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播音主持创作中“采编播一体化”新解(2)

时间:2014-07-11 16:53 来源:发表吧 作者:卢哲 濛石雨 点击:

  对于以上问题,有教育学者认为,出现采访不够精准、编辑没有技巧、播音主持无风格的问题在于该媒体人在学校没有认真学习新闻学或播音学相关知识。但笔者认为,高校能教育传授的只在于狭义上的“会不会采编播”,更多体现的是技术性的内容;而问题真正在于我们对广义的“采编播”,也就是“如何采编播”能力的缺失,这是在学校教育中很难提供的。需要媒体人多年的社会经验阅历的积累和文化知识的汲取。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立志做优秀媒体人的人,从有自我认识的一开始,就要多弥补自己的知识缺失,还要多深入社会生活的一线,去感受、体会、思考,把书本上的知识和现实的生活结合在一起,理论联系实际,如此,才能在广义的“采编播一体化”上打开触角,发挥功效,取得成绩。

  二、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采编播一体化”新趋势

  前文提出,当今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新媒体影响着传播媒介的格局,已然对我们传统媒体人带来了挑战。应对挑战必须勇于做出改变,其中,播音创作环节中的“采编播”首当其冲,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具备新的特征和形式。

  (一)“采编播”的全媒体形式

  互联网诞生之前,我们在做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时,对新闻素材的选择往往离不开两部分:一部分是记者对本地新闻的采访报道,自采、自编、自播,典型的“采编播一体化”,而另一部分是当地报纸和中央级报纸上的新闻成品,主要侧重的是“编播”。而在互联网成为信息传递重要媒介的当今,自媒体、新媒体打破了传统的节目制作流程,使得从事件发生,到信息传播,再到传播给受众这一过程的时间越来越短。如此短的时间内,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不可能完成对所有新闻的“采编播”一体化,而报纸的时效性也渐渐降低,被新媒体取代。所以,如果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传统媒体的“采编播”就需要更加敢于跨出自身媒体平台,借助他人平台的优势,做强自己的节目。例如,笔者在江苏新闻广播工作时,对本地新闻依然选择记者采写的稿件,而对于省外新闻则优先选择权威门户网站(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网易等)的新闻内容,甚至敢于从博客、论坛上搜集新闻素材。这种“采”是全面而丰富的,也是迅速而及时的。而“编”也可以如此应对,比如可以对于某些他人媒体编辑已经制作成型的节目框架,我们甚至可以照搬,既节省时间人力,又有良好的传播效果。而对于最后一个环节的“播”,我们完全可以摘取其他媒体已经播出的部分作为己用。综上可以看出,所谓全媒体形式的“采编播”,最终呈现出来的可以是网站的内容+报纸的编辑思路+广播电视主持人的播出语言。这种形式的“采编播”是当今媒体制作节目的重要思路和方法,也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当然,在跨媒体选择新闻报道的同时,媒体人一定具备甄别真假新闻、死守新闻舆论红线的能力,也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采编播合一”变为“采编播合力”

  一档节目是否赏心悦目,是否引起受众共鸣,在于节目质量的好坏。好节目足以称之为一件优秀的广播电视艺术品。可在当今“速食”的年代,我们某些媒体播出的节目,质量粗糙,品味低下,只能比喻成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一件件产品,毫无艺术价值可言。造成这种垃圾产品泛滥的原因,在于媒体在经济成本压力下对人员的缩减和控制,往往一档节目的制片人、记者、编辑、主持人都由一人承担。这也是我们学术界经常谈到的“采编播合一”。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怎么能和一个团队相比呢?张颂教授很早就关注到了这一点,在他的著作《播音主持艺术论》中关于传者素质的思考一文的结尾他提出疑问:“如果把播音员主持人“复合”到编辑记者之中,那么,广播电视中的有声语言也就同生活语言“复合”到一个层面了?岂能轻视?”张颂教授认为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具备能够采访和编辑的能力,但是不能被当成记者编辑来用,如同做菜的厨子,应该掌勺做菜而不是去菜场买菜。

  所以,笔者希冀有责任感的媒体应该更多的追求的是节目的质量和品质,组建优秀的节目制作团队,将一档节目的“采编播”分摊给专业的人员各司其职去做,这样能够有效提高节目制作效率和质量。“采编播合力”终将以质量、品质的呈现而取代以往的粗糙简陋的“采编播合一”。

  但是,既然前文提到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具备广义和狭义的“采编播一体化”能力,那是不是与“采编播合力”产生了矛盾?答案是否定的。播音员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从始至终要贯穿于节目的选题、采访、编辑、播出整个环节。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能够迅速理解选题的意义,掌握编辑采访的内容,领悟编辑的思路,最终确定自己播出时的状态该。只有如此才能将节目整体和盘托出,不会让受众感到突兀与晦涩。这也是笔者前文赘言阐述广义“采编播一体化”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的原因。

  综上所述,新形式下播音创作中的“采编播一体化”遇到了挑战,必须进行自身的改变。改变过程中呈现出新的特征和新式需要我们传统媒体人迅速理解和掌握,以便坚守传统媒体阵地,为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继续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①张颂.中国播音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8)

  ②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0)

  ③翁如.主持人采编播训练教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2)④王英革.采编播合一———新闻主播必备的专业素养[J].中国传媒科技.2012(6)

  ⑤周瑜.报业全媒体三步走:从报网融合到全媒体采编[J].中国记者.2011(2)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