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回归本真追寻艺术原点(2)

时间:2014-07-25 16:45 来源:发表吧 作者:王小龙 点击:

  这是他自己有关“前直觉主义”的直接相关言说,从中我们可以揣摩出他从艺术观念上到技法的探寻上都在寻找合适的出口。在观念上他认为要“回到本质的文化”,要借助于信仰。在技法上,他认为要借助于“自然的力量”,所以他选择了瓷板画这样一种创作手段。在其后的一次采访中他对选择这一创作手段的原因更是作了充分的说明: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地母亲是天地之根,打开这扇玄牝之门的其实是泥土,瓷这种材质是从土烧制而来,在瓷器的烧制过程中我们能发现五行的蕴育,土在火上烧,火在木上燃起,土里又含金,烧制过程中又形成水蒸气,土的振动,空气的流动,水的游动,多种条件聚合起来,才能烧制出好的瓷器。瓷器的烧制技艺及环境非常原始,是和自然相融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天地是合二为一的,人与自然是和谐的。中国人一般抛不开这种文化理念,艺术创作中的许多元素都是取自自然加以艺术化的处理再回归自然,而釉绘瓷板画这种创作体裁正好能表现的创作理念。[1]

  评论家对王昭旻的创作理念和技法也深有所悟。在画展开幕式上,原文化部外联局局长钟淇表示,王昭旻的画作有很强的感染力,作品中表现出的文化底蕴很厚重。这次画展的主题是瓷色隐语,钟淇称,“隐语”有许多不同的解释,艺术表现思想,画笔解刨灵魂,在王昭旻的瓷板画作品中,隐语表达了多元化的思想,表达了画家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一位艺术大师曾说,用手作画的人是画匠,用心作画的人是画师,只有用心和灵魂作画的人才能够称之为画家艺术家。

  对于王昭旻新瓷作品,策展人夏可君认为,画家用细腻和优美的笔触来表现佛教密宗欢喜佛隐秘的灵魂修炼状态,王昭旻把那种内在隐秘的生命燃烧和一种亲密性转换到绘画的视觉上来,画家把绘画的视觉在可见与不可见的边界上进行了细微的处理,使佛教的神秘感与艺术呈现相结合,有一种法式的味道;画家将其油画的独特质感和他对色彩的敏感转换到瓷器上或者瓷色上进行处理,这是一种神奇的转换。当我们看到这些带有很强的火候和手工控制的瓷色瓷质作品的时候,一种秀色可餐的感觉扑面而来。王昭旻的瓷板画传达了中国瓷器所特有的玉质感和釉质感,既有时间沉淀的包浆,又有一种温润的青春不老的质感;用瓷这一材料作画,不仅仅需要技术,还要灵活处理许多不可控、微妙的因素,画家能够借用瓷材质创作出这种既有印象派的感觉,也有抽象画的痕迹,又有佛教接引的具有当代性的作品,是出于画家对艺术的热爱,对色调的灵活控制,当然还需要绘画的天赋。其后夏可君又在接受《中国文化报》采访时认为:“王昭旻的瓷器作品古色古香,宛若古代的壁画被时间尘封之后,现在又被艺术家重新剥离出来,有着时间斑驳陆离的痕迹。”[2]

  从王昭旻自己的言说与评论家的评论可见,王昭旻试图摆脱当下的理性主义、物质主义的意图是明显的。他自己则提倡“前直觉主义”,换成心理学术语,也就是人自身越过意识表层潜意识之底层的前意识。这也就是他一直强调的“本初世界”的真正含义。我认为,画家强调的本初世界,并非刻意指自然界,而是人心灵层面的童蒙境界,也就是未被人工侵染的世界,正如老子所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而这一境界只能从宗教中获得启发,因此,画家又努力提倡信仰之重要。这也可见画家对人心灵安所、对人存在意义的终极关怀。

  三、 文化读解

  从王昭旻的画作,我也开始慢慢懂得“前直觉主义”的真正内涵。

  其一,追求心灵与技法的直接相通。

  我是个音乐教师,我知道音乐演奏的最高境界乃是“心—手—器”之间毫无阻遏,自然打通。王昭旻的画作,也是试图突破绘画技法的束缚,而与心灵直接对话。因此他在不断地探索表达心灵的工具、题材、内容。从油画“绳系列”参见王昭旻《绳系列:王昭旻油画》,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2。以及本文作者的相关评论《观念与色彩的对话》,网易博客“聊音论乐”。到行为艺术的实践再到今天的瓷板画“空间微元系列”和“接引系列”等,无一不是这种有益的尝试。

  而且,这些尝试越来越与画家的艺术观,也就是心灵有效对接,可以说突破了半导体的限制,而成为双向直流通道。

  其二,追求艺术的纯净。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艺术都是心灵的抒发,有人称绘画是“心灵的印记”也是这个意思。但是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这样本初的发生观被扭曲了。很多人为了活口计才去追求艺术,致使艺术空有技术而没有纯洁。王昭旻将绘画引向他的艺术观,并用多元的手法去展现它,其行为类似于宗教的宣教行为,因此,他在做着恢复艺术纯洁性的努力。

  其三,向传统致敬。

  这里的传统,并非泛泛而指的传统,而是艺术发生的传统。因此,王昭旻直接选取远古艺术因素进行大胆创作,在看似涂鸦的作品背后其实包含着很宏大的用意。正如老子所谓“大方无隅”“大象无形”。

  这几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激发共同构建了王昭旻所谓“前直觉主义”的个中要义。其核心思想,我以为,这就是回归本真,追求艺术的原点。庄子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这也许就是王昭旻“前直觉主义”的最佳阐释。

  我与昭旻同在一个单位已有十五六年之久,但是两人并未有深谈的机会。2002年他赠我《绳系列》画册的时候,我才感到他是个有艺术追求的人。从这些年陆续风闻的有关于他的消息看,他一直在艺术之路上不断探索,从最初的行为艺术的实践,到绳系列观念指导下的油画创作,再到南京、北京建立自己的工作室,我觉得他是要让市场来检验他的作品,以便寻求更大的知音和心灵感应。因此,现在的他,我觉得修养和技法更趋全面。

  如果说,过去的“绳系列”,体现出的是他冲破旧有束缚的冲动(破),现在的几个系列则是对本初意义的探索(立),两个系列互为因果,显示出他对艺术理念和实践的完整构思。因此,这两个系列,是作者用功最勤的系列,也是成果最大,影响最深的两个系列。

  成功的艺术无一不是内驱力(激情)与高超手法(工具性、理性)完美结合的产物。观察昭旻,总能感到他明亮亮的大眼睛透着一股俊秀英敏之气,夏可君先生也说绘画的天赋是绝对需要的。因此,从几个条件来看,再结合当下判断,相信昭旻会终成大家。

  参考文献:

  [1]中国文物网.王昭旻:对比手法最能体现艺术创作自由度[EB/OL].

  [2]蔡萌.王昭旻新瓷艺术展北京开幕[N].中国文化报,2013-12-9.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