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夏竦诗歌题材的多样性与创作的过渡性

时间:2014-07-25 16:55 来源:发表吧 作者:孙刚 点击:

  摘 要:夏竦是宋初一位重要的诗人,今存诗歌七卷,题材丰富多样。有寄寓情思的写景诗,表露真情的酬唱赠别诗,有精巧有味的咏物诗,引人思考的怀古诗,也有阐述人生哲学的宗教诗等等。夏竦时期的诗坛,处于诗歌由唐诗到宋诗转变的前夜。夏竦受其影响,诗歌创作与风格既带有“唐音”的余韵,又有“宋调”的影子,呈现出过渡性与过程性特征。

  关键词:夏竦 诗歌 过渡性

  夏竦(985—1051),字子乔,江州德安人。北宋初期的名臣、学士、文学家、古文字学家。博闻好学,在文学方面颇有成就,著作甚丰。王在《夏文庄公竦神道碑铭》中总结到:“公少好学,自经史百氏阴阳律历之书,无所不学。其学必究古今治乱天人灾变之原。其为文章,闳衍环丽,殆非学者之所能至。凡朝廷有大典册,屡以属之,其誉满天下。”{1}“以文学起家,有名一时,朝廷大典策累以属之。多识古文,学奇字,至夜以指画肤。文集一百卷。”{2}夏竦是宋初一位重要的诗人,今存《文庄集》三十六卷,含诗歌七卷。这些诗歌可以分为七类:歌功颂德的应制诗,寄寓情思的写景诗,表露真情的酬唱赠别诗,精巧有味的咏物诗,引人思考的怀古诗,阐述人生哲学的宗教诗,庆贺佳节的帖子词。下面主要论述中间的五类,其余两种另文专述。

  一、写景诗

  夏竦的写景诗可以分成两类。一类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社会的富丽升平。另一类则转向作者自身,以自己为中心,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内容较前者要深刻得多。

  先看第一类。夏竦主要生活在真宗、仁宗两朝,这个时期城市经济迅速增长,社会一片升平繁荣。苏轼在《六一居士集叙》中说道:“宋兴七十余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极矣。”{3}另外,宋初施行“重文轻武”的方针,文人的优越感和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高。因此,在朝廷重臣夏竦的眼中,自会有太平和繁华。看《帝京春日》:

  景阳钟尽唱邻鸡,十二都门报启扉,一带楼台擎落月,万家桃李待朝辉。宫槐烟暖莺犹睡,仙掌云寒露未。算是五侯偏称意,游春车马早如飞。{4}

  全诗描绘了黎明时分京城的繁荣。颔联的描写传神生动,“一带”表明京城中楼台高阁数量繁多,鳞次栉比;“擎”则说明这些建筑物高耸入云;“朝辉”一语双关,既是说万物将要得到太阳光辉的照耀,也是说将会得到朝廷和帝王的恩泽。全诗抓住特定时间下的特定景物,描写到位传神。

  下面看第二类。在这类诗歌中,夏竦记叙人生经历与人生思考,使得诗篇蓄含哲理,委婉托意。《湘山野录》记载:“夏英公竦每作诗,举笔无虚致。”{5}十七岁时,便有一首令人称道的《狼山渡口有作》,《渑水燕谈录》记载:

  夏文庄公竦,初侍其父监通州狼山盐场,《渡口诗》曰:“渡口人疏黯翠烟,登临犹喜夕阳天。残云右倚江都树,远水南回建业船。山引乱猿嗥古寺,电驱甘雨过间田。季鹰死后无归客,江上鲈鱼不直钱。”时年十七,后之题诗,无出其右。{6}

  前六句描写傍晚渡口的景色,开阔旷远中包含着平凡淡然的意境,为抒发感慨提供了背景。尾联说张翰(季鹰)死后,便很少有人辞官归乡品赏鲈鱼了。整首诗歌一则对那些迷恋仕途不思归的人进行了讽刺,一则透露出对官宦之人无法自主的哀叹。年仅十七,诗歌中已包含了如此的思想,足以看出夏竦不一般的见识和才华。还有一些清新自然之作:

