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歌队在布莱希特剧作中的回归与超越(2)

时间:2014-08-22 11:19 来源:发表吧 作者:孙迪 点击:

  (二)歌队组织情节,转换时空的作用凸显

  在戏剧结构上,布莱希特的“叙事体戏剧”理论主要强调了“穿插式”结构。这在亚里士多德的戏剧理论中则被认为是最劣的。而“他在《马哈哥尼城的兴衰》一剧的注解中指出,应该用‘叙述’代替‘情节’,每一场戏都应该‘自成一体’,而不是成为‘完整情节中的一个部分’;戏剧动作应该‘断断续续地’向前推进,‘而不是一场接一场地渐进’”。那如何做到每一场戏都“自成一体”而又不失为一出完整的戏剧呢?

  我们不妨来看一些典型例子。在《高加索灰澜记》中歌手的叙述穿插在戏中戏两条线索的重要场面中间,在第二幕“逃奔北山”中,格鲁雪在铁甲兵的追赶下,带着孩子逃往远在北山的哥哥家。在格鲁雪打昏搜寻孩子的伍长逃奔出去之后,歌手唱道:

  她逃过了铁甲兵以后,/走了二十二天的路程,/到了阳加道冰川的脚下,/格鲁雪·瓦赫纳采决定把孩子认作儿子。

  接下来的场面是格鲁雪在溪边给孩子洗礼,并决心不再与孩子分开。在格鲁雪抱着孩子走过冰川桥之前,歌手预先唱道:

  格鲁雪·瓦赫纳采,一路被铁甲兵追赶,/来到了通向东山坡村庄的冰川桥头,/她唱起破桥歌,冒了两条性命的危险。

  这两首歌不仅对已发生的事件做出概括,又预告了即将发生的事件,还交代了场面地点和时间的变化,剧中场面的衔接以及时空转换的可能性恰恰得益于歌手的叙述成分。在此处,歌手承担着全知叙述者的作用,运用歌曲对剧中事件做出叙述,并将戏剧动作贯穿起来,起到了将每一场“自成一体”的情节联系起来并“断断续续地”向前推进的效果。

  布莱希特反对缜密的戏剧性结构,而是运用歌队的叙述成份建构整个叙事剧布局和结构方式的核心,在统一目标下随意组合和创造。用被动打松戏剧结构或用叙述夹带理性成分的方法,阻止感情的认同。于是,歌队形式的介入使得歌队作用又得到了新的发展,这种发展体现了布莱希特已经从倚重表演打动观众的立场转移到哲理性思考上来,这也正是叙事剧结构的关键之处。

  (三)与神灵相通的族群到人与人沟通的媒介

  尼采在论及酒神颂对悲剧的根源性意义时曾精辟地指出:“在酒神的魔力之下,不但人与人重新团结了,而且疏远、敌对、被奴役的大自然也重新庆祝她同她的浪子人类和解的节日。”其形式就是“以契合生命节奏的音乐,以相对于日常生活语言更丰富、真实的诗体语言为媒介,传达酒神的精神,这来自不同于现实二元对立的逻辑世界的天籁之音。”对人生充满强烈悲剧意识的希腊人,将歌队作为他们赖以获取全新生命的门户。可以想象,古希腊人沉浸在舞台展示的另一个不同于往日生活的世界时,现实世界的苦难在他们眼中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而在叙事体戏剧中,歌队作为人与人沟通的媒介,一方面,歌队变形为戏中戏、歌谣、叙述人、历史性对应等间离技巧,在戏剧行动进程中造成停顿和滞留,起着重要的节律作用,给予观众以前瞻后顾的机会;另一方面,歌队不再单纯的行使沟通、言和的使命,而是变为理想的观众,见证戏剧情节的创生,保持着对事态的全知和亲身参与,在歌唱和吟诵中向剧中人物和台下观众透露一些隐情,不避对玄妙世界的未知,充当着启发者,同时自身也被启发着,渐进的渗透出理性力量。

  从与神灵相通的族群到人与人沟通的媒介,歌队较之于古希腊时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它的庄严感、神敏感以及它的神圣意义虽然大为衰减,但却以它的冷静观察插入痛苦中间,利用它入乎情节之中, 又出乎情节之外的双重作用,“脱离情节的狭隘范围,表现过去和未来的、遥远时代的和民族的、以致整个人类的事情,得出生活的伟大结论,说出智慧的教诲。”同时,又把在情感狂澜中失去的自由还给观众,让观众在感情过滤之后得以产生积极的理性活动。不得不说,从远古走来的歌队,经过几千年的起浮也未失其华彩。

  三、歌队之于布莱希特剧作的价值

  从古希腊到20世纪,从自身形制身份的改变到增添了新的功能,再到其本质内涵的转变,我们看到,布莱希特对于歌队的运用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他吸收了歌队的美学特质,使观众突破传统戏剧表面的真实,通过演员投入或跳出的表演来理解剧情背后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并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与反思。以新面貌出现的歌队,是实现布莱希特企图解放观众的主体性和理智,加强戏剧对于人生探测力度和深度的有力载体。

  事实上,歌队以分散而具体的角色身份汇入戏剧流程,把舞台上完整的摹仿生活真实的场景有意割断,把现实的内容与以往的历史或未来的前景交叉拼贴起来,从而在舞台中形成多个层面迭架,同时又作为衔接戏剧情节、转换时空的工具出现,其最终目的是在同化与流离的平衡中寻得“真实”。这里的“真”不是细节的真实,而是对于整体真实的关注。正如布莱希特所说:“真正的真实不是一味去刻画现实的物质形式的纹理;它也许提供了破碎的现实,但这种现实之下奔流的是鲜活的本质之真。”

  歌队的运用,更加突出了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的相互关系,使观众得以对社会和人生做出多方位的审视。它所传达的远远超出了古希腊时期的歌队,人类、民族、人、人的诸方面和诸种情态等,都在布莱希特剧作中获得生命感和蕴蓄感,充分体现了布莱希特剧作在情感成分与理性思考上达到了完美结合。

  四、结语

  歌队跟随戏剧从远古走来,历经两千余年依然生机勃勃魅力不减,在布莱希特剧作中,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外在结构上的存在,更变为一种完整的戏剧创作理念和方式。当戏剧艺术以观念各异、多元整合的态势再出发,带着对经典的颠覆亵渎,面对着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与人类自身价值的重估,歌队又将以怎样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这无疑是一个有待于戏剧艺术家们进一步探索开掘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2]汪义群.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作品选(四)[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3]刘彦君.东西方戏剧进程[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4]吴卫民.戏剧撷英录——戏剧学硕士优秀论文集②[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5]安怡.歌队:精神性布景——歌队在当代戏剧中的回归与超越[J].戏剧,2000(02).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