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施蛰存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擅长心理分析小说的作家,其作品很有个人特色。本文通过对小说《梅雨之夕》中的场景设置与描写、道具设定与其特点进行探讨,认为除了人物的心理刻画外,小说中的场景和道具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人物心理变化、人物形象等方面都有着烘托作用。
关键词:施蛰存《梅雨之夕》场景道具潜意识
施蛰存作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分析小说作家,其文采斐然,辞藻远比同时期新感觉派作家穆时英和刘呐鸥的小说语言要精彩许多。不仅是语言与心理分析,施蛰存小说的场景设置与描写、道具的设定与特点都是很有意义的,对文章中人物的心理、潜意识也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他著名小说集里的同名小说《梅雨之夕》,可以算作典型之作。
一、变换的场景。《梅雨之夕》,题目开门见山,马上就给读者设定好了场景。而开篇即写“梅雨又淙淙地降下了”,则立即把读者带入这南方连绵不断的潮湿的梅雨季节中。第二段中的场景算是“我”的回忆,“我”不愿意买雨衣,因为“我”更愿意“在傍晚时分,街灯初上,沿着人行路用一些暂时安逸的心境去看看都市的雨景”。因为 “我”更爱站在街头看着雨中之景,所以才让“我”有了梅雨之夕的邂逅。作者在描写“我”漫步街头时,场景让人身临其境。迷蒙的雾气给主人公所见之物蒙上了一层不真实的薄纱,黄色的灯光是暧昧的但其间闪着红绿的警灯又打破了暧昧。雨声大,人声小,掩盖了人的声音,使此时雨中的主人公的思维从现实中抽离,进入一种臆想的境界。为什么作者不写阳光下的邂逅,或是暴风雨中的邂逅?因为梅雨不大不小,这样不紧不慢的场景正好给人以想入非非的余地,尤其“我”是一个知识分子,是个保守的、传统的坐在办公室里的文职。
场景由之前简单地介绍和回忆渐而转向正题,“我”因想避雨,在办公室逗留到雨停,这时“我”便可以回家了,信步在上海繁华的都市街头是主人公喜爱的一种娱乐。然而一场不大不小的雨就能将这条街上本来自在得意的行人瞬间打得狼狈不堪,也许除了闲行的“我”,再也没有人会如此淡定。这样一幅雨中图,我们可以看到,行人们大多嫌恶这雨,街上也没什么人了,有伞无伞,有雨衣无雨衣的人都躲在了屋檐下。这是为何?我们可以这样剖析一下:当时的大都市上海,已经是座很繁华,快节奏的城市。在街上行走的人们也许赶着回家,也许赶着到下一个做工的地方,也许赶着赴宴,他们的节奏已经慢不下来了。而“我”,本就是事情不多的文员,“施氏的男性人物是一个个无力周旋于城市摩登生活圈的传统而卑微的边缘人物。”①这样场景在下文还有,“我”面对大雨的淡然和行人的焦虑正好形成了对比。
写女主人公的出场,作者是费了些笔墨的。作者以将一个妙龄女子置于雨中来作为女子出现的第一个特写场景,是完全按照男主人公的视角变换来写的。我们想到雨,多数人都会联想到“愁”,施蛰存笔下的女性角色尤其是这篇文章中的雨中女子,与刘呐鸥,穆时英常写的摩登女子就有了本质的区别。满含愁绪的雨,单薄的、 无助的女子,构成了一幅让人浮想联翩的画面。这样的场景是对男性有很大诱惑力的,“我”自然也被吸引了:打湿的衣服贴着肉,勾勒出女子妙曼的曲线,此时“我”已经在潜意识里有对异性的渴望了。“我”是不动声色的,但在冷静的目光背后是“我”思绪的流动和飞扬。②可以看到,作者在设置了行人、女子等随着“我”闲逛脚步变换的不同的场景,是有其特殊用意的。街上因为下雨无人,所以“我”才会特别注意到这位没有带伞的女子。“我”不理解行人们落荒而逃的行为,以表现自己和那些人的隔膜疏离;对引起自己兴趣的女子则是目不转睛,不仅仅是在看,而且还在臆想,最后甚至上前搭讪,则表现了“我”心中按捺不住的原始的欲望,从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出弗洛伊德理论对作者的影响。“被压抑的欲望是什么性质的欲望呢?弗洛伊德以为主要是性的欲望;性的扰乱是神经病的根本原因。”③性欲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弗洛伊德在解释人的本能冲动时,将维持个人生存和绵延种族的各种性本能统称之为生活本能。施蛰存大胆接受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分析学说,认为:“性爱对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④《梅雨之夕》在施蛰存小说中是很成熟的,没有过分的露骨描写,但读起来便也有种暧昧在其中。“我”对女子的关注恰是“我”的本能驱使,“我”走近她,借她伞,送她回家也是“我”作为一个都市中平凡的小职员下班后无意识的欲望的释放。可以看到,男主人公在进行心理上到底是否要借伞的斗争时,作者不仅是用“我”毫无头绪杂乱的独白来写的,也注意写主人公眼里的外在场景:“排水沟已经来不及泄,多量的水已经积聚在它上面,打着旋涡,挣扎不到流下去的路,不久怕会溢上了人行路么?”浑浊翻涌的雨水就如同不安分的“我”的内心。“我”本可以走的,但却一直在为不相干的女子担心,纷扰的场景掩盖了“我”内心的慌乱也为“我”待着不走留了借口。在后面“我”与女子撑伞共行时,“我”不经意地瞥过街上的人,觉得人们好像都在看自己;偶然向道旁一望,甚至觉得柜台上的女人是自己的妻子。这些虽是一晃而过的场景片段,但无不反映了主人公的心理。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