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浅论史学与儒家传统文化(2)

时间:2014-08-18 13:53 来源:发表吧 作者:宋伟华 点击:

  儒学是史论家立场的根基,同时,史学也是研究儒学的方法。梁启超认为,儒家哲学的研究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三种:问题研究法、时代研究法和宗派研究法。无论研究东方哲学,还是研治西方哲学都离不开这三种方法。所谓时代研究法和宗派研究法,都是专注于各时代学说的形成、发展、变迁及其流别——即学术思想史之范畴。梁启超《治国学的两条大路》说:“文献的学问,应该用客观的科学方法去研究。”儒学同样依文献而存,同样要用历史科学的方法研究。

  3 梁启超“新史学”与明清之际史学演进的相似性

  梁启超的“新史学”,产生在风雨飘摇、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清末民初。细味其旨,似乎和另一个文化领域受到震荡、冲击的时代——明清之际的史学讨论,颇有暗合之处。

  晚清与晚明的相似性和文化上的承接性,在周作人之后的研究者眼中,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论断。对于史学与儒家文化的关系,顾炎武曾明确指出:“引古筹今,亦吾儒经世之用”。这个论断可以看做明清代变之际史家儒者的一种共识。明中叶以后,随着社会矛盾的加深,知识界兴起一股代表封建统治阶级中改良主义思潮的“经世实用”思潮。作为与显示政治生活关系特别密切的一个领域,史学界尤其强调这种“经世”作用,并致力于探索具体的经济、政治、军事问题。从明代陈仁锡的《皇明世法录》、范景文的《昭代武功编》开始,史学家着力于典制、兵略等实用性学问。当时一些颇有责任感的史学家如王鳌、郑晓、郎瑛,尤其是王世贞、焦宏等,大声疾呼,要求加强史学的严肃性和客观性。入清以后,浙东史学为代表的一代史家注意探讨明末军政举措之利弊得失。凡此种种,都与前述梁氏史学服务当代政治实践的“有用”性取向相似。

  明亡清兴,民主思想开始在史学界萌生。黄宗羲《弘光实录钞》感慨“帝之不道,虽竖子小夫亦计日而知其亡也”4,批判的矛头直指专制君主。这是一种比较进步、也比较接近事实的历史观,它直接启迪了梁启超的思想。《新史学》说:“统也者,在国非在君也,在众人非在一人也。舍国而求诸君,舍众人而求诸一人,必无统之可言,更无正之可言”。这正是对顾、黄诸人的直接继承。无独有偶,梁启超认为:“欲知历史真相,决不能单看台面上几个大人物几桩大事件便算完结,重要的看见全个社会的活动变化”。这种关注人群的史学观与顾炎武、黄宗羲的思想颇相冥合。

  儒家学说的思想结构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血缘宗法制为核心,讲究伦理纲常,要求实行仁政,以民为本。其然而其中已有闪耀着民主光芒的思想火花迸现,比如《孟子》中“诛一夫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论断,一经与西方启蒙、民主思想相印证,立即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所以能在梁启超这里与西方启蒙思想汇合,孕育出“新史学”来。

  进入21世纪以后,一大批论文从影响研究、关系研究的角度入手,考镜源流,穷追“新史学”之思想渊源,廓清其文化史背景。这类文章中,较早的尚小明《论浮田和民〈史学通论〉与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关系》一文,沿循夏晓虹等人忻向日本的思路,而近来宋学勤《梁启超与马克·布洛赫“新史学”思想比较研究》等文章则承接新世纪之初张越《五四时期的中西史学交融》的思路,向欧美寻的。张艳玲《美国“新史学”的先声》更进一步讨论到梁氏“新史学”反过来影响和滋养欧美史学界的问题。此外,江湄《“新史学”之“新”义——梁启超“人群进化之因果”论中的儒、佛思想因素》向传统文化中挖掘梁氏的潜在语境,虽无甚高论,亦可备一格。这些研究都敏锐地指出了梁启超“新史学”与各路思潮的若干渊源。然而也应看到,作为梁启超思想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新史学”与梁启超最根本的思想基础——今文派儒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脉联系。

  总之,梁启超“新史学”与儒家传统文化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它与梁氏儒学息息相通,是儒家学说中经世、民主一面的产物。

  参考文献

  [1]周予同.五十年来中国之新史学[M]∥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本) .朱维铮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2]梁启超.新史学[M]∥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长沙:岳麓书社, 1998: 241-276.

  [3]梁启超.研究历史的几个重要问题[M]∥饮冰室合集(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 1998.

  [4]徐中舒.我的思想检查[N].人民川大, 65: 4, 1952-07-14.

  [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年谱及其做法[M]∥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10.

  [6]丁文江.梁启超年谱长编[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30.

  [7]梁启超.研究历史的几个重要问题[M]∥饮冰室合集(三十八).北京:中华书局, 1998: 24.

  [8]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06.

  [9]梁启超.治国学的两条大路[M]∥饮冰室合集(三十九).北京:中华书局, 1998:110.

  [10]顾炎武.与人书八[M]∥亭林文集.民国17年石印.卷四.

  [11]黄宗羲.甲申传信录[M]. 中国历史研究社编.上海:上海书店,1982:45.

  [12]梁启超.新史学[M]∥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长沙:岳麓书社, 1998:21.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