] Fuller W D,Goodman M,Naider F R,et al.Urethane-protected alpha-amino acid N-carboxyanhydrides and peptide synthesis[J].Biopolymers Pept Sci,1996,40(2):183-205.
[17] Meienhofer J.In The Peptides:Analysis,Synthesis,Biology[M].Gross E, Meienhofer J, Eds.Academic Press:New York,1979:197-239.
[18] LI Peng,XU Jie-Cheng.Studies of Novel and Highly Efficient Peptide Coupling Reagents[J].Journal of the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04, 21(1):125-134.
[19] Konig W,Geiger R,Chem Ber.A new method for synthesis of peptides: activation of the carboxyl group with dicyclohexylcarbodiimide using 1-hydroxybenzotriazoles as additives[J].Chem Ber,1970,103(3):788-798.
[20] So-Yeop Han,Young-Ah Kim.Recent development of peptide coupling reagents in organic synthesis[J].Tetrahedron,2004,60(11):2447-2467.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