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东方石窟艺术与西方公共雕塑的关联性(2)

时间:2014-08-05 10:11 来源:发表吧 作者:田龙洁 点击:

  三、石窟艺术与公共雕塑的异同

  石窟艺术的“意”与公共雕塑的“象”。东方艺术注重的是神韵,是意境,是气的表达,东方艺术任何的形式都有一种意境的美丽,一旦缺少就会使艺术本身丧失生命力。意境的承载在于气韵,东方石窟艺术,那一尊尊佛像,婀娜多姿,气韵生动,可谓之“东方神韵”。追本溯源,何为意境,何为气韵,南朝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第一即是“气韵”。气韵在我国传统艺术作品中居首要地位。“气”,是指自然宇宙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韵”,指事物所具有的某种情态。“气”和“韵”都与“神”相关,故有“神气”、“神韵”之说。艺术作品神形兼备,即为“气韵”。《辞海·意境》条说:“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意境就是作者追求的理想通过艺术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一种境界。气韵意境,隐藏在感性的背后,以感官得感知,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灵魂,也是我国传统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足石刻,龙门石刻,敦煌石窟艺术是一种佛教艺术,不言而喻,这种艺术所反映出来的境界就是佛教徒所追求的理想世界。敦煌石窟壁画,拱形窟顶的菱形格内往往画出了一幅幅的本生故事和佛教故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理想特征,各尊佛像的形体、容貌和姿仪皆祥和、宁静、端祥、庄严。缤纷灿烂,绚丽夺目,构成了美不胜收的佛教艺术的殿堂。在选择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的题材时,不是无意识的或漫无目的的,而是为着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宗教理想,去创造出一种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宗教理想的艺术意境来。中国石窟艺术已经和它所要表现的小乘佛教思想感情融合为一致,形成了一种深远的艺术意境。

  西方公共雕塑主要是在表现的是真实的外在事实,是象,是现象的再现。著名的掷铁饼者,这尊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的雕像,一望而知是表现投掷铁饼的一个典型瞬间动作:人体动势弯腰屈臂成S型。这使单个的人体富于运动变化,但这种变化常常造成不稳定感,所以作者将人物的重心移至右足,让左足尖点地以支撑辅助,以头为中心两臂伸展成上下对称,从而使不稳定的躯体获得稳定感。身体的正侧转动,下肢的前后分列,既符合掷铁饼的运动规律,又造成单纯中见多样变化的形式美感。西方很多雕塑都是在塑造瞬间,历史的故事事实,都在对外在的形象进行表达,是通过这些雕塑作品传达事实,传达实实在在的思想,传达西方人的精神世界观念。这种表面沉静而隐藏于内的力量更加令人深思。西方的雕塑作品都是这么的直白这么的理性,与东方艺术的委婉,所表达的物外情怀,差异很大。

  西方文化重智,东方文化惟情。西方公共雕塑则是在传达他们的理智。重智,重在表达显示的智慧,重在表达“典型”,即所谓的重现论。我们看很多西方的雕塑作品都在恪守着这种文化的潜意识。很多时候都在宣扬当代的,古代的鲜活灵魂,以警示后人,塑造典型,削弱感性。比如我们熟悉的《自杀的高卢人》,描写的是一个战败的高卢战士,为了不被敌人俘虏后身受凌辱,他先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然后准备自刎。他左手搀着已被他杀死了的妻子,右手执剑往自己的左胸口刺入。身子站立着,眼睛向后面追来的敌人投射出无比的愤怒。具有一种宁死不屈的壮烈姿态。此作品的艺术家是要揭露侵略者的悲惨遭遇,以表彰胜利者的凯旋与幸福情绪的。可是实质上,由于过分强调了高卢人的尚武精神,反把敌人的英勇不屈气概给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个古代战士视死如归的最激动时刻被记录了下来而达到一种外在的宣泄,传达的作用,主要是表现在塑造典型,“重智”的表现。

  人类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由各种大小、形状各异的物质构成的世界。人类智慧的形成是源于他对这个世界的万物的认识,这些物质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自然物体还是人造物体,都是以立体的形式存在的。譬如,石窟艺术重“意”,有如国画般的写意,有古诗词般的韵味,耐人寻味;而西方公共雕塑则重“象”,多以表象来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叙事感,技法运用到极尽写实,材料形式多变化;从创作初衷来看,石窟艺术是为宗教发展而服务的,而宗教又是统治阶级统治的手段和基础,所以很大程度上,石窟艺术的发展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所推动的,随着东方社会的发展进步,封建王朝的消失,石窟艺术只是作为一个特定时期的文化见证保留了下来,尽管佛教思想仍然存在,但是石窟艺术没有了它往日的辉煌发展,只能从文明或者艺术的角度来欣赏它。西方公共雕塑则是随着工业化的展开从一开始的歌颂宗教发展为为工业化服务,最终发展为为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服务,且发挥着教育论文日渐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贺西林.技艺神工—古代雕塑.北京:三联书店刊行,2008.

  [2]黄耀志.城市雕塑系统规划.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6—39.

  [3]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4]罗哲文.中国名窟:石窟寺摩崖石刻与造像.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5]黎方银.大足石窟艺术.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6]滕小松.过程与结果—雕塑创作研究.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35—122.

  [7]吴少湘.雕塑艺术.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8]张道一.图说中国绘画艺术.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