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土家族婚俗初探

时间:2014-07-28 17:07 来源:发表吧 作者:谢一琼 点击:

  摘 要:本文索性通过走访前辈、查阅资料、搜索记忆来对土家族婚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内容与脉络、议程与递变、价值与影响做一个大致拟罗,从而提高对土家婚俗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以更多的了解咸丰土家族婚俗文化,进一步加强对土家族婚俗保护。

  关键词:土家族;婚俗;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5-003-02

  土家族婚俗是世代土家族男女青年通过一定的程序来确定夫妻关系的一种习俗,它是土家族众多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家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相沿积久而形成的一种民俗活动,是土家族在生活习俗、伦理道德、精神信仰、思维观念、价值趋向等等方面表现出本民族独特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土家族婚姻的起源与演变

  土家族的婚姻起源同其他任何民族一样无大多差异,大致经历族群婚姻→→配偶婚姻→→一夫一妻婚姻的历程,其各阶段的婚姻与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相适应。在人类社会发展之初的原始社会时期,是先母系后父系的发展,许慎五经异义述今文家经说有这样的记载:“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还有神话传说如“华胥履人迹而生伏羲,安登感神龙首而生神龙,庆都感赤龙而生尧,女嬉吞薏苡而生禹……”。土家族是众多少数民族中的一支,在土家族地区同样流传着许多传说,如《鹰公公蛇婆婆》、《祖先》(见田发刚、谭笑著《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概观》一书):在远古时代,一次大洪水之后,大地冷冷清清的。人烟濒临绝迹,只剩兄妹二人,观音菩萨就出来劝姐弟成婚,婚后七天七夜,姐姐生下一个血球,两人将血球碾碎撒在地上,这些血球就变成了一个一个的人,于是土家先民就开始繁衍起来。既然是传说,也就说法不一,还有如传说姐弟成婚生下血坨,后将血坨分成十八块放到十八棵树丫上长成十八个人;还有传说是姐弟生下一男一女,男叫谭天飞,女叫谭芝兰,既而繁衍土家后代。这些虽是传说,但能说明一点是土家族在远古时期,无论同宗同姓甚至同亲之间都可通婚,这是原始社会时期氏族内部通婚的残存。

  在一些地方史、家谱、族谱中也有记载,土家族在同宗同族同姓内部是相互通婚的。在同姓通婚中大致存在这样几种状况,即五服以内的堂兄妹之间的通婚,我们通常叫做没脱五服;五服以外的表兄表妹通婚,我们通常叫做脱了五服;在明清以前,这样的通婚现象比较常见,因为土家族信奉“同姓则同德,同德便同心”即“同心同德”。土家族始终认为同姓同宗是“骨肉亲”,俗语说“姑家女,伸手娶”;“舅家要,隔河叫”就表现那一阶段同宗内部通婚状况。到改土归流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土家族婚姻在媒妁礼仪上发生变化,如“有仪婚者请凭媒妁,两家通知明白,而后行聘”的礼数。如《乾隆.鹤峰州志》规定:“闺阃之教”,可见封建专制下对土家族婚姻限制与教化,严格受制官府之命、父母之意、媒妁之言的约束。到了近现代,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加之内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及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和深入,现代婚姻越来越讲求自由化与科学化,土家族的婚姻礼节虽带有古时礼仪影子但落后的同宗同姓五服内的通婚得以彻底消除。

  二、土家族婚俗内容与议程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妁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从此,俪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商夏,又出现“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礼仪。土家族传统的婚姻习俗本“以歌为媒”的方式沿袭许久,如果以改土归流为分水岭,官府文告规定(光绪《长乐县志》):“百姓男女年纪相当,又无亲属制服,而男女父母情愿结姻者,必先央媒妁,通知明白,如有不愿意,即止。”从此便有了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俗。

  土家族婚俗虽随着人们婚姻观念和婚姻形式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或多或少发生些变化,但土家族视婚姻为男女终身大事,庄重为尚,虽时过境迁,礼仪程序或增或减,或奢或俭,但大致内容都围绕“六礼”而不变,故将古时礼仪沿用至今。

  土家族婚俗沿续至今的大致有如下四个阶段:即意向求亲阶段、行聘订婚阶段、择日结婚阶段、婚后阶段。

  (一)意向求亲阶段,古为纳采、问名阶段:

  1、探亲

  土家族世代长辈,一旦自家有男丁到了谈婚论嫁之龄,就会为自家男儿四处打探有无适合自己的儿媳,既要门当户对,家庭条件和人才相当,又要姑娘聪明伶俐,尤其讲究姑娘的“八字”是否与男儿相合,以“讨八字”考察男女双方条件符合与否。

  2、求亲

  在男女双方父母和媒人的主持下,女方家一旦放话答应“看门户”,便由男方按“以媒为证”的程序正式可以向女方求亲,这时男方备好衣服鞋袜烟酒肉茶,由媒人带着男子一同到女家拜访。

  (二)行聘订婚阶段,古为纳吉、纳征阶段:

  土家族人行聘订婚,俗叫“认亲”,又叫“放爆竹”。 “认亲”有大小之分,小认亲”又叫“放小爆竹”;大“认亲”又叫“放大爆竹”。

  1、小“认亲”(小放爆竹)。由媒人带领男子备办的绢帛、簪环、果酒并随携带男子庚书(用红纸开具的男方姓名、出生年月日、男家第几男字句),男孩到女方家里,先放爆竹,拜祖先、拜亲爷亲娘,女家收聘之后,同样会写好女子庚书,并在庚书后附上“领谢”二字交与媒人回复男方,并在家族内公开此门亲事,此礼即毕,算是订下女子终身大事,不得随意反悔。小“认亲”这一天男方必须当天去当天回。

  2、大“认亲”(放大爆竹)。小“认亲”后,男方父母同媒人选择吉日,带上男儿和比小“认亲”更丰厚的衣服、绢帛、簪环、果酒等礼物到女家,同样放爆竹→→祭祖先→→男儿给亲爷亲娘磕头礼拜→→向女家的伯伯、叔叔家里去送礼、放爆竹、磕头请安→→既而新亲家相会,格外亲热。当天,女方要办酒席宴请本家的亲族戚友,这叫喝“认亲酒”。这天新亲家相会,必须留客住宿。

  3、送客。大 “认亲”之后,女家众亲戚将散去,这时女家不仅要将男家送来的果酒一一按亲戚每户分发,女方还要赠男方一些鞋子、丝带、绣花手巾及枕巾等礼物,这叫“送客”。土家人信俗 “田是私田,女是众女。”意谓众亲戚从现在起都承认了这门婚事。

  4、过门。在“大认亲”两天之后,男方要请女方的父母作客,这叫过门,女方家父母亦称“过门客”,从此开始两亲家正式走动。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