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边缘人群的生活和生存状态是当今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诸多书写边缘人群的小说以底层叙事的模式大量涌现。以中篇小说见长的河南女作家傅爱毛的小说,大多探讨社会边缘人群在狭小而具有隐喻性的生活空间中的生存困境、心灵突变和人生百态,并试图探讨人文关怀和爱对边缘人群的抚慰或拯救。本文以被改变成电影文学剧本的中篇小说,来分析傅爱毛小说中的隐喻空间、边缘人物和底层叙事,并以期探寻小说文本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的可行性因素。
关键词:傅爱毛小说隐喻空间边缘人物底层叙事
边缘人群的生活和生存状态是当今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诸多书写边缘人群的小说以底层叙事的模式大量涌现。这些小说剖析了社会边缘人群异样的人生际遇和严酷的生存状态。以中篇小说见长的河南女作家傅爱毛,她的小说大多在探讨社会边缘人群在狭小而具有隐喻性的生活空间中的生存困境、心灵突变和人生百态,并试图探讨人文关怀和爱对边缘人群的抚慰或拯救。本文以被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的三部中篇小说《长在眼睛里的翅膀》《天堂门》《嫁死》为例,来分析傅爱毛小说中的隐喻空间、边缘人物和底层叙事,并以期探寻小说文本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的可行性因素。
一、隐喻空间:人生无法逃离的生存困境
傅爱毛的小说没有宏阔的社会背景,也没有细腻的自然环境描写,她的小说只是简洁地写出人物的活动场所,小说空间和人物的生存场域总体上说是边缘化的。小说的社会背景和自然描写看似缺失,其实并不虚无,而是如同一张无形的巨网,笼罩着那些生活在边缘化角落里的人。傅爱毛的小说空间总是陌生化、边缘化并与世隔绝的。这种小说空间不是传统小说中所描述的城市或乡村,在这种空间中既没有真正的城市繁华喧嚣,也没有纯粹的乡村宁静自然,而是城市里被人遗忘了的边缘角落或乡村中生存的恶水穷山,通过这些边缘角落构筑出了人物命运的大舞台和生死场。
被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的中篇小说《长在眼睛里的翅膀》中的杨大手生活在某个城市的街角和胡同里,他收养的二毛也是从遥远的河南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小说里的城市并没有具体的描写和象征,城市空间成了一个微观的隐喻空间和空洞的能指符号。
当胡同里的人知道二毛患有艾滋病时,各种歧视和伤害便接踵而至,杨大手只能寻找另一个能接纳他们的生存空间。“人们路过他和孩子呆的地方都远远地绕着,他和孩子孤零零地呆在那一片空地上,除了承受人们恶意地投掷而来的碎砖烂瓦,连一分钱也别想赚到了。于是,他只好带了孩子离开,辗转到城市西北角的一条更深的胡同里落下了脚。”①杨大手只不过从一条胡同挪到另一条更深的胡同里,这是为了求生的一次空间“转场”。胡同成了人物生存的一种有形的隐喻。小说营造和叙写的这种空间,如柏拉图式的“洞穴”寓言②,生活在胡同深处的杨大手和二毛如同被囚禁的犯人一般。胡同如同洞穴一样,成为人异化存在的一种生存空间。杨大手是唯一一个能带孩子逃离“洞穴”的人,洞穴外面的上海在孩子心目中是唯一能治好艾滋病并拯救他的天堂,而孩子却死在了飞往上海的飞机上。其实上海也是一种“洞穴”式的幻境,事实上,上海以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目前根本无法治愈艾滋病。去上海医病是孩子的一种彼岸追求,尽管彼岸是一种虚无。因此,重要的不是抵达彼岸,而是追求本身,即便是生命陨落在追求的路上。
傅爱毛另一部被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的中篇小说《天堂门》里的端木玉,生活在现实和网络两个不同的空间里。这种不同的场域既是人物掩饰身份的场所,也是造成其异化生存的庇护之地。她所工作的殡仪馆的尸体化妆间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而是如同在天堂和地狱间自由出入的一个闸口或者一道门。这也是小说主题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隐喻空间。
