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传统与现代碰撞迸发纯真、善美的力量
众所周知,施蛰存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思想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很深,但始终不能完全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910年元宵节过后,父亲为施蛰存举行开蒙仪式。第二天早晨,即到邻居徐老夫子的私塾里,始读生平所读第一本语文课本《千字文》。上元、中元时节,随父母观看虎丘迎神赛会。节假日,随父母游灵岩、寒山寺,父亲教以壁间石刻张继诗。”③后来,在居住松江期间,开始大量阅读父亲所藏图书,如《白香词谱》《草堂诗余》,并学着填词。这些最原始的文化启蒙,从不同角度和意义上加深了中国文化意蕴对施蛰存文化心理的影响。在施蛰存身上体现出来的“士的精神主要是一种古之读书人的文化理想和文化品格,更多表现为对国家民族的道义责任及文化创造精神”④。可以说,传统文化熏陶出了施蛰存的真性情。自然而然的,在文中施蛰存流露出来的就是一种最原始的纯真。
纵观小说全文,文章表面上只是记叙男主人公一次很寻常的下班归家之路,发生的事情也是那么的小众化,而文中的男主人公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是一个怯懦、猥琐、矛盾的集结体。借助这样一个形象,作者要暴露,要丑化,要揭示。暴露社会冷酷,丑化人的内心,揭示工业蒙昧。这些都是负面的、丑陋的大上海——工业文明所浸染的大上海所独有的。在受到西方思潮影响下,觉醒的个人与恶劣的社会具有悲剧性的冲突,而《梅雨之夕》表现的正是孤寂的灵魂同冷酷的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文中小男人生活空虚,精神病态,而社会冷漠,人与人之间交往受到压抑。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施蛰存关注的是人性之苦闷,人生之狭隘。“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充满小资情调的社会的怀疑和否定,包含作者对人生的深深忧虑。”⑤《梅雨之夕》通过描写小职员孤独的内心、异化的生存困境,从侧面为真善美振臂高呼。暴露不是本质,通过暴露学会规避,勇于追求人生存现的真善美,才是最终目的。因而作者呼吁、满心期待能够在世俗之中拨开云雾,为人生谱写一曲真善美之歌。
起先,施蛰存将西方的心理分析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这使读者感到新奇,但对于当时处于主流地位的文学来说,这些不仅仅是新奇,更甚算是异类,所以在主流之中不被看好。“我的作品,在中国新文学中,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只能被看作是,在六十年前,一个倾向于西方现代文学的中国青年的文学实验,它们没有得到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就终止了。”⑥虽说新感觉派描写的是都市生活、性爱风尚,表面上的世俗化、商业化,揭露的却是深层的病态。在一步步揭露之中,施蛰存追求真善美的执念丝毫不减。他通过自己的奋斗,最终为新感觉派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梅雨之夕》中,施蛰存借助男主人公的一系列纠结心理、矛盾行为,为这个被世俗压抑的小职员谱写了一曲真善美之歌;在现实社会中,施蛰存老先生也在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与创新,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为自己所坚持的那份纯真、善美奏一曲高歌。
①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
②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
③黄德志、肖霞:《施蛰存年表》,《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④李金凤:《施蛰存的人文意识与文化心理结构》,《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⑤晓明:《“将真和美歌唱给寂寞的人们”——〈梅雨之夕〉的人生意向与美学意蕴》,《承德师专学报》1987年第2期。
⑥施蛰存:《北山散文集(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7页。
参考文献:
[1]施蛰存.北山散文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周水涛.婉转的心曲,淡雅的心画——《梅雨之夕》赏析[J].名作欣赏,2000(6).
[3]乔菁,黄德志.施蛰存与中国新感觉派的“疏离”[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