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研究的对象是香港八九十年代的殖民戏剧。之所以选择这一时期的香港戏剧作为研究对象,是由香港特殊的社会环境、戏剧自身的发展及其本土剧作家的突然涌现所决定的。香港戏剧由于所处殖民背景,和独特的社会风貌,使其走上了一条不同于中国大陆戏剧的道路。长期处于英国人的统治之下,在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已经逐渐适应了英式体制,然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在不断地受着中国大陆的影响,香港人一直处于夹缝之中,过着被双殖民的生活。正是这种特殊性让香港戏剧在八十年代初期崛起,涌起了一股“本土潮流”,并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的戏剧画卷。
关键词:八九十年代;殖民戏剧;本土意识;九七情结剧
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8-0069-02香港作为英属殖民地,它的地位是相当特殊的。而香港戏剧的崛起和发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与它身处在这样一个独特的环境中是极其相关的。香港评论家认为,八十年代香港话剧腾飞,是由于“九七回归”的触发。他们一时不知前路去向,一种强烈的无归属感即刻席卷香港。
关于香港本土意识的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种本土意识的萌发起源于六七十年代。社会学家刘兆佳认为:“直至六十年代,当来自中国的移民放弃了返回社会主义祖国的念头,而他们的后代又难以在香港以外找到家园之后,香港才开始建立一个稳定的华人社会。显然,香港华人身份认同启端于六十年代。”①林克欢先生也在著作中提到:“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激荡变化与因缘际会,一种家园意识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悄然萌生。”②英国人将香港作为殖民地,持有一种“借来”的思想,而大陆人民自殖民后,对香港了解甚少,便认为香港是文化沙漠,开不出艺术之花。
卢伟力认为:“1974~1981年,香港管弦乐团、香港中乐团、香港话剧团、香港芭蕾舞团、城市当代舞蹈团、中英剧团、香港舞蹈团的成立,当成香港本土主义的第一浪,因此他将香港戏剧本土身份的确立定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③方梓勋在《近二十年香港话剧的发展(1977-1997)》一文中也指出,“具有本土意识的戏剧——包括剧本和创作——在八十年代得以抬头。”④的确如此,香港戏剧在七十年代中后期,才有了足够的资金、空间、政府支持得以发展,而香港话剧团1977年的成立,便是香港戏剧走上专业与合法的标志。
香港是一片开放的土地,各种思想都可并存,时而会碰撞、影响,但没有谁代替谁,谁主导谁之说,这种戏剧环境正是由于香港特殊的殖民地位所决定的,香港话剧的魅力正在于它的包容性与多样的。令人大为欣喜的是,在“九七情结”、“本土意识”充斥着整个香港的时候,戏剧工作者也为此纷纷执笔,戏剧没有成为政治与社会的代言。如方梓勋先生说的那样,他既遵循着话剧自身改变的需要,也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所谓“九七情结剧”是描述的香港人民在九七回归前,这一段特殊时期的生活状态与内心变化,这些“意识”也好“主义”也罢,其本身都是一个概念,因为与人发生了联系,才具有了情感上的意义。而剧作家更是以情感体验为先进行戏剧创作,这批九七剧作至今仍被评论家在研究,香港剧团也在上演。没有像我们抗战胜利后的那些剧作一样,宣扬新中国的幸福生活,提倡劳动的美德等,今天已无人问津了。
长期以来香港特殊的殖民地身份,我们几乎没有什么途径可以观看到香港本地的戏剧演出。因此,对于香港戏剧的评论绝大多数依然集中在香港本地。香港的评论界可以说是十分活跃及具时效性,演出结束,次日就会在各个报刊(《文汇报》、《大公报》、《明报》)看到关于戏剧演出的评论。
大陆对于香港话剧的关注,是近十年左右。而这些评论者有的以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去框定香港戏剧,将分析中国话剧的先有思路套上去;有的则是人云亦云。譬如,关于香港“九七情结剧”的评价,香港的评论家将八十年代初到九七之前的这些本土剧作,给了一个定义“九七情结剧”,这仅仅是一个笼统的概括,并不代表着这批剧作都在诠释“九七回归”这一概念。
其中,南京大学的洪宏教授就曾以一篇名为《论香港“九七”社会写实性戏剧创作》的文章来给予评价。他将香港“九七剧”归结为“社会写实性”这一题目就有偏颇,香港剧作风格迥异,受西方现代派影响颇深,有些剧作甚至融合了两种戏剧风格,不像我们内地对于现实主义极度崇拜,所以,不能够给予“九七剧”一个笼统的风格定位,要对于不同作品作不同评价。他在开篇这样写道:“香港‘九七’写实性戏剧,是指在‘九七情结’刺激下香港崛起的一批本土戏剧创作,这些剧作大多侧重以写实手法反映面临‘九七’回归的香港的历史与现实,是1980年代以来香港话剧发展的重要一脉,它既是对70年代香港校园戏剧写实精神的继承与延续,更是‘九七’情结直接刺激下的戏剧产物。”⑤香港戏剧在八十年代崛起,更重要及迫切的原因,在于香港民众内心的焦虑和惶恐无法得到释放,旧有的戏剧样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需求了。也是方梓勋教授所说:“话剧要遵循其内部规律。”
综观国内戏剧界,两位老一代的戏剧家可以称为是香港话剧的真正研究者。一位是田本相先生,另一位是林克欢先生。他们都曾长期驻扎香港,或频繁往来京港两地,对于香港话剧是十分熟知。难得的是他们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并有许多机会与本地剧作家和评论家交流。这些都是两位先生研究香港戏剧的绝大优势,也奠定了他们之后对香港戏剧研究作长篇论著的基础。田先生以历史的研究为主,主要是对香港话剧史的论述颇多。但是其中的观点不免有些偏向阶级和社会分析,针对戏剧艺术本身的研究却极少。而林先生则以戏剧演出为主要研究方向,综合社会形势、政治话语、演出团体、舞美、导演、演员、剧作家等等,是一种综合的论述。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