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雕塑是最早出现的造型艺术表现形式,无论是东方石窟艺术还是西方公共雕塑,一定程度上都有着同样的创作初衷,是为宗教服务的艺术;同是对“人性”本真的表达;又同样表现出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和历史文化的传承,雕塑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发展的文明史。且东方石窟艺术和西方公共雕塑作为两大地域的文明代表,它们两者之间也有着很多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雕塑艺术;石窟艺术;西方公共雕塑
中图分类号:J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7-0030-02一、东方石窟艺术与西方公共雕塑
雕塑是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物。石窟艺术遍布印度,越南,柬埔寨,以及东南亚各国,石窟艺术璀璨夺目,多以佛教形象雕刻,栩栩如生,在中国也有少量的道教形象存在。在中国尤以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洛阳龙门,天水—麦积山石窟为四大石窟艺术,当然还包含了四川的乐山大佛,安岳石刻,重庆的大足石刻等等石刻艺术瑰宝。石窟艺术与佛教是十分密切。石窟艺术是为当时信佛的人们服务的。此外石窟艺术还包括了儒释道教义,是人性与神性,环境与心境的完美体现。
西方公共雕塑产生的时间较早,古希腊的雕塑是人类雕塑史上的一颗永恒而璀璨的明星,虽然多以神话题材的表现为主,但是神话人物却都是以现实的人为表现形象。古人的雕塑作品,多表现宗教信仰和动物崇拜,或者是对生活的憧憬和回味。某些程度上讲雕塑史也即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史,在特定且特殊的年代留下作为时代符号的印记,定格在当初的那个时代。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和公共性的问题做了专门的研究,他指出,“公共”这个概念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所产生的,是在一个自由的空间的艺术行为。公共雕塑的包括了公共景观雕塑,公共建筑雕塑等等,但是无论是什么形式的公共雕塑,始终体现的是人的价值,追求人性是西方人,西方艺术家,西方雕塑家共同的追求,所以他并没有一味的将自己的个性强加于自己的作品,更多的是考虑人们生活习惯或者审美观念的共性。雕塑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环境的表现之一,不仅仅是由于公共环境雕塑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才能够成为对社会影响甚大的、独立的意识形态之一,主要是因为它投注了雕塑家的认识与感情,内涵丰厚隽永,表现完美动人,兼具社会科学与人的双重价值,因而得天独厚地具有永久魅力。
二、石窟艺术与公共雕塑的共性
石窟与公共雕塑的“人性”,都是人精神的寄托。人性在东西方雕塑上都运用的比较广泛,中国的佛像,石窟艺术,都是在追求人性的真善美,菩萨尊者都是面带微笑,就其佛教的传入也是人性的一种追求,抚慰。佛教本身的塑像,比如菩萨像脸庞圆润,曲眉丰颈,五官秀美。上身袒露至腹,帔帛斜挂;下穿罗裙,腰部有束带。服饰华美,帔帛环绕,璎珞小巧精致,衣服轻薄透体,纹线流畅自然。体态丰腴,腰肢扭动,身体呈S型,动感强烈。容貌端庄清秀,神情平静温雅,神情安详,姿态自然。所以中国的佛像艺术永远是在追求人们人性的安慰。这一点在西方公共雕塑上,都存在的一定的共性。西方公共雕塑,是人性的追求,是精神性的需求,是西方人的独立,人权,人格的追求。公共艺术的实质性的内涵,就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凯旋门也是西方雕塑的象征,凯旋门是欧洲一种纪念战争胜利的建筑。始见于古罗马时期,当时统治者以此炫耀自己的功绩。凯旋门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兴衰历史,是一个民族的人性的凝聚点,是一个民族的血性,雕塑的人性是最能直观的体现一个国度人们的精神史诗。
石窟艺术与公共雕塑的“社会性”,反应社会生活的状态,面貌。人的社会属性中符合人类整体运行发展要求的基本特性。人的社会性主要包括这样一些特性,如利他性、服从性、依赖性、以及更加高级的自觉性等。无论是石窟艺术还是公共雕塑,首先人们对其有精神性的需求,这也是石窟艺术和公共雕塑存在的最直接的意义。一件好的雕塑作品在城市的建设景观的设计中的作用,其凝聚了社会性价值,人文价值,精神追求。从某个方面来说,公共雕塑和石刻艺术已经成为了城市文明的“温度计”。再者就是石窟艺术和公共雕塑的社会功能性作用,雕塑之初,石窟之初,是为了人们的某种功能性需求而开凿,雕塑的。在城市中,一件好的公共雕塑作品,一方好的摩崖石刻,为提升城市的精神气质,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是一种美的享受,可以这么说,石窟艺术和公共雕塑的功能性需求是构成了一个城市的元素,在和其他城市构成元素中,相辅相承起到的是综合的协调作用,建构了城市的空间意向特征。
一座文明的城市,离不开众多的雕塑作品。如果说石窟艺术是历史文化的沉淀与见证,公共雕塑则是现在城市发展的见证。二者都见证了历史的发展,也都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尊严之所在。同时,能直接反映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同样石窟艺术曾经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统治阶级的王权统治的社会需求。诸如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哥本哈根的“海的女儿”,新加坡的“鱼尾狮”等等都是如此。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