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蝶恋花·春景》的意味及其生成
文学作品中的趣是连在一起的,有趣才能有味,情有情味,意有意味,这是杰出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苏轼的《蝶恋花·春景》和其许多诗词一样,不仅有情味,也有意味,因此,常常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但必须指出的是,文学作品中的味,首先来自作者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来自于个人的生活感受,同时也被升华为社会人生的普遍体验,然后呈现于作品。个人体验的独特性和普遍性是文学作品之“味”产生的基础,是引发不同共鸣体验的前提。
苏轼的《蝶恋花·春景》将生活的多情与无情理解为常态,并以乐观的情感态度对待生活的多情与无情,这是苏轼经历人生坎坷过程中对人生的醒悟。有了这种醒悟,理的通达和情的乐观才相互补充,形成了《蝶恋花·春景》深长的意味。《蝶恋花·春景》中情景描写与苏轼的人生体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词写多情和无情,对此,苏轼是有深切体验的。苏轼才华盖世,却一生坎坷。贬官流放、牢狱之灾、死亡威胁,他都经历了。不仅经历了,而且一生都如影随形。每次贬官流放,都与他的执着和认真有关。在以朋党区分政治身份归属的宋代,苏轼却不站在朋党的立场上,以是非为是非,不以党派为是非。苏轼在政治观点上是认真的,认真的人对他的时代是多情的,但他得到的多是无情的回报。因为坚持自己的观点,不仅得罪了与他所属旧党对立的新党,后来也得罪了他的旧党,于是,新党无情,旧党也无情。同时大权在握的小人借机而来,纷纷对他中伤迫害。因乌台诗案莫须有地被关入死牢,惨遭毒打。多次的召回、贬谪成为他人生的轨迹。他被贬的地方一次比一次远,最后远到海南。“多情却被无情恼”是苏轼自始至终都遭遇的。对墙的体验,苏轼也一定有的。墙是一种阻隔,阻隔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何尝不阻隔苏轼与朝廷的沟通。墙成为人生的分界线,苏轼长期生活在墙外,仿佛永远身在旅途。他自己就说过“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送钱穆父》),而墙外的道不正是苏轼人生处境的象征吗?无法改变人生逆旅,无法使得无情变得多情,苏轼只好从精神上寻找突围,在改变不了现实的时候改变心情。改变心情的途径就是将悲欢离合、兴衰际遇看成人生的常态,看成人生必然经过的历程,个人的不幸就变得不是唯一了。在这种心态下,苦难与幸福、通达与穷愁或变成人生之路上的一个脚印,“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或者如时间长河中的一个斑点,终究如“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样逝去,于是,苦难与幸福被等同了,阳光下和寒雨中都是一种过程而无分别,因为“也无风雨也无晴”。在本词里,同样将多情和无情放在一起,相信人生无绝路,但也坦诚生活并非永远多情。苏轼以儒家的执着、道家的通达和佛家的彻悟将个人对苦难的感受提升为普遍的人生规律,于是有了心灵的超然和达观。即使在处境险恶的时候,也能为人生找到新的风景。在绝境中寻找出路,从苦难中发现甜蜜。流放到岭南,已经苦得不能再苦,但是,还能从荔枝中找到幸福感与满足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无疑,苏轼对人生的况味体验是其人生充满意味的根基,也是他坚守人生不被打垮的根基。词的意味也正是从这里散发出来。
因此,文学作品是否有意味,关键是作者是否对人生有深切的体验。古人所言“志深味长”,志深可理解为对人生认识体验的深刻性。有了这种深刻性,才能做到“味长”。不知道作者身世的人,往往根据自身感受,与作品发生不同的共鸣。知道作者身世的人,则会联系作
者身世产生联想。所以,苏轼爱妾朝云就有与别人不同的体味。《林下词谈》记载:“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霜神)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蝶恋花》写作时间不详,但一定不是苏轼晚年之作。晚年苏轼依然惦念这首词,说明这首词与他的心声和人生态度契合。将多情与无情、坎坷与坦途等同,是苏轼坦然面对苦难的心理支撑。但是,这种支撑又是以对苦难的承受为代价的。心灵的释然,并不能够抹去事实上存在的不幸。当苏轼用“天涯何处无芳草”来消解“枝上柳绵吹又少”的萧条,朝云感受最深的可能是“枝上柳绵吹又少”的情景,因为,苏轼垂垂老矣,朝云不忍看苏轼的老去,而苏轼的老经历了多少风吹雨打,满含人间悲辛,此歌在此时歌唱,会勾起对苏轼身世的联想,因此,不忍唱。其次,苏轼经历了一生磨难,依然以“天涯何处无芳草”自慰自励,令人震撼。因为,一个绝代文豪居然被逼到只能通过用心灵解脱来抵御人生不幸的痛苦,大解脱实际上隐含着大悲剧。因此,苏轼的解脱对朝云来说不单是可敬,而且有些令人心酸的可怜。这是与苏轼同甘苦共患难的朝云所不忍心看到的。因此,在此情此景中,朝云当然不能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了。朝云的感受无疑是词中所蕴含意味的一种。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