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肌理的成熟阶段
忻东旺油画肌理的表现达到成熟是在第二次进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以后。
2000年,忻东旺受钟涵先生特邀再次进入中央美术学院,这次是央美首届高研班,即画界所说的“大师班”。从他研习期间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在进一步地完善其画面肌理的营造。先前兼具力度和速度的笔触开始融进形体的表现,变得含蓄,渐渐摒弃了过于强调笔触的速度和力度带来的生硬感。尤其在人体的表现上可以明显的看到这种变化。这种笔触表现上的调整朝着一个目标在行进——更恰当的表现对象,随之形成的肌理显得更精致,更有微妙的效果。在他后续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让人更加信服的人物表现,颜料的厚薄、笔触的多变、刮刀的巧施妙用除了暗示出人的形体结构,还进一步揭示了人物的骨骼和肌肉的质感,也更传神地揭示出人物的表情和心理。在2002年的两幅女人体写生中,近乎古典式的呈现,女人体柔软光滑的肌肤质感,笔触含蓄,仅在胸部间或髋骨突起处略施厚彩。次年也就是2003年的《裸M》、《裸W》两幅画中颜料厚薄的对比又明显了起来。粗糙的、细腻的、柔软的、坚硬的、男人的、女人的,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感觉,采用不一样的技法呈现,可谓是古人说的“应物象形,随类赋彩”。至此忻东旺的技法趋于成熟。2003年的《入时》一画中,各种质感的表现轻松到位,脸部和手呈现出人物骨头的硬度和肌肉脂肪的圆润。这时画面的肌理很有节奏,平缓细腻处衔接自然不见笔触,关键处则笔触走出的痕迹,刮刀抿成的颜料疙瘩利落到位。随后的作品中,刀笔的使用越发灵活巧妙,随着形体的表现需要呈现出要么过渡衔接微妙不着痕迹,要么斑斑驳驳,肌理丰富(图4)。
四、新表现方法的尝试
真正的艺术家是不会停下脚步的。忻东旺凭借着农民工题材的绘画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4年他进入清华美院绘画系担任教师,同年其画作《早点》获得“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他被视为是继陈丹青、刘小东之后又一位现实主义画家,并且被看作是新现实主义的代表性画家。荣誉与地位没有束缚住忻东旺,他有更大的“野心”——创造真正属于中国的油画,与西方绘画大师平等交流。在“艺术中国”网站做的《艺术中的生命——贾方舟对话忻东旺》的访谈中,忻东旺说:“如果仅局限于表达中国内容、创作中国形象,在‘中国制造’的外壳下沿用的依然是西方的艺术风格、艺术形式,我们就难以创作出超越欧洲、超越历史的作品。……我们必须在世界的广阔平台上去思考,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加以考量,只有站在民族文化个性的角度,我们才能够平等的与伦勃朗、鲁本斯等大师交流。”他尝试着用丙烯颜料进行艺术创作。丙烯画出来的作品画面简洁、明快,画面肌理效果上平整,不同于油画颜料形成的斑斑驳驳、富有物质感和丰富对比的肌理(图5)。想必忻东旺并不纠结于画面肌理的变化,他的意图是向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回归,同时在创作中注入现代感,赋予论文范文传统油画当代意义。肌理的效果只是他意图呈现的一个方面,只要他认为有必要,随时可以做出改变。
结 语
忻东旺油画的肌理是他探索油画艺术创造、结合时代特点深入学习和思考中西方传统文化的结晶。
首先,对西方油画传统技法和理论的深入研习是他艺术创造的前提。忻东旺两度进入中国艺术的最高学府学习油画艺术。离开西方油画传统,就不可能有他对油画材料的掌握和熟练运用。
其次,他在油画艺术上的创造更是他对社会边缘人的关注和对弱势群体同情的结果,是在“爱”的情感激发下结出的硕果。对传统的学习和继承得到的只是“技”,要使“技”上升到“艺”的高度则需要深厚的情感。他笔下那些咄咄逼人的农民形象不是简单的视觉形象,是在画家怀有强烈的情感的关注下创造的艺术意象。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有《诚城》、《明天,晴转多云》中的联想和顿悟。忻东旺的爱人张宏芳回忆说:“他是一个大慈悲的人,不管是对人、对物质,不管是亲戚朋友、还是街上随便走过的一个人,他总是感同身受地去体会别人,体会别人的内心,体会别人的痛苦。”[2]缺乏这种大爱就不可能见别人所未见的、发掘别人所未发掘的。
再次,思想的深度决定艺术的高度。刀与笔只产生技术,只有思想才产生艺术。忻东旺自述的一个例子可以说明他的思想是如何操控绘画技术的:“我在一幅作品中表现对象是一位年老僧人,因而特别注意强调表现他的特殊身份和修为,突出神性、脱离世俗性。我刻意把面部肌理处理的比较平滑、光洁,去除人物的世俗因素,面部的光泽凝结的清寒之气。同时,我又注意到他还不是一个彻悟的人,精神的纠结反映在他嘴角的细微抽动,因此我又着重表现了他的嘴唇和胡须,将意念注入了他的每一根胡须中。”[3]没有思想和强有力的思辨力就会在对象面前陷于茫然和盲目。具有强大的思想才能造就伟大的艺术,作为画面一个重要表现因素的肌理是在思想的指引下产生的。
最后,对自我的要求是忻东旺艺术不断上升的动力。他对艺术的要求是“艺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价值除了绘画本身的因素外,更应该承载反映社会和时代批判的责任”[1]154。正因为负有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自觉的责任意识,忻东旺才能在他的“技”中注入文化的力量,将绘画写生作品提升到精神层面的艺术创作。也只有这样,他创造的画面肌理才能发展,才能越来越具有表现力,从而成为他油画艺术风格的鲜明特征之一。
参考文献:
[1]忻东旺.细节忻东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2]张桂森.张宏芳:不传达绝望 忻东旺没离开过[EB/OL].雅昌艺术网.(2014-4-29).
[3]艺术中的生命——贾方舟对话忻东旺[EB/OL].艺术中国.(2013-5-15).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