在殡仪馆的遗体化妆间里,她的身份就是端木玉,这个狭小而孤寂的空间成了她安身立命的唯一场所。尽管在这里没有几个人认识她,那些已经逝去的冰冷面孔更不会看她一眼,但是这个空间却成了她身份认同和获得成就感的唯一场所。在人世间的广阔天地里,包括她曾经温暖的家庭,都无法认可她的身份和职业。她是一个被看似温暖的社会所抛弃了的人,因此,只有这样一个真实存在的狭小的冰冷空间无怨无悔地接纳了她,让她更加感知和理解到了人情冷暖和生死忧伤。
作为虚拟空间的网络世界是端木玉工作之余寻求人间温暖的一个陌生化场所。她的情感依托这个虚拟空间而存在,包括她的爱情和亲情。她在这个虚拟空间里寻找原本存在于人世间的幸福和快乐。作为虚拟空间的网络世界接纳了她,使她获得了一份所谓的虚拟爱情。尽管这种爱情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足以安慰她那孤寂而受伤的心灵。
小说结尾接纳端木玉作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活人的空间,是小巷子里瘸哑扎纸人的出租屋。这个狭小的租借的空间成了他们相识、相爱和生命延续的唯一空间,也是她得到人生幸福和快乐的唯一场所。这是一处在城市边缘和角落里而又不被城里人所重视的空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贫民窟,但只有这里才是端木玉最好的归宿。这种归宿既可以安置她那并不美丽的容颜和已经逝去青春的身体,也可以安放她那在孤寂中需要着陆的灵魂。
在已经被拍摄成电影《米香》的中篇小说《嫁死》里,主人公米香的空间位移是从四川山寨到豫西瓦房沟,最后又回到她那熟悉又陌生的家乡。米香是一个被丈夫抛弃了的女人,她从四川山寨千里迢迢来到豫西瓦房沟就是为了“嫁死”而获得煤矿的赔偿金。最后,她一无所获地回到故乡,则有深深的隐喻意味。二次回归故乡也许是她人生的正道,尽管这种回归异常耻辱和艰难。这是她经历了生死别离、痛定思痛后无奈的选择和最后的归宿,也是她人性中美和善的回归和彰显。
对于小说里的王驼子而言,他的生存空间就是“洞穴”式的煤矿和米香给他的那个温暖的家。这种残酷与温馨、生与死的对抗空间,成了王驼子唯一的生存希望。最终,王驼子没有走出洞穴一样黑暗深邃的矿井,他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井下。
傅爱毛小说中的人物似乎总生存在“天堂”、人间和“地狱”这种或显或隐的边缘和夹缝地带,这种空间存在往往是以家园的失落为前提的,人们都是一群生活在社会边缘的无根飘零的人。强烈的家园意识使他们总想回到难以回归的故乡。正如尼采所说的德国人那样:“战战兢兢地四处寻找一位向导,由后来者把他带到早就失落了的故乡,因为他几乎再也不认识回归故乡的路径了——那么,他能做的只是倾听狄奥尼索斯之鸟的充满喜悦的迷人叫声,这鸟正在他头上晃悠,愿为他指点返回故乡的道路。”③无疾而终的荒诞历程、空间转换和家园回归意识,其实都无法安置他们流浪的心。所以,傅爱毛的小说空间中强烈的象征与隐喻意味,表现出人们无法逃离的生存困境。
二、边缘人物:生死牵绊下的身份转换、内心挣扎与人性拷问
傅爱毛小说中的人物由于身体疾病、残疾或先天性缺陷,遭受到人间歧视和精神孤寂。他们是边缘人、局外人和零余者。他们在身份丧失和转换中进行艰难的肉体挣扎与心理抗争,以期最终获得身份回归和他者认同。他们以卑微的行动来追寻和证明普通人的生存价值和人生尊严。这种内心抗争凸显出人伦伦理失序与罪恶笼罩下的人性拷问。
傅爱毛小说里的主人公多以残疾或缺陷的面目生存在人世间。他们是一些有先天缺陷或后天残疾和患病的人,他们或是因为丑陋的容颜,或是因为残疾病痛的身体遭到社会的鄙夷。这种身体缺陷造成了身份和地位的丧失。这种身份迷失绝对不是自我的放逐或有意迷失,而是社会境遇对个人生理和心理造成的一种伤害。正如萨特所说的,“他人即地狱”。
《长在眼睛里的翅膀》里的扬大手是一个没有腿脚的残疾人,是用手在大地上行走的修鞋人,捡来的孙子二毛则是一个艾滋病患者。“他已经习惯了被人喝骂,被人斥责,被人欺辱。”④杨大手如同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那些“被人侮辱与被损害的”人。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