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浙东乡土小说的民间建构(2)

时间:2014-07-25 16:49 来源:发表吧 作者:傅祖栋 点击:

  四、浙东乡土小说中的民间语言

  (一)方言土语。“风俗和方言是区域文化最明显最稳定的因素。”{8}在浙东乡土小说中,作家自觉地将风味独特的方言土语引入文本,并使之与浙东地域的文化精神达到深度的契合,不仅增强了作品的地域语感,而且描摹出了浙东的风情和浙东人的秉性。王鲁彦《屋顶下》中本德婆婆口中的:“八月才上头,桂花黄鱼老虎屙。”《小小的心》中阿成哥唱的甬东小调:“西湖栏杆冷又冷,妹叹第一声:郎哥出门去,一路要小心!路上鲜花——郎呀少去采……”再如《愤怒的乡村》中的民谣,都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地方色彩。许杰创作中运用了很多方言,如“眠床”(床)、“昼饭”(午饭)、“急煞”(着急)、“头脑”(领头人)、“等一息”(等一下)、“燥煞”(干燥)、“瞰想”(看上)、“日脚”(日子)、“烁雨”(下雨)、“夹搭”(麻烦)、“耳熟”(熟悉)等。许钦文也很注重方言土语的使用,如绍兴方言“孱头孱脚”、“贱小娘”、“滥人精”、“二婚头”、“换料客人”、“两嫁头”、“小孤孀”、“新来老”等。同时他还善于汲取绍兴民间俗语、谚语、口语、典故、儿歌、民谣,如“污苍蝇做市”、“好笋生在笆外面”,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地方特色。巴人的乡土小说在方言土语的运用上,充分显示了浙东山区的特色。如恋爱中因受刺激而得的精神病叫“花癫病”,骂小家子气的人或出力不讨好的人为“瘟生”,没有证据地说话叫“乱话”,贿赂叫“后手”,路过叫“打横”,青蛙叫“田虮”,老滑头叫“滑头码子”,能人叫“大好老”,饱满的样子叫“滚绽”等。这些方言土语的运用给作品增添了浓郁的乡土味,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浙东农村淳朴的风俗画。

  (二)人名符码。“人名及称呼,不仅仅是人与人相区别的一种符号和工具,而且蕴含着人们深层的文化心理积淀,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9}诨号、绰号、雅号等称谓准确地描摹了浙东乡民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处境,不仅指向生活的苦难和坚韧的生存勇气,而且指向相对蒙蔽却独立的民间理念。浙东乡土小说中对人物的称谓都与人物性格浑然一体,具有典型的民俗学意义。或以亲戚间的称谓相称呼,如史伯伯、本德婆婆、明达婆婆、伊新叔、阿芝婶、阿曼叔、章九爷爷、章家媳妇、薛大婶子、安隆奶奶、小隆婶婶、老牛叔婆等;或以身份和职业相称呼,如傅青山乡长、强生乡长、金生校长、阿如老板、阿坤杀猪屠等;或以乳名相称呼,如老和尚、王阿狗、黄猫头、黄鼠狼、石小猫、三田虮等;或以排行相称呼,如王老三、王小七等。浙东乡土小说中还有一类以人的相貌来给人取的绰号,如黑麻子温觉元、运秧驼背、白眼老八、阿二烂眼、阿七拐脚、化生驼背、麻皮加来、烂鼻头阿七、日祥阔嘴、吊眼阿九、塌鼻头阮小二、冬生瘸手、大脚疯木仁老、运生歪嘴等。这些绰号大多与人的外形疾病有关,如“白眼老八”的得名是因为他生下来就白着一只左眼;“朱生阔嘴”的得名是因为笑起来阔嘴巴一张开,就像一朵喇叭花。有的则与人的举动有关,如阿长的老婆绰号叫“拖鸡豹”,因为她走起路来鞋边着地,缓而且慢;阿七嫂的绰号叫“风扇”,因为她最喜欢讲论人家长短,东西挑拨。这种称谓习惯,“不仅体现出封建宗法制的农村社会以家族为聚居群落的传统习惯,而且还体现了以血缘为人际纽带的民间遗风,是江浙一带特有的民风民俗的真实再现。”{10}

