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漓江画派”和“黄土画派”风格比较研究

时间:2014-08-07 15:55 来源:发表吧 作者:周丕华 点击: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与现代化进程中,由于交通、媒介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外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情况下,地域文化的差距正频临消亡。对在南北两种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漓江画派”和“黄土画派”艺术风格的纵横对比研究,目的在于诠释艺术流派发生、发展和更新的内在原动力和创新力——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环境、人文价值观念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其意义在于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发展。

  关键词:漓江画派;黄土画派;黄土文化;红水河文化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7-0166-02在全球化背景与现代化进程中,地域文化艺术研究在上世纪初已在全国掀起一股巨大浪潮,不同地区的艺术家群体,充分利用丰富的本土文化艺术资源,不断探索彰显其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艺术语言。在此背景下,地域性画派的形成已是当代地域美术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目前在全国比较成型的艺术流派有黄土画派、冰雪画派、漓江画派、齐鲁画派、沙漠画派等。然各个画派由于所处的文化、气候、环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所呈现的整体风格却各不相同,特别是在上世纪60代出现的“黄土画派”和80年代形成的“漓江画派”在南北两种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其风格大相径庭,正如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各个画派之间的差别在于每一派都代表一种气质,代表它的乡土和气候的气质”,下面就两个画派风格做详细的比较和研究。

  一、黄土画派和漓江画派风格特点阐述

  2004年4月在陕西西安成立了黄土画派研究会,黄土画派是继长安画派之后在陕北地区成长起来的又一个地方性画派,由原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刘文西所创,它以人物画为主,并包含了山水画和花鸟画;画派以西安美院为主体的学院式画派,继承了长安画派以中国画为主的表现手法,画家们深入生活,用深厚传统的笔墨和巧妙的构思表现淳朴苍茫的西北风光和勤劳淳朴的陕北人民,并形成阳刚豪放、雄浑大气和勃勃向上的理想现实主义风格。同年,在广西桂林,漓江画派促进会也正式成立。漓江画派最早由著名艺术家、教育家阳太阳先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提出,最终由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黄格胜促成并引领,画派以中国画为主,并涵盖油画、水彩画、版画等画科,画风具有典型的南方式的温润平和、鲜活大气和包容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而画派领军人黄格胜所创作的《漓江百里图》长卷和《漓江百景图》系列是漓江画派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二、两大画派风格差异分析

  黄土画派和漓江画派的艺术宗旨都是:立足于本土文化,深入生活,寻找创作灵感,通过作品展示地方文化艺术特色和画家们对本土文化的挚爱,但诸多因素使得它们的画风大相径庭,下面就两大画派整体风格差异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一)地理气候、自然环境是其直接原因

  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卷一·山水·宗派》说:“天地之气,各以方殊,而人亦因之。南方山水蕴藉而萦纤,人生其间得气之正者,为温润和雅,其偏者则轻挑浮薄;北方山水奇杰而雄厚,人生其间得气之正者,为刚健爽直,其偏者则粗厉强横。此自然之理也。于是率其性而发为笔墨,遂亦有南北之殊焉。”这意味着区域内地质地貌、气候特点客观地决定了画家的取材,而根据内容与形式相符这一规律,画家势必采取相应的表现手法“真实地”再现对象的容貌和气质。同理,长期生长在这里的艺术家也因所处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性格心理、审美情趣和艺术主张,从而将独特的技巧手段和审美情趣体现于画作,并逐渐形成画家或者画家群体的整体风格。推及本文的两个画派,就漓江画派来说,位于中国华南地区的广西,海洋资源丰富,光照和雨水充足,植被繁茂,因而形成了色彩丰富、清新淡雅的漓江画派山水画画风,在技法上多以含水较多的笔墨进行点染,线条柔和、色彩明丽;而对于黄土画派,陕西位于中国西北部,这里天气寒冷,气温常年保持在7-16度左右,风沙大且空气干燥,高原多于平原,其中黄土高原海拔800~1300米,约占全省总面积45%,相对于广西植被少且山石轮廓刚劲严明,色彩单纯强烈,这形成了浑厚苍茫、大气磅礴的黄土画派山水画画风,在技法上多以含水较少的枯笔进行勾勒皴擦,线条刚劲而色彩单纯。而且在不同气候、地区长期生活的人们在体态、气质上也有较大的区别,一般来说,陕北人身材大多高大壮硕、五官饱满,如黄土画派领军人刘文西笔下的陕北农民形象最具典型性:头戴白毛巾,面色红润、手拿旱烟袋,用线顿挫有力、苍劲老辣,用色单纯而浓丽,并结合了西画中的明暗法,画面厚重而肃静;广西人身材大多矮小、面容清瘦,如漓江画派画家代表郑军里笔下的仕女画最具特色:她们五官俊秀、体态轻盈,或载歌载舞或扬鞭催马,画家用线轻快流畅、用墨酣畅淋漓、用色温润淡雅,整个画面洋溢着朝气蓬勃、热情昂扬的气氛,充分展现了广西作为歌舞之乡的浓郁地方文化特色。

  (二)地域文化差异是其主要原因

  所谓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色文化。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除了我们上面谈到的与地理环境有关,还与这个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政治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等有着密切关系,正所谓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也正是这个意思。地方性画派的不同画风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地域文化中孕育而成的。这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某个地方的艺术家一方面处于对故土的热爱和眷恋,另一方面对生存地域的人文的历史解读成就了他们独特的画风,不论采用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无论他走到什么地方进行写生或创作,其画风已烙上了地域文化印记。

  历史上的陕北属于边塞地区,羌族、鲜卑族、匈奴、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都曾在这里杂居,受自身汉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地影响,这里地人们逐步形成了粗犷、豪放、古朴、乐观的性格特征,昂扬悠长的信天游、凄凉幽怨地唢呐声、栩栩如生的皮影戏、惟妙惟肖的剪纸、朴实生动的农民画等,都是这种特性的具体表现,加之陕北特殊的地貌和气候,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黄土文化。黄土文化的各种形态、内容、内涵都一一影响了黄土画派画家的整体风格。如从黄土画派代表画家罗中平的作品中我们能深切地感受黄土文化的那种宏大和厚重,画家在物象的造型上省去了过多的细节仅仅抓住其整体感觉和特征,线条浑厚粗壮、墨色单纯却富有音乐节奏,章法布局上强调整块的、平面的现代构成,整个画面古朴、单纯、厚重、庄严、肃静。这种艺术形式正是汲取了黄土地文化中的那种粗放豪壮的精神特征,特别是剪纸艺术的单纯生动、皮影艺术浓郁的生活气息也给了艺术家在审美上新的启示。这种章法布局、审美特色在杨晓阳的人物画作品中也有明显的体现,他的作品主要取材西北黄土高原,描绘西北农民的日常生活情状,表现他们的质朴之美,他将汉唐的古朴和雄壮融融入到陕北民间艺术的意趣之中,形成了雄厚、静穆、夸张却又逸趣横生的独特风格。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