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次谈谈“双色思维”。我也许受到中国哲学“象思维”的影响太深的缘故,总是喜欢用文字去“筑象”。我喜爱用“双色思维”来概括概念思维与象思维,更热衷于“一笔双色”的融合。面对东西方诸多的哲学与哲学流派,我就是倾注我毕生的精力也研读不完。怎么办?需要转化祛除枝叶留住主干。把东西方哲学的问题转化为两种思维方式的问题,谁的哲学著作能够同时用概念思维与象思维来阐述哲学呢?我最终找到了王树人【老树】老师,他的《回归原创之思》就是用“双色思维”来完成的。我反复研读可谓百读不厌常读常新。我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我对“双色思维”的理解,概念思维如同打靶一样,靶子是静止的打靶者持枪瞄准去打靶心;象思维似打飞碟,飞碟是活动的,风向、风速、光线的变化、提前量。。。。。。打飞碟者需要在动态的流变中去把握、体验、预测直至命中飞碟。前者是定格、写真、隔离、静止;后者是流变、恍惚、混沦、动态。这样的“双色思维”都是人所必须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时空中经过岁月的“积淀”之后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罢了。它们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只能说哪一种更适合于自己而已。从哲学的“整体精神”能够看到它们的共同点;从“双色思维”的角度又能发现它们各自的片面与不足。它们应该在吸取对方的优势之后成为“新我”,“新我”是含有“异己”的我、创生的我、融合的我、我的我。对封闭的我、高傲的我、内向的我的一种告别,积极的、开放的、谦和的、渗透的去学习对方,“我”不再单一,告别小我成为大我。
再者谈谈童心未眠的“想象力”。“想象力”在哲学的“融合”上很重要,如果太智慧了就没有童真了,无童真无“道心”。“想象力”可以打破地球上的一切引力与人为的限定,自由的去联想、移植、嫁接、奇思妙想、异想天开,它是创造的启蒙、灵感的酵母。许许多多的奇迹与不可能的可能都是在人们的“想象力”中孕育诞生的,同时又在人们的实践中转化为现实。
最后谈谈“融合”的问题。“融合”是什么?这“一笔”又是什么?如何实现“一笔双色”?我说:“融合”是变脸的质、质的变脸。“融合”是纠结的思维就需要用纠结的表达方式。“变脸”让我联想到中国的京剧艺术,万变不离其宗;幻化皆出我心。“质”让我想到西方的“本质”的概念,目的就是把中国的“象思维”与西方的概念结合在一起去表达“融合”的新意。如果用数学的方式去概括我对“融合”的理解,那便是:“>1>2>”。这在数学上看似虽然可笑,但在哲学的理解上“融合”使1>2.整体大于部分;抽象超越具体。那为什么在1的前面与2的后面加一个大于符号呢?它的前面与后面是什么呢?去发挥人的想象力,去联想无极而太极,道生一、一生二……有个故事也许有助于理解这个数学表达式。我不去注重故事的来处与完整性,只关注故事带给哲学的启示与理解。这个故事讲的是要求画家在一幅有限的画纸上面尽可能的画出很多的骆驼,有个画家画了两支骆驼前一只骆驼的尾巴与后一只骆驼的头,中见用绳子连接着。借助想象知道是骆驼队,我认为:它的本质是用有限表达无限;把无限寓于有限之中。那个“融合”的数学表达式的前面与后面看似没有什么,那是无中生有、大象无形与无限生机。“一笔”是什么?“一笔”即“我心”。我的能动的、创造的、切换之心。正是由于我心的独特神奇的魅力,使“一笔双色”在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融合上成为现实的必然。
融合是双色的、切换的、能动的、创造的我心之合;是双色思维互置对方、超越其一、合二为一、一大于二的思维方式。“切换”一词在融合思维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融合的枢纽与关键。为了既要全面又要重点的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宜,主动的、积极的“切换”双色使之混沦一色。唯有舍我单色才能实现我之双色,从这层意义上说 融合即切换,切换等于融合。
如何实现“一笔双色”?具体的说就是那个能够实现“双色思维”切换的中介。这一笔具有什么样的特性? 一句话:具有双色之性同时又能超越双色之性。如:包容性、开放性、自由性、抽象性、自觉性、灵活性、独立性、共处性、可逆性、双向性、全息性等。用什么方法能够囊括其性同时又具有化繁执简的神力呢?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首先要对“双色思维”去浓缩与概括,找到“双色思维”中那个最基本、最重要且始终贯穿于哲学的问题是什么?我认为:是“人”、“人”的问题,也就是自然与人关系的问题。“天人合一”、“思维与存在”只不过是自然与人关系问题的名称有别层面有异而已,在本质上它们是想通的一致的!自然与人关系的互置、渗透、拓展与升华只有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够完成,“行”是实践的真意。基于上述的理解,这“一笔”就借用数学的方法赋予平面直角坐标系新的内涵来完成它的使命。横坐标轴的x表示自然;纵坐标轴的y表示人;坐标原点0表示实践。在本质相同的原则下概念、文字、符号、寓意等可灵活“切换”,目的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一点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非常的普遍,如:手机上面的“井”字键一样,一键即可实现中英文、数字与图片的“切换”,生活尚且如此哲学为何不能?“一笔双色”是梦的现实,现实的梦。
参考文献
[1]《高清海哲学文存》[1-6卷][高清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2]《回归原创之思》王树人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第1版
[3]《华章》《华章》杂志社,高向阳 2013年6月 第14页.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