  五、浙东乡土小说中的形象谱系

  (一)石骨铁硬的乡民。浙东民间刚毅之风在浙东乡土小说中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这批在与自然和社会长年累月的搏斗中铸就“石骨铁硬”性格的浙东乡民,不约而同地具有勇猛刚强的性格。运秧驼背(巴人《运秧驼背》)在难以度日之际,仍然秉持“可我一生没做过对不住良心的事,吃过不应吃的一口,别说喝人家的血汗了”的信念,力图出卖劳力渡过难关。雄猫头(巴人《雄猫头的死》)虽然到了食不果腹、贫困无助的地步,但仍幻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欲以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白眼老八(巴人《白眼老八》)从不把极爱拍马屁的乡绅兄长放在眼里,认为孝敬父母要表现在实际行动上,而不是装腔作势出来的。陈老奶(王鲁彦《陈老奶》)有着浙东人身上典型的坚韧执着、务实乐观的性格。面对二儿子的远行,大儿子的早逝,她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打理家务。面对生活的困境和“债主”的逼债,她据理力争,顽强抵抗。双喜娘(许钦文《疯妇》)靠着纺纱织布的祖传手艺,独立支撑门户,养大儿子双喜并送他出门当学徒。阿元嫂(许杰《放田水》)为了“活下去”而夜间独自荷锄去田间放田水,勇斗流氓无赖和地主少爷。这些浙东女性在生活中都勤勉踏实、乐观执着,在面临生活困境时又能顽强抵抗、殊死搏斗,她们身上都绵延着浙东人的坚韧和执着。

  (二)奴性十足的“阿Q”。鲁迅揭露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手段之一是通过展示“做稳了奴隶”而不得的病态灵魂而批判浙东乡民的愚昧麻木。作为鲁迅的私淑弟子,浙东乡土小说作家沿着鲁迅所开启的对民间的批判之路,共同创作了一大批“阿Q”式的人物,从而构成了一个“阿Q”谱系。阿长(王鲁彦《阿长贼骨头》)自小顽皮狡狯,喜欢说谎和偷窃。面对来自强者雨点般的拳脚和故意的捉弄,他也如阿Q般的逆来顺受,总是一笑了之。鼻涕阿二(许钦文《鼻涕阿二》)也如阿Q般欺软怕硬,先是利用师爷对她的宠爱而千方百计为难大太太, 等大太太被逼回娘家后,她转而为难海棠,对她的打骂似乎是要报复小时候祖母等人对其的不公。浙东乡土小说作家基于对故乡民众的同情,还用形象的笔触塑造了老狗、彩云等一系列顺民形象。他们恪守“命中注定”的格言,总是一味地隐忍,以常人难以想见的平和与麻木心态经受着种种灾难和痛苦、欺凌和压迫,麻木不仁地蛰伏在无边的黑暗中。

  {1} 尹利根.贾平凹乡土书写的“规范”和“预谋”——兼谈文学的另一种“自由的可能”[J].宜宾学院学报,2013(11):55-61.

  {2} [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

  {3} 罗昌智.浙江文化的“水性”特征[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2):7.

  {4} 傅祖栋.乡土批判和乡土眷顾:浙东乡土小说的民间创作范式[J].名作欣赏,2013(17):52.

  {5} 张觉.吴越春秋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432.

  {6} 刘彦. 山陕后稷神话的民间记忆与文化重构[J].宜宾学院学报,2007(11):44-47.

  {7} 曾华鹏等.王鲁彦研究资料[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149.

  {8} 郑择魁.吴越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12.

  {9} 姜峰.以民间视角解读现代乡土文学中人物的命名[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8(2):65.

  {10} 余海霞.二十年代乡土小说中的乡土情结与都市意识[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25.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