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王昭旻的《瓷色隐语》画册反映了作者创作的新动向:题材内容有“空间微元系列”、“接引系列”、“水天佛系列”等,展现了作者对人与空间、时间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关注,对人类创造力的可能性的关注以及对宗教“心灵纯化”的向往。其提倡的“前直觉主义”的内涵在于追求心灵与技法的直接相通;追求艺术的纯净;向传统、特别是原发性传统的敬意。
关键词:王昭旻;瓷色隐语;瓷板画;前直觉主义;终极关怀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191-3前不久艺术家王昭旻赠我一册《瓷色隐语》画册。他还告诉我,2013年底在北京相关艺术场所,举行了他的“新瓷艺术展”,由著名艺术评论家夏可君先生策划展出。最近他的多件作品分别被美国艺术博物馆、台湾、西藏、中国大陆等私人收藏家收藏,保利艺术也已收藏有多件作品等。从他平实而又快语速的介绍中我感觉到他的艺术又有了新的突破。画册收有他2013年、也就是去年的近作40件。一年中有四十件作品“出货”,而且件件耐看耐品就是明证。是不是经过千锤百炼现在已经到了“一挥而就”的程度我还不能妄下断语,但是他艺术上的渐趋成熟、大家气象渐显的感觉是明确无疑的。因此,这本《瓷色隐语——王昭旻新瓷艺术展》画册引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一、 作品读解
画册中的作品,分为这样几类:“空间微元系列”“接引系列”“水天佛系列”“混沌系列”“吻系列”。
“空间微元系列”在画册中共收有十五件作品,分两辑收入。开始部分分别为作品33、32、22、30,中间部分则为作品29、31、32、33、34、35、36、37、38、39、41,作品编号有重复现象(我感到疑惑的是这些作品是根据什么分类的,因为开始与中间的标号与作品尺寸均有相同),但是这一系列的呈现方式却颇为肯定。画面底色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类似于小提琴木纹黄色,给人以比较温暖的感受,一类是血红、晕红色,还有一类则类似于白色调色板的基色。第一类作品接近于远古的陶土色(黑陶、黄陶),第三类接近于近代的白瓷色,而第二类我觉得是一种现代的颜色,有浪漫的气息。
画册的第一件作品,青色的S型营造出氲氤、混沌的气息,这是第一层远景,第二层则是温暖的肤黄色,造型有如人体“肩腰臀”所构成的S型曲线,第三层,烟黑色的渍迹之上,有无数跃动的人,构成了一个类似于“大”字的造型。我的理解是,这幅画作其实反映的是作者基于“天地人”三者和谐相生的创作理念,第一层选择青色,正可谓“太初,天地混沌”,第二层以肤黄、土黄做底,是大地母亲博大温暖的怀抱。第三层,人类活跃其上,奔忙有序、生生不息。需提出的是极引人注目之处,是画作左上角的耀眼的接近于白莲的造型,寄托了作者对纯净世界的向往。
整件作品层次分明,浑然天成,寓意深刻而隽永,难怪要放置在开首。
“空间微元系列”32、30等可看作一类,在烟黄色背景下的造型十分古稚,类似于涂鸦,但是又像远古岩画的风格。画册中间所收的“空间微元系列”31、32、33以至于41,我认为可以归为同一类型,作品以晕红色做底,勾勒出各种姿态的人形图案、鱼形图案、三足乌(一种神鸟,在马王堆出土帛画中有出现)等,将人的思绪引向遥远的远古时期。这些图案与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彩陶盆中的众人拉手作圆圈舞图案、多地出土的鱼形纹图案以及马王堆三足乌等古老符号遥相呼应,是作者向远古艺术的致敬。但是作者将背景设置为血红色,又预示着作者的一种活生生的激情与浪漫气息。我的理解是,也许作者认为血红是这些远古符号原本的颜色,只是由于年深日久才褪去了原有的颜色而变成土黄、黄陶色。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给传统以生命的努力。
“接引系列”也是该画册中分量较重的一个专辑,收有20、21、22、23、24、25、27、28、29、32、33、35、37、99,共13幅。该作品系列是各种佛手的造型,取“接引”之意我认为是作者试图说明以人的努力,可以沟通古今(29、33、35等)、迎接美好(23、25、37)、收获希望(20、21等)等。佛,依佛家的观点看,就是众生,人人皆可成佛。因此是不是可以说,作者在这里借用佛手“接引”系列,喻示着人们自身生存、追求、以及理解古今的努力,也是画家对人类创造力的无限可能性的关注。接引系列之99,将白色宝石花塑造成佛手的形状,这里,画家眼中的世界满是美好了!
