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色彩在古代文论范畴中有较长的使用历史,其由起初笼统的重“五色”到后来具体化为“清”“丽”等个体范畴,除了负载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之外,更多的是赋予这些色彩范畴以人文之内涵,从而酝酿文思、锤炼技巧、寄托情志。本文以“清”“丽”为例来窥探色彩范畴在古代文论范畴体系建构中的历程。
关键词:色彩清丽范畴
“色也者,所以助文之光采,而与声相辅而行者也。”故古人认为“辞乃色泽耳!”{1}这里的“色”既指练字造句的文辞藻采,也指由这种文辞所形成的作品情状。古人认为作文需是:“一字有一字之尺度分量,且兼有一字之性情色貌。尺度分量者,广狭轻重之谓;至其色有枯润,貌有庄谐,与其性情之有刚柔静躁,皆须一一熟察之。”{2}设色被文论家们指作为文之必行,同时古人仍然要求用色须有节制,不使放纵,既要求设色,又须使其依于“质”。所谓“体质而色华”,而又能节之以“雅”,守“中”而不过,才是所谓“色正”。如刘勰《物色》:“凡表五色,贵在时见,若青黄屡出,则繁而不珍。”{3}即指出为文之色应是需要时才用,不能滥用。经过梳理比照,笔者发现,在文论范畴中,很多色彩范畴的内涵在朝代更迭中发生了转变,其原初的物色之意逐渐褪去,而其负载的人文内涵却逐渐丰富,这也正体现了中国古人“取法自然”的观念。本文仅以“清”“丽”为例,浅析这些色彩范畴所经历的人文变革。
一、清——从心境到文境的纯净澄明
清本义为水清,水因清澈而纯净透明,与“浊”相对。《说文解字》释为:“清,也。澄水之貌。从水,青声。”{4}在先秦两汉的诗文中,清已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诗经》《孟子》等中皆有所用,且其意义也已被引申为纯净、纯洁。而在美学上有深远影响的意义还是《老子》中所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清净为天下正”{5}。这是清形而上的本源性意义,具有玄学的意味。在魏晋品评人物风气盛行之际,清多指人的品行、胸襟和趣味,如当时常用的人物品鉴概念有“清通”“清直”“清伦”“清才”“清远”“清婉”“清疏”“清畅”等,这些概念一般用于指人由内在禀赋所决定的外在风度,其中也不乏传统道德评判意味。而直到陆机的《文赋》出现,才真正将清作为文学审美范畴来使用,如其“清壮”“清丽”“清虚”“清汜”等从不同的方面对文体、辞意、用词等进行了审美性的评说。因此,清之含义从源初的水、声、气之清浊而逐渐溢出,涵盖了从物质到精神的指向,抽象为不浊、不乱、不杂等意义,并且包含了审美的、道德的因素在其中。在清的众多延展概念中,经过整理,笔者认为具有以下三个层面的内涵:
1.文辞之清——明晰省净。清之内涵首先应是针对诗歌语言来说的,这是由清的本义——水清引申而来的,指文辞要简洁简要,明晰省净,如“清浅”“清捷”“清省”“清通”等。刘勰论诗即主张要删繁去滥,以纠正时风,如在《文心雕龙·熔裁》中评价陆氏兄弟为:“至如士衡才优,而缀辞尤繁;士龙思劣,而雅好清省。”{6}他对陆机的“缀辞”有所批评,又在《才略》篇中称赞陆云:“布彩鲜净,敏于短篇。”{7}这种“清省”“鲜净”即是指文辞的明晰简洁,不繁复冗杂。《诗品》评陶潜诗:“文体省净,殆无长语”,杜甫评张九龄诗:“诗罢地有余,篇终语省净”等皆是对于诗歌语言的简洁省净而言的。
笔者认为文辞的省净简要是有不同层面的。一个层面是指行文不冗沉,力避刘勰所谓的“缀辞尤繁”。晋代士风侈谈明理玄言,因此行文即以辞尚简约,遂形成了崇尚简约的风气和“雅好清省”的审美风尚。陆云就曾评其兄陆机之诗“不清”“不清约”,而崇尚“清省”,意即清新简洁的风格,有时虽意兴繁复却造语不俗,新颖透彻,则诗文必清畅爽洁。此时的“清”是一种有色彩,有光泽,秀丽鲜明的艺术境界。另一个层面指语言纯而不杂,即典雅正统,这是着重于思想层面的。而所谓“清雅”正是指用语恬淡、雅致。在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封建社会里,“清雅”便具有了正向的意味,即是要“不语怪力乱神”、思想纯正,文字力戒浮泛庞杂,思想要做到雅正,即不违背封建正统。
2.心境之清——清空泯欲。清作为一种文人骚客的高级审美情趣,在含义的不断丰富中逐渐定型,同时也日渐成为了文学审美的自觉和独具个性的审美体会,因此除了“词要清空”(张炎《词源》)外,培养、酝酿诗思文意时的心境也需清空。
清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胸襟和趣味,在审美自觉的过程中文人们开始渐渐欣赏和玩味起具体情境的“清”在心灵上的投射。不论是艳地之肃清,还是闺阁之淡清,亦或时序之清秋,亦或人事之清贫,均是以一种泯灭世俗欲望、超脱利害关系的心境而赏之。心境之清是审美关照的开始,也是诗意涌动的开始。“人心之不可不清。不清则利欲熏心,了无佳趣;清则风云月露,皆可作诗词歌赋观,所谓无声之诗也。”(仇福昌《静修斋诗话》)若以禅家语,则是世俗之荣华会妨碍清净心境之修炼,若强而为诗,自然不会达到清澈澄明的境界。所以,“清空”之意也就多倾向于诗思文思的澄澈高洁,而这正赖于心境的超脱和明净。
3.文境之清——气质超尘,清新雅洁。就清的文章气质而言,应是超脱尘俗而不委琐、清绮无尘,同时具有一种清胜之趣,若水光山色,可见而不可即的审美感受。“清越”“清绮”“清奇”等皆具有脱尘高蹈的意味,这种脱俗之气也更接近“清”的本质。闻一多先生最欣赏大历诗人造语的雅洁,正是他们有这种超脱尘俗的气质,脱离委琐和低级趣味,以大方之清气来运思行文,因而其诗文也就呈现出如碧水映丹霞,净色和云落的清越、超脱之气。而从另一个层面分析,清又必然包含了新奇之意,这主要是立意于艺术表现而言的。清意味着超脱凡俗,而俗即是因旧陈熟,所以要达到清就必然要力戒陈熟,寻新求异。故而大多求清者立言寻新,立意求奇。《二十四诗品》释“清奇”为:“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汀,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寻幽。载瞻载止,空碧悠悠。神出古异,澹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8}可谓是将“清奇”之境的描绘达到了极致。清长于脱俗,但却易流于弱,而奇而不险则正救清之弱,从而达到澄明脱俗而又新奇的艺术审美境界,这正是“清奇”之内蕴。
以上三个方面是清的基本内涵,“清”作为诗学中的核心范畴之一,自身具有相当开放的阐释意义,包容性、派生力也非常强,可以从不同的审美层面对其进行丰富和扩展。基于此,其复合概念的队伍也不断壮大,除常用的概念外,还出现了如“清艳”“清紧”“清整”“清苍”“清”等不常见的复合概念。这也正显示了清作为基本审美范畴在诗学中的生存力和衍生力。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