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现实与“现实感”

时间:2014-08-22 10:34 来源:发表吧 作者:林婷 点击:

  摘 要:本文从当下现实经验与文本本身的“现实感”的关系出发,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余华的近作《第七天》做一些浅要的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余华;第七天;现实;现实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1-0008-01

  余华的《第七天》上市已有一年,沸沸扬扬的各方争论也趋于平静。重新审视和评价这部作品,笔者还是有些话要说。

  小说名为《第七天》,取自《圣经》中上帝造物的神话。七天七个章节(大概也对应了中国传统的“头七”之说),通过一个游魂(杨飞)的七天见闻串起了一系列的社会热点事件,卖肾、强拆、袭警、车祸、爆炸、维稳、食品危机、冤假错案、刑讯逼供、事故瞒报等等,讲述了杨飞、鼠妹、李月珍、谭家鑫、张刚等底层人的“中国故事”。读罢,不免震撼与感动,但也深深的感受到个人在强大现实面前的无力与孤独。包括余华自己,面对纷繁芜杂、泥沙俱下的时代与现实,也不得不承认“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①。

  他在《第七天》中引用了大量的新闻事件做素材,旨在呈现一个直观的、全景式的中国现实。当然也因此被人诟病是“新闻串串烧”。暂且不谈这个结论是否有些武断且戏谑的成分,笔者也确实感觉到余华那种酣畅淋漓、汪洋恣肆的气势不见了,我很难在文本中获得一种“现实感”。“就词与现实的关系而言,媒体语言与现实最为贴近的报道语言,它所讲述的全是真的发生过的事儿。但这种语言对现实的界定实际上是个幻觉。因为现实和现实感从来不是同一回事”②。欧阳江河先生在论述现实和“现实感”的问题上谈到了一个核心的问题——叙述语言。在《第七天》中,全书最为重要的开头,第一段还能让读者迅速进入语境,随后几段文字却变得疙疙瘩瘩,失去了统一和流畅的语调。

  第二段连续使用了五个“轰然声”显得有些重复和累赘;

  第三段,“我小心翼翼走了一段路程,一个像是站牌的东西挡住了我,仿佛是从地里突然生长出来”在句式上明显是不完整的,最后面应该加上“的”字语义和语调才完整。

  第七页至第九页,“沙发区域”、“贵宾区域”、“普通区域”、“贵宾候烧区域”、“普通候烧区域”、“沙发那边的区域”——诸如此类,连用九次之多,这样的叙述语言实在有些刻板。

  第十三页,“我想起早晨行走在浓雾里连串的车祸声响和此后看到的一片狼藉景象”,“一片狼藉”不就是一种“景象”吗?

  第十七页,“他的女友呜呜地哭上了,说以后再也不和他睡觉了,说和他睡觉比看恐怖电影还要恐怖”,这个比喻不贴切不说,还显得颇为滑稽。

  这样的例子还有一些,直到写到“第三天”,讲述“我”(杨飞)和养父(杨金彪)之间的父子之情,语感才慢慢恢复。之后,当叙述视角再一次切换时,语感又差了起来,叙述话语的重复与单一时有发生,比如“我听到活生生的声音此起彼伏,犹如波动之水”,“那些声音顷刻爆炸了,如同沸腾之水”,“我的身体摇摇晃晃坐在那里,像是超重的货船坐在波动的水面上”。或许是缺乏疏离和超拔的能力,又或者“以死写生”的这种手法使得叙述视角在阴界和阳界间频繁切换,造成了语言上的阻拒与叙述上的“无力”。余华本人也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做出了解释:“这是一个从死者的角度来叙述的故事,语言应该是节制和冷淡的,不能用活人那种生机勃勃的语气。”应该说,这种改变能看出余华在努力寻求写作上的突破,但放弃自己最擅长的语言方式,同样也是一种冒险。如此看来,我们是否可以把“现实感”的缺失归咎于叙述语言呢?似乎远不仅如此。

  《第七天》中写的最为成功的,笔者认为,是“第三天”。这一章写父子情,二十多岁的杨金彪收养了火车上生下来的孩子杨飞。在抚养这个孩子的过程中,经历了女友们的纷纷离去,经历了从拾得到抛弃到再拾回的内心挣扎,经历了亲人的不理解与不接受,也同样经历了李月珍夫妇和工友们的热心帮助。整个叙事并不是惯常的煽情,而是叙事的节制产生了一种情感的冲击力。我被打动了,并由此想到了余华的另一部作品——《许三观卖血记》。从最初的 “零度叙事”转向“悲情叙事”,余华的小说创作经过了明显的转变。不可否认,他是位成熟的作家,似乎很懂读者,我甚至猜测他可以想象到读者读至某处的反应。换言之,他在叙述的过程中把握了人心,达到了人的“灵魂深处”。因此,杨氏父子之间的脉脉温情在《第七天》的诸多故事中,最为动人。

  然而,“好景不长”,相对于夹杂在中间的亲情叙事而言,第二章与第四章讲述的爱情就显得虚假和夸张。先是讲述了“我”和妻子李青的爱情,用时兴些的说法,便是“屌丝逆袭”,姑且不论“我”和“白富美”李青之间发生爱情的现实可能性,单就这个情节的安排并且花了如此大的篇幅来讲述就值得质疑。难道仅仅为了后面“高官情妇自杀”这个情节做个铺垫么?二是鼠妹和伍超的爱情。鼠妹自杀是因为一个关于山寨iphone的误会,伍超回了老家没有接到鼠妹的电话,然后她就自杀了,后来伍超就去卖肾为了赎罪。鼠妹这个误会的细节是否过于简单了些?无论是李青嫁给杨飞,还是鼠妹和伍超的这个小误会,事件的背后一定有着丰富而复杂的人性幽微,很显然,《第七天》并没有深入挖掘这些事件背后的复杂性和可阐释性。包括书中这些人物的死亡,杨飞和谭老板一家是餐馆爆炸死的,李青是割腕死的,鼠妹是跳楼死的,伍超是卖肾死的,李月珍是被车撞死的,杨金彪是病死的,小敏的父母是强拆时被倒塌的楼房砸死的……余华为每个人的死亡设定了一个合乎逻辑的原因,却没有对死亡的真正原因进行阐释。很可惜,他只不过触及了死亡的表面,只不过刚刚到达宽广和深厚的精神世界的入口罢了。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