“水天佛系列”收有作品七幅,分别为29、21、23、25、26、31、33。这一系列以海洋蓝色为基调,有时写实景佛陀头像(23、25),有时就是红日初照、深水白莲等景物描绘。蓝色隐喻纯净、美好,画面感接近于莫奈等印象派画家的作品,有一种朦胧、感性的美。取佛像或者禅意作画,也是画家近年来经常性的探索,表达了画家对宗教“心灵纯化”的向往。
“混沌系列”和“吻系列”均收有作品两幅,说明本年度艺术家还在开拓新的创作空间。其中“吻系列”以云卷云舒的笔触,晕染出人们之间的交流,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作者将这两幅放在画册的压轴,我想是不是意在说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乃是人心底深处真切的期盼。渴望被理解,也是艺术家深藏其中的愿望。
王昭旻本集作品的创作方式均为瓷板画。我对瓷板画了解甚少,但是我曾听说过景德镇陶瓷上的画作就是在陶瓷上作画,然后再经高温烧制成型。这里就有许多不可控的成分在里面,包括颜色,形状的边界以及底色等。那么是否可以说,瓷板画经颜料在瓷板上作画,然后再放入烈火中煅烧,这样也就构成了“水、土、木、火、金”五行的煅烧化合,成为一件作者与大自然共同完成的作品。在瓷板画创作的过程中,特别是最后决定性的一环,作者是把作品的塑形权就给了烧瓷炉,交给了烈火,也就是“把理性交给自然”,从而完成了天人之间的巧妙合一。我敢说,这是作者表达对自然敬畏态度的一种方式。
从以上读解可见,艺术家大部分作品的创作元素均为原始时代的符号,如青海大通孙家寨的彩陶盆、鱼形纹、马王堆三足乌(太阳)、古老的风筝图案,佛陀系列,天地混沌的原色与草莽时代的大地之色(枯黄、赭赤、晕红、藤黄、血红)。从画册中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这就是画作很少“绿色”(只有接引系列25以绿为底,28则以绿为佛手的经脉),我想这其实也是画家对当今社会过度宣扬“绿色”、对“伪自然”的一种拒绝。
二、 观念读解
王昭旻自己宣称他的创作为“前直觉主义”。在艺术展开幕接受采访时他说:
“我这次作品整体上有三个类,一个是‘空间微元系列’的,那是我早期,从九十年代开始一直到九十年代末一直从事创作的……思考的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关系,人与自然的一种空间关系。另一个系列是佛教题材的,即你看到这个手语之类的作品。还有就是佛教与空间微元系列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新的作品……所以基本上分为三大类。这三大类我所关注的,因为当下,是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所以在我内心里面可能更需要信仰,信仰的一种力量。人是需要前面有个航明灯的,这样才能一步步走下去。
这个里面主要是以瓷板画为主体的。瓷板画对我个人来讲,选择这样一个材料语言方式,那是因为我想还原到本初世界,本初世界就是我们原始的一个世界,混沌的一个世界,就是人的内心最自我……我们说本我自我超我是吧,这个最原始的、混沌的一个世界,正是我们大千世界最早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也是符合自然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是想纯净自己,纯净思想,因为现在功利主义对于我来说,物欲横流,所以我更希望回到自然,用自然的力量来说话。对于我来讲这些作品,空间微元也好,手语也好,其实具有某种暗示性,这种暗示性是通过材料来表述的,对于我来说最好的语言是绘画,而不是用语言去说。然后通过这个就展示了我对这方面的认知。在我的概念里面我觉得,火烧泥土需要水,有水,土里又含金,火烧制的时候又需要木,虽然现在用的是天然气,但是金木水火土这整个的孕育过程在瓷板画的创作过程中被充分运用了,恰恰是中国最古老的思想,是中国的一个文化,我是希望回到比较本质的原始的文化。参见酷六网视频“瓷色隐语:王昭旻新瓷艺术展在京开幕。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