  阶除尽日微风度,帘幕先秋暑气还。莫讶使君临案久,雨晴端正见南山。{7}

  半庭残月在,江郡鼓声初。秋气满南国,晓云高太虚。负霜鸿翼健,含雾橘花疏。此景无人共,朝阳入敝庐。{8}

  这些诗歌对景物的描绘生动细致,表达的是一种平常生活中闲适淡泊的心境。

  二、酬唱赠别诗

  任何人都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都要与周围的人交往。一个人的言行、思想等都会在这类诗歌中体现出来。由于夏竦的酬唱诗与赠别诗体现的主题都以叙交游,述友谊,惜道别为主,所以将这两类诗歌放在一起论述。此外,夏竦有些与道士、法师交往的诗歌,因为后文会对夏竦的宗教诗进行专述,所以这里暂且不论。

  (一)对友人的不舍与思念。这是酬唱赠别诗表现的最多、最重要的主题。好友的相聚和离别,总是让诗人们唏嘘感叹,惺惺相惜。如《送张学士赴阙》:

  东观尝联袂,南州各退飞。同倾就日恋,先喜赐环归。旧业怀铅笔,晨装振彩衣。离弦有馀思,凄切寄南徽。{9}

  开篇回忆旧日的欢愉,接着是分离的无奈和伤感,中间两联有几分为友人赴阙的欢喜意,尾联呼应开头,一“喜”一“悲”,更加看出作者与好友的情深意重,难舍和相思。再有《送李殿院知防州》:

  屈草联芳映法冠,亭亭风度耸朝端。一麾出守秦城近,千里班春汉诏宽。引道画旗迎马重,褰帷霜简照人寒。都门回首多离绪,宝瑟凄风别酒阑。{10}

  前三联描绘即将离别的友人英姿飒爽,器宇不凡,虽边疆艰苦,却屡建战功,一派高昂雄扬,看不出任何悲情。直到最后一联,离情别绪尽显。

  (二)对友人的鼓励和关怀。夏竦的酬唱赠别诗中有不少表达对朋友期许和劝慰的作品。在这些诗歌中,或是对友人的政绩以期待或肯定,或是鼓励对方在离去的路途好好游玩,少有或者干脆隐去离别的伤感。如《赠县宰》:

  俸轻官且冷,君喜在亲民。村路不闻犬,县城长似春。架高书少蠹,厅静隙无尘。考满留碑去,清风励后人。{11}

  诗歌赞颂一位县宰亲政爱民,并且公务繁忙之余读书不辍,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当他离任时,百姓把他的事迹刻在石碑上激励后人,传达出夏竦对这位县令的肯定和赞许。看《秋日送人南游》:

  几驿苏台路,轻装转塞蓬。夜船千月,寒酒一旗风。水暗菰蒲老,山明橘柚红。算君回首处,晓色五湖东。{12}

  虽然是赠别诗,却颇有景物诗的意蕴:夜船、明月、红柚等意象的选取,渲染出一种平旷疏淡的风致。虽说分别凄苦,却也无可奈何,那何不将哀愁化去,暂且游愉一番呢?

  (三)抒写自身的苦闷。不论是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夏竦作为朝廷重臣,难免会卷入政治斗争中。“晚年流落,仇敌益众,而评弹之疏,不辍上闻”{13}。于是,夏竦便对友人抒发他的苦闷和牢骚。《再徙西都咏青雀寄张升谏院》最具代表性:

  弱羽伤弓尚未完,孤飞谁敢拟鸳鸾。明珠自有千金价,莫为游人作弹丸。{14}

  在这首诗中,夏竦以孤鸟自比,并且翅膀被弓箭所伤。进而告诫友人要明哲保身,提防被他人攻击。苦闷中带有牢骚,牢骚中包含无奈。再看《和太师相公秋兴十首(其一)》:

  原上西风马力生,折胶时候正凄清。功名未立头空白,却忆金徽万里行。{15}

  烈士暮年,雄心不已,却只能在回忆和想象中驰骋万里。对于这样的人生悲哀和苦闷,也许只能一声长叹了。“始枢密使田况,尝从公幕府,及公薨,以谓公有王佐之蕴而不及施。”